• 如何证得有余涅槃

    封麵
    圈
     
  • 如何证得有余涅槃

    涅槃的境界就是解脱的境界、无苦的境界。有余依涅槃还有一点苦可依,但是也有解脱。有余依涅槃是三果四果人所证得的,无余涅槃是四果人所证得的。三果就开始解脱了,这个解脱表示他已经断除了烦恼,没有烦恼能把他束缚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没有烦恼就代表解脱,没有系缚,也没有苦。但是只要他在人世间生活着,接触三界的法,有色身的存在,那么他就有微苦。不像其他的众生,尤其是凡夫众生,他的苦很重,因为他的业没有断除,业种没有消除,三恶道的业种、烦恼的业种没有消除,带着烦恼,他就有苦受,他就不解脱。

    那么三果人呢,他有初禅定,证得了四圣谛理,断除了我见,有初禅定,在初禅定里,他就把嗔恚和贪欲这两个烦恼断除了,包括五下分结都断除。断除了贪欲和嗔恚的烦恼,他就没有了欲界的系缚。他总共把欲界的九品烦恼都断尽了。初果人是断了欲界的五品烦恼;二果人断了欲界的七八品烦恼;三果人断了九品烦恼;阿罗汉把三界的烦恼都断了,我执断了,我执是最后所断的烦恼,执着一没有了,那个生死的系缚就没有了。在命终的时候,他肯定要入到无余涅槃里,把意根自己都灭掉了。意根一灭,所有都灭,但是本心不灭。

    有余就是有苦,虽然他把烦恼断除了,没有贪欲、嗔恚这些烦恼系缚,结缚断除了,但是他色身在人世间生活着,他就有一些微苦可受,生存环境对他来说就有一种苦,但是这种苦不至于扰乱他的心,他心不苦。心不苦,只是身苦,身苦和心苦比较起来是非常轻微,心苦是最苦的。有些人吃喝非常享受,但是他心不如意,烦恼很重,他的心苦,甚至生活很优越也想自杀。但是已经断除烦恼的人,智慧境界证得了一切的苦空无常,他的心就不苦了。无常的东西,他不会感觉到苦,但是身上的苦他是在所难免的。三恶道的业已经没有了,但是一些人中微苦的业障没有了,那就稍微受一些苦受。但是在受苦受的时候,心是解脱的,这就叫做有余依涅槃。等到修到四果,命终以后,把五蕴身都灭掉以后,就入了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就没有苦受了,因为没有五蕴身了,也不在世间三界里生存了,没有环境也没有其他的境界来扰他,就没有苦了,叫无苦的无余涅槃。

    证得三果以后,就证得有余涅槃境界。但是三果人不一定命终的时候就能够入到无余涅槃里。三果人修行稍微复杂一些。有的证得三果,在以后的修行当中,他还会证得四果,再断除了我慢我执这些烦恼,就证得了四果。四果也是有余依涅槃,但是能够随时随地取证无余涅槃,能够入无余涅槃,三果不行。三果人在命终以后,在中阴身里,他可以继续加行,继续修行,断除他对三界法的这个生死系缚,再断除一些烦恼,我执。在中阴身阶段,他可以修断这些,修断了以后他马上就可以入到无余涅槃里。如果不修断,他还会上天,到五不还天,在那里继续修行。有的如果是大乘菩萨,证得了三果,他会回到人间,继续当菩萨,三果的菩萨,或者到天界,到其他佛国土,继续当菩萨,这些菩萨都是三果。

    这个大乘三果人的有余涅槃境界,要比单纯的小乘三果人要复杂得多。大乘菩萨走的路线,一开始也是修小乘,修小乘断我见以后,他发起初禅定会很快。发起初禅定以后,他就渐次断除了欲界的贪欲的烦恼和嗔恚的烦恼,他就证得了三果,有三果的定慧支撑,在大乘再明心以后,他会陆续的取证三贤位所有的果位,禅宗三关都能过去。过了禅宗三关以后,他会升起阳炎观,十行位他会修过去,十行位之后他会过禅宗第三关,然后他会证得如梦观,这是三果人能够取证的大乘果位。如梦观过去了以后,他就有一分的唯识种智,就是发起了道种智,证得了真如三昧,或者证得了唯识种智,也就是无生法忍的智慧,他懂得证得了一分唯识性,一切法的唯识性,就入了初地了。初地以上,是无生法忍的智慧境界。也是小乘三果人以上的境界。小乘三果的果位一直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在大乘的修学阶段,一直到七地菩萨为止。七地菩萨也是三果,初地菩萨也是三果,但是这两个三果的层次、智慧还是有差别。同样的果位,它的智慧是分很多的层次和等级的,就像都是同年级的学生,但是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异还是很大的,果位也是这样,不管是小乘果位还是大乘果位。小乘果位的同果位之间的智慧层次、禅定的层次也是有差别的,那大乘菩萨的差别就更多了、更大了。这个差别从初地一直到七地,或者在初地之前,他就证得了三果。到初地菩萨这个阶段,他这个智慧差异还是很大的,烦恼的差异也挺大。虽然同样是果位,到了七地菩萨这个烦恼断尽了,可以取证无余涅槃,但是他不能取证,必须继续往上走菩萨路线,这个时候他就证得了八地菩萨。八地菩萨不管怎么样,也不会再入无余涅槃了。他可以完全取证四果阿罗汉的果位,那个叫做大阿罗汉。八地菩萨的小乘大阿罗汉果位比小乘声闻的四果的果位,这个证量要高很多,这个烦恼脱落,习气不完全断尽,但是大部分也都断尽了。这个解脱的境界,就是断烦恼的境界。其实断我见证得初果的时候,已经分证了解脱。因为初果人他也要断除欲界的五品烦恼。断除五品烦恼,就解脱了五品烦恼,就获得了一部分解脱的功德受用。

    二果人解脱的功德受用更高于初果人的解脱功德受用,那个叫做薄贪嗔痴烦恼。薄到一定程度,初禅现起了,才能断除欲界的九品贪嗔痴烦恼,这是果位。如果你在修证过程当中,没有断烦恼,一品烦恼也没有断,那个就叫做具缚凡夫。具就是完全具足,缚就是结缚,就被这些结缚捆绑着,捆绑在欲界里,尤其是欲界人中、欲界的三恶道里,不得解脱。那你没有禅定,就不能断除烦恼。所以你在修行当中,不涉及到禅定,永远不会断除一品烦恼,不会证得初果向。没有初果向,也就没有初果这个品位了。既然断除烦恼就能分证解脱,那么断烦恼一定是在禅定中,如果你的修行不涉及到禅定,就不能断除烦恼,这两项是相辅相连的。那么有禅定的修行就涉及到意根,没有禅定的修行完全处于意识的境。意识的境界只是一个解,对诸法的解是很粗略的。到意根证的时候,因为有禅定,意识的智慧非常的深细,意根的智慧也升起来了,也比较深细,这个时候才能证。除此都不能证。这个意思就是说,禅定、断除烦恼、解脱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禅定就不能断除烦恼,就不能解脱。从我们好多人在四念处观行上,观行呼吸的这个初级阶段开始修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有体会了,这个禅定稍微升起了一点,我们的烦恼就淡薄了一点,减轻了一点,身心就好像解脱了那么一点点,所以这三者,一定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如果你的修行不涉及这三者,不管怎么样,你都不叫做实修。所谓的实修,就是说我真实的在修了,我的身体在如何如何的修,我的心在如何的修,这涉及到实际的修行的问题。不涉及到这些实际的问题,那你在口上修。就是我看看书,我理解理解,我分析分析,我思维思维,我好像拿着望远镜,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是你看多远,你身体没有过去,不涉及到你的身体的这个方面的修行,那么你都不叫作实修。没有实修,你要说实证,那就是妄语了,那就没办法实证。实证是真实证得了,证得了,你这个身心就是说心行一定是要改变的。意识对佛法的解,不能够改变心行。意根对佛法的证,或者证到什么程度,只要对佛法的认知改变了一点,他的身口意行就会改变一点。意根证得什么程度,认知到什么程度,身口意行就改变到什么程度。所以说意根的修行,就叫做实证,修行叫做实修,意根认知的改变,智慧境界叫做实证。意根实证到什么程度,身口意行就行到什么程度,这个叫做身心相应,解行相应。这个必须有智慧升起,身口意马上就做到了,叫行识就达到了。比如说在世俗法当中,我们知道面前放着那碗水,它有毒。你意识知道有毒,并没有实证,但是免不了什么时候我渴的时候非要去喝,忍不住就要去喝,喝这个行为是由意根促使,因为意根不知道它有毒,你意识的解没有证据,那么什么时候就免不了要喝这碗带毒的水。意根证得了,有证据了,那么意根就知道这个有毒。以后你再渴,意根都能忍住,我不能喝这碗水,喝了必死。这个行为决策由意根来做,那么说意根只要实修了,证得了法了,那么你的身口意必定要达到这种程度,证得法到什么程度,行识就到什么程度,这是身口是相应的。如果意识对佛法的理解是粗略的理解,行识肯定不能相应,谈不到实修,也谈不到实证。

    我们现在的网络非常的发达。网络发达致使我们学佛也有很多方便的优越条件,获得佛法的知识很容易。比如说佛经三藏十二部,浩瀚呐!可是很多众生一头扎进去,如饥似渴的修学起来,这也是好现象。还有很多菩萨们的著作、论注也很多,在网上查询的都很方便。讲法的人也到处都是,我们获得佛法这个资讯也非常容易。资讯信息以及知识理论,获得这些理论知识都很容易,很多人就一头扎进去了,如饥似渴,这个精神是可嘉,可是他很多年很多年,一直在处于广学多闻、到处学理论知识这个阶段,他不肯脚踏实地的一点点从头开始起修。他对于理论非常感兴趣,他觉得我获得了这些知识,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我的知识面很广,但是呢,他却不深,因为他没有一点开始实修功夫,他就没有一点点实证,他所获得的知识都是一种理解,他的理解非常粗略,他很多的理解也不对。这个解这个东西和证这个东西,这个智慧差别是很大的。差别一个是范围,一个主要是在深细上,深细的程度上。我们的智慧体现在这个程度,不体现在范围有多广。有些知识理论范围很广,对我们眼下的修行并没有多大的益处,只是我们心里比较满足,我知的比较多,心满意足了。可是呢,知道这么多,没有实修,也没有实证,就不能分证解脱,一品烦恼也不能断。那么在命终的时候怎么办啊?在命终的时候,你带着这些知识,带着你的烦恼结缚,你一分解脱功德都没有,那肯定被你的三缚结所绑缚着,还是六道生死轮回里头。如果你这个如来藏里的烦恼业种很重,无明业种很重,那么你会随着这个业而流落三恶道,并不说因为你学了三藏十二部,学了那么多的理论知识,就能够让你得到一分解脱,这个绝对不可能。解脱在于你的实证,在于你的断除烦恼。烦恼是结缚,我断了结缚,就相当于把绳索给砍断了。可是你这个广学多闻,并没有把你的烦恼结缚断了。捆绑你在三恶道的结缚,你并没有给砍断。那么这个结就会拽着你到三恶道去。所以我们现在这个网络不管多么发达,我们一定要约住自己,要有智慧,要为自己生生世世的修行,为自己的解脱而考虑,一定要开始实修。实修这个基础不管有多薄,这个起步有多低,但是你一定要从低的开始做起,因为你高的根本做不来,低的再不做,那么高不成低不就,这个结果就是绳索牵引着你到三恶道去。学了一辈子佛法仍然不得解脱,这个是不是很不值得呀?

    所以我们修行,不管怎么样你心高气傲,一定要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基础做得起,就能改变你的身口意行,让你获得禅定,在禅定中一品一品的烦恼断除,一点一点的获得解脱,然后把这个三缚结这个绳子全部给砍断,才能得解脱。这个修行是我们目前应该抓的。不要好高骛远,望远镜看到佛地呀八地菩萨那个境界,那个境界我们知道一点就好了,跟我们目前修行没有多大关系。跟我们修行关系最紧密的就是这个三缚结,这个我见的问题,所以说我们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要断除我见,证得初果,得到解脱,这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