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是否是修到一定程度,对外界比较敏感了,容易觉察到别人的微妙恶意,就容易发脾气呢?
答:因为你本身身体气机不畅,气血淤堵不通的原因,导致情志不舒,就会产生负面情绪,看别人就会误以为别人有恶意,实际上不一定,这是自己内心情绪的投射和反应。因为情志不舒,遇人遇事忍不住就想宣泄情绪,所以容易发脾气。有些人有些时候性格脾气容易受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身体健康心情舒畅了,什么坏情绪和烦恼都会消失了。
同样的道理,人在快乐中才能心胸豁达,才能断除烦恼,而禅定恰恰能产生快乐,能让身心舒畅愉悦,因此就能让烦恼断除。定的深度层次不同,所产生的快乐程度也不同,断除的烦恼层次就不同。未到地定和初禅定是不同层次的定,一个在欲界中获得,一个在色界中获得,在欲界未到地定中获得的快乐程度低,所断除的烦恼程度就浅,在色界初禅定中获得的快乐程度高,断除的烦恼程度就深。
为什么众生在证果以后修到初禅定,才能断除贪嗔痴根本烦恼呢?这是因为初禅定是一心喜乐定,人处于此定中,内心非常喜悦而快乐,因为那种超越欲界人间贪欲的乐,就把人间的贪欲、嗔恚、愚痴烦恼都抛弃了断除了,这样就证得了三果。
在未到地定中虽然不能断除贪嗔痴根本烦恼,但会断除欲界里一部分见思烦恼惑,能够断除我见,得初果和二果。所以小乘的果位,不仅与无我的智慧有关,也与禅定和断烦恼有关,有定有慧决定了烦恼必能断除,烦恼与有无定慧关系密切,有定有慧则无烦恼,无定无慧则愚痴生烦恼。所以说断我见证果了,那些见思烦恼惑也就消除了,身口意行清净了,就不再去造作比较大的恶业,重大的恶业更不会再造作了。只要一个人仍然在世间里造作比较大的烦恼恶业,身口意行染污,就可以断定,此人没有断我见,没有大小乘果,更不可能是地上菩萨,不管他嘴里讲法讲得有多么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只要言行有亏,染污稍微重一些,就可以断定此人为凡夫。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