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瑜伽师地论选讲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论著讲解 更新时间: 2020-11-29 13:24:26 阅读: 2097

第六十三卷 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二

原文:有五种定相违法。一毁犯禁戒。二无无间加行。三无殷重加行。四有沉没。五他所扰恼。

释:弥勒菩萨在这里讲了五种与禅定相违的障缘。第一种就是不遵守戒律,违犯了戒律,使得内心浑浊不清静,禅定不得现前。

第二种就是所作的修定的功夫,不能连续下来,不能持久,修修停停,犹如烧水,烧一段时间就停火,水永远烧不开一样,禅定无法成就。

第三种修定时,心不猛力,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决心,随顺自己内心的散乱,随着妄念流散,而不猛烈呵责自心,以至于禅定无法成就。

第四种就是心总是处于昏沉状态,不清明,没有念性,无法集中精力,因此禅定无法成就。

第五种就是有外缘相绕恼,外缘侵心,使得内心无法平静,心水浑浊,禅定无法成就。

原文:复有三种远离。一住处远离。二见远离。三闻远离。

释:修行要想清静得定得止,就要选择清静之处而住,远离溃闹,心不被外缘所牵,能渐止息下来。修定要想心得寂静,就要少接触外缘,少见六尘,少闻六尘,减少见闻觉知,才能得到寂静。

复次心清净行苾刍。略有五种等持相违厚重过失。能为定障。

原文:复有五种定相违法。一毁犯禁戒。二无无间加行。三无殷重加行。四有沉没。五他所扰恼。

释:弥勒菩萨在这里讲了五种与禅定相违的障缘,出现这五种情况就不能生起禅定,或者是要失去禅定。

第一种,不遵守戒律,违犯了戒律,使得内心浑浊不清静,禅定不得现前。戒律包括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六重二十八轻戒和十重四十八轻戒。

第二种,所作的修定功夫不能连续下来,不能持久,修修停停,不能形成无间断的加行。犹如烧水,烧一段时间就停火,水永远烧不开一样,断断续续修行,禅定无法成就。

第三种,修定到一定程度时,应该加大力度,促使禅定迅速成就。而这时却心不猛力,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决心,随顺自己内心的散乱,随着妄念流散,而不猛烈呵责自心,以至于禅定无法成就。

第四种,心总是处于昏沉状态,内心不清明,没有念性,无法集中精力,因此禅定无法成就。

第五种,有外缘相扰恼,外缘侵心,而不能排除干扰,使得内心无法平静,心水浑浊,禅定无法成就。

原文:复有三种远离。一住处远离。二见远离。三闻远离。

释:修行要想清静得定得止,就要选择清静之处而住,远离溃闹,心不被外缘所牵,能渐止息下来。修定要想心得寂静,就要少接触外缘,远离喧嚣之地,少见六尘,少闻六尘,减少见闻觉知,才能得到寂静。

原文:复次心清净行苾刍。略有五种等持相违厚重过失。能为定障。一忿。二慢。三欲贪。四萨迦耶见。五不能堪忍。

释:想要修行清静心行的比丘,大略有五种与禅定相违背的严重过失,能成为获得禅定的障碍。厚重的意思就是很严重,对于禅定的遮障很重。

第一种是忿。忿是愤怒忿恨,情绪严重不平静,心水扰动,心不平稳不清静,因此不能发起禅定。

第二种是慢,慢是自心高举凌下于他,是一种深层次的情绪化,也是心不平的表现。只要心有所不平,就是纷扰,就是散乱,因此能障碍禅定的生起。

第三种是欲贪,也就是贪欲。广泛来说是指对世间一切法的贪爱,对六尘境界的贪爱,对色声香味触的贪爱,因贪爱而被境界所系缚,心粘着于境界,就是散乱,无法专一,因此障碍禅定。欲贪侠义来说,是指欲界众生的男女欲心,包括身行上的贪欲,和心行心念上的贪欲。不管是身行还是心行,心都是不清静的,被欲念所系缚,心散乱,不能专一于道业,不能专一一心。因此欲贪能障碍禅定。

第四种是萨迦耶见,也就是我见。因有我见,必执五受阴,必执十八界,必执身心,不能放舍一切法,心不清静,因此而障碍禅定。

第五种是不能堪忍,堪是承受,忍是忍耐。对于逆于己心的六尘境界心里有抗拒的情绪,不能承受,于是心不平静,内心有所躁动,无法获得禅定;对于顺己的六尘境界,不能忍耐,欢喜躁动,心不平静,障碍禅定。

原文:有五厚重三摩地相。由彼于此障碍而住。是故说名厚重过失。云何五相。一者获得随宜资具便生喜足。二者好乐求诸善法。三于身财无所顾恋。四于生死及与涅槃见大过失最胜功德。五于加行堪忍勤苦。

释:有五种比较厚重深沉的三摩地禅定相,一,比丘获得简单的生活资具心里就感到喜乐满足,不贪求过多更好,因此心清净,有禅定。二,乐于寻求善法,此心容易获得三摩地。三,对于自身财产没有贪恋,心能放舍,就容易入三摩地。四,对于生死能见到极大的过失,对于涅槃能见到最殊胜的功德,因此容易获得三摩地。五,对于修道的加行过程中,能堪于忍受精勤之苦。

但是如果比丘于此五种禅定相生起障碍心,就不能获得三摩地,因此说这些障碍心有厚重的过失。

原文:此中忿者。谓怀忿故。若往他家不得利养或得而少。或弊或迟或不恭敬。由此便生颦戚愤憾。从此因缘。发恚寻思及害寻思多随寻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胜三摩地不能得生。设彼已生还复退失。

释:这里说比丘乞食时,由于心不清静,在得到不如意的饮食时,心里便不高兴,眉头紧锁,面色不佳,心怀气愤。因此缘故,心境不平静,生起气愤之思想念头,生起为害的思想念头。这些念头就缠绕于内心,于是内心不能清静,那么原来所没有修出来的殊胜的禅定境界,就不能修出来了。即使已经修出来的禅定,也会退失掉。

嗔恚心重的人,爱生气的人,爱搞是非的人,禅定就很难修出来。心有所住,有所执著,不清静的缘故,导致心水不平。如果有这样的嗔恚心,应该先调伏自己的嗔恚心,使心尽量无所住,不挑剔环境及一切法,尽量随缘随和处事待人。把心调到无所住或少有所住时,禅定就容易出现了。

在打坐修定前,应该先检查自己的内心,发现心里有事情,有不清静之处,就要想办法调伏自己,把心放平,把事情从心里排出去,把问题解决掉。这叫作降伏性障烦恼,烦恼降伏,禅定自然就容易出现。

原文:所言慢者。谓怀慢故。慢所制伏。为性于法不生恭敬。于诸师范尊重福田。不能时时身心卑屈敬问咨请。云何为善云何不善。亦不勤求所有善法。由此不能解了引发三摩地义。从此因缘发起轻慢相应寻思多随寻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广说。

释:这种对于禅定的遮障是慢心,慢心是由于心中有我有物,高举自己,轻视于人,心不清静,心不平等,心水不清,致使无法定下心来,无法修出禅定。

所说的慢,就是心理怀着慢心,被慢所制伏着。由于心被慢所制伏压伏着,其心性对于法就不能生恭敬心,对于诸多善知识福田僧,也不能时时屈下身心咨请法教,不能请教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也不知道应该勤求所有善法。由于不知不求善法,就不能知道如何能引发出殊胜的三摩地。因心中的轻慢,生起诸多心绪,诸多念头,心不清静,内心有所躁动,有寻有伺,心念不止。那么原来没有生起的殊胜禅定就不能生起,已经生起的禅定就会退失。

由此可见,烦恼确实障道。慢心烦恼由何而来?由无明而来,愚痴故有慢。由于不知烦恼相貌如何,心不精勤,不能时时反观自心,于是随顺自心烦恼而流转,不得善法种子。

自己觉悟性差,就要虚心求助于他人检查自己的烦恼,多多指教自己,不要顾及面子,为了道业增进故。对于他人之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心平伏下来,没有动荡时,禅定自然出现。

原文:言欲贪者。谓怀贪故。多诸爱染。于身财等深生顾恋。由此于外五妙欲中多生散乱。从此因缘生欲寻思。眷属寻思。国土寻思族望家势相应寻思。多随寻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广说。

释:第三种障碍禅定的因素,是欲贪贪欲。因为心中有贪爱贪欲,就有染有粘着,心不清静,念头不断,心不能定,心不能止。对于色身和财产资生工具,心里深深的顾恋眷恋,被物侵扰,不得安宁,也就不得止,不得定。

因贪欲故,于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攀缘心重,不能对境无心,散乱心重,内心躁动不安,不清静,不能得止,不能得定。因此对于五欲境界总有寻求心,贪求心,如贪求眷属,内心思想波动不止,贪求国土,贪求家族势力,贪求富贵,思想烦乱,心念不断追逐五欲六尘,有寻有伺,心不寂静。因此之故,原来所没有生起的殊胜禅定就不能生起了,已经生起的禅定,就会消失。

各自检讨内心的贪求贪欲,检讨出来,努力克服降伏,使得心念清静,无欲无求,心得寂止,禅定自然出现。有道是:功夫在诗外,禅定在腿外。把心降伏时,即使不能盘腿,行住坐卧禅定也能现前。

内心善知止足的人,心清静,禅定容易出现。不知足的人,总有所求,心念不停,散乱攀缘,何能有定。每天即使什么也不做,只检查心念,就是修行。什么都不想是不是心静呢?我们看畜生道众生,心念非常少,它们心静吗?容易入定吗?即使有定,有什么用?非常愚痴的人,心念也少,不知道念些什么,即使有定,也没有什么用。

能出生智慧的定,心里一定要有个知,有个念,要清明,要专一,这是正念。

原文:彼复不净能为对治。应知不净略有三相。谓粪秽相。彼等流相。能依所依差别相。

释:这里说的欲贪,主要指对淫欲的贪爱。其对治方法,就用不净观来对治。观色身的种种不净相,以熄灭淫欲心念,达到心清静。在观行不净相之前,要知道不净有三种相。

第一种相,是色身的污秽相,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部要观行清楚其臭秽肮脏性,四念处观第一观讲到这种观行,现在不细讲了。

第二种相,是种子相等不断流注出来形成的相,因此是幻化出来的虚妄相,不是真实存在的相貌。第八识用六大种子形成了众生的色身,每种种子都要相等不间断的刹那刹那流注出来,才能维持色身的存在。比如地大种子要不断的流注出来,地水火风空大种子都要相等不断的流注,才能维持色身的存在和不断的新陈代谢。

五识种子也要相等不断的流注出来,才能形成五识连续不断的了别性,六识和七识都是如此,同类种子都要不断的刹那刹那流注出来,形成六七识连续不断的运行,众生才能有了别性,才能有色身的活动。没有这六大种子的流注,就不能构成色身,没有色身的活动。

第八识还要依业种,不断的变造色身,改变色身,执持色身的存在。因此说色身就是四大种子流注形成的相,根本没有一丝真实性,不应该贪着。

虽然我们的意识心非常容易理解这些内容,可是没有用,没有一丝解脱的功德受用,该怎样贪爱,还是要怎样的贪爱。要想降伏欲贪,就要通过意识的观行,深入到意根内心,让意根明了此理,证得色身确实如是,才能降伏欲贪心理。

很多时候,意识明知自己所说所想所做不对,甚至总是骂自己,恨自己,可是也没用,意识不能做主,有什么办法?意识骂的当然是意根,只是不知道骂谁罢了。有的人甚至对着镜子,指着自己的鼻子骂自己,也没有用,恶习还是难改。意根多么顽固,不可教化。意根明理容易吗?非常不容易,但只要意根明理,一切事都好办。做了坏事,都不指责自己,不骂自己的人,意根更是难于教化,死顽固,老顽固,不开化。

第三种相,色身是五识六七识的能依相,也是所依相。没有七个识,色身与木头、石头无别,也不能像木石那样长期存在,必然要消失散灭。七个识能够依着色身而运行,造作一切五阴事业,色身就是七个识运行所依的对相。因此说色身没有自在性,没有自在性,是依缘才能存在的假相。因此不值得贪恋,不值得造作贪染邪行。

心中贪念重的人,不可能出现禅定,念头不断,内心躁动不止,根本定不下心来,心不能清静。其中不当的饮食,也能促使欲念不断,如楞严经中世尊曾经告诫过,五辛荤腥食品,最容易引生欲念和嗔恚心,应该断除荤腥,吃素食,以保持内心的清静。

修定的环境也很重要,磁场也很重要。居民区比较喧闹,磁场不够好,心不容易静下来。家里房间杂乱无章,不整齐不整洁,也影响心的清静。房间太拥挤,空间狭小,也影响禅定。空间太空旷,不聚气,不拢音,心也容易散乱,不容易定。出家禅定容易成就,在家居士有时间时,就到寺院清修一段时间,巩固一下禅定,再回家修行。定力不足时,再到寺院清修一段时间,这样就能把定力修持出来了。

原文:萨迦耶见者。谓由身见制伏因缘会遇世法。便为高欣下戚涂染。设欲弃舍便为身见相违而住。

释:萨迦耶见就是认五阴为我的我见。由于不断身见,把色身当作自己,被色身所拘碍,心着世俗法,心中便有我慢,在色身上在五阴上与他人进行高低上下的比较,心生染着世欲。有时想弃舍这些心理状态,可是由于身见没有断除,身行心行仍然住于我见当中,致使心念不能清静,禅定不能生起。

着我见,着身见,便是着于世俗,有所着,必难于修定,心里不能空寂,身口意行必然围绕于所谓的我而展开。只要内心的我不能降伏消除,心念就不能寂止。

很多时候知道这些心念心境,扰乱自心,每当想舍去时,内心当中的我就出来作祟,很难舍去杂思乱想。

原文:又即于彼世法众相。亲爱恒流之所漂溺。设欲弃舍便为身见相违而住。

释:要想出离生死,必须把不应该执著的世俗法弄清楚,什么属于世俗,都有哪些,对自身的解脱有什么阻碍作用,就像抓贼一样,通过思惟观行把这些贼人当场抓住,使贼人无所能为,我们的心就不会被劫持,就得自在。

这些世俗法无非是眼根所对的人事物境,人有家亲眷属,有冤亲债主,有喜欢的有憎恶的各类人等,事有好事坏事,喜事恶事,物有好物恶物,境有顺境逆境。当眼根与这些法相对时要识得破,都是生死冤家来纠缠自己的,让自己不得解脱的,执取这些,就上当了。

要分析这些法的生灭性,幻化性,不实性,虚幻性,空性,苦性,认清其本质都不是个什么,然后心里尽量放舍,随缘度春秋,随缘应对人与事,同时多福德,多忏悔业障烦恼,减少逆缘。顺境不喜,逆境不憎,心里坦坦荡荡,平平安安,禅定自然容易成就。

同时还要有智慧,要分清善恶,不是不要善,善还要做,恶还要惩,而心不着不住。做到这样是很难,但最起码要有个修行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千里之遥始于足下。

耳根与声音所对时,也要这样识得破,一切声音本是幻化,好声恶声,赞美声,诽谤声,全部为空,不为声音所动。但该做事还要做事,该扬善还要扬善,该惩恶还要惩恶,内心不住不着。虽然做到这些很难,分寸难于把握,但也要有个目标以奔。

鼻根对香尘时,了知香尘的虚幻,不实,空性,不贪着好香,不厌恶香,对香尘气味无所执著,香臭都无所谓,心里自然清静,将来对生起初禅定也没有障碍。

舌根对味尘时,不贪饮食,不挑剔饮食,不着味尘,吃饱为好,不再千方百计寻找购买可口美食,要随己因缘而饱腹,这样心地自然清静,将来初禅定也就容易发起,没有遮障。

身根对触尘时,看清各种触尘的生灭幻化性,不贪着美衣舒适卧具生活环境等等,心不着时,心里自然清静,禅定容易发起。认清六尘境界的虚幻,内心自然不再杂思乱想,染污性减少减轻,除对佛法的思虑之外,少有世俗法的忧虑和挂碍,心地单纯而清明,禅定容易出现,遮障少。

如果着于身见,就不能认清这些世俗法的幻化性,心必着于冤亲和顺逆相,纠结不断,不得解脱。禅定很难生起,就是由于我见身见障道的缘故。所以思惟观行五阴无我,就能去除障道的因缘,心得空寂。

原文:又即世法众相所生不正寻思之所烧恼。设欲弃舍便为身见相违而住。又即于彼世法众相追求之时。种种扰乱散动所逼。设欲弃舍便为身见相违而住。

释:况且说世间法是由众多行相相貌组成的,非常复杂,众生不容易观察出这些法空幻不实性,于是就把这些世俗的法相全部当作很实在的实有的法,由此生起不如理不如实不正确的思想想法,对境就要生心动念,怎能不烧恼自心,苦恼万端。有的众生感觉到苦了以后,想要弃舍这些苦恼,不想再理会这些世相,可是由于身见我见没有破除的缘故,没法真正舍离这些世相,还是要被这些世相所缠绕。

又有很多众生在被这些世俗法众多相貌所缠绕时,被种种的世事纷扰相所逼迫,内心散乱苦恼时,假使生起觉悟之心想弃舍这些纷扰杂乱之相,但由于身见我见没有破除,被身见所障碍,无法弃舍远离这些世俗纷扰,还是要住于这些杂乱世相当中,受于苦恼。

那么断除身见我见是多么的重要!能消除无量劫的生死苦恼,心清静得解脱,是世间任何事任何财物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明明是苦得不能再苦了,为什么还不能看透世间相,不能脱离世间相,求得身心解脱呢?

原文:又即由彼身见因缘。恒常执着世法所依无常诸取。由是因缘为忧悲等之所逼恼。设欲弃舍便为身见相违而住。

释:又由于有身见的缘故,恒恒时常常时执著于世间法所依赖的无常的五取蕴,执著于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因此才被世事所逼迫,忧悲苦恼不断。假使有所觉悟想弃舍这些苦恼,由于身见的遮障,无法舍弃,还是要住于世相当中,忧悲苦恼不已。

自己在遇到苦恼烦恼,不能解脱时,就观察根尘识三者的虚妄幻化性,让心能从境界上脱离出来一点点,就能得一点点的清凉自在。不能把心陷入事相当中,被事相所迷惑。

把这些障碍修定的因素排除一些,心里没有障碍就轻松自在一些,修定就容易,各种观行一用就能上手,证得佛法断除我见,还是不很难的。

原文:又复即彼为欲除遣下地垢秽。勤修善时。于彼加行不生喜乐。于此所治设欲弃舍。便为身见相违而住。如为除遣下地垢秽。为遣上地所有垢秽当知亦尔。

释:有些人修行,为了除去下地下位心的污垢,而精勤努力的修行善法时,对于这种努力修行始终不能生出喜乐心。就是喜觉分始终不能现前,想要弃舍内心中的染污烦恼,也无法消除和降伏。原因是由于身见的遮障,执身之过,只能住在烦恼染污之中,不能自拔。

想办法作加行除遣层次较低的烦恼是这样,除遣更深层次的烦恼染污也是这样,都很难。因为什么?因为身见我见的遮障。无始劫来太执身执我,没办法拨开所谓的我的云雾。

因为身见我见的遮障,加行修不上去,功夫不能进阶,喜乐心不能生出来,七觉分修不出来,烦恼无法降伏,道业不能增进。喜觉分修不出来,修行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进退退,懈懈怠怠。

对于所修之法,没有喜乐心贪爱心,就不能精进,七觉分都不能满足,证果就遥遥无期。凡是没有修出七觉分,而说自己断我见,都是大妄语者,果报可畏。修出七觉分者,内心有喜乐,烦恼减轻,不可能还有心去造恶业,满脑子坏心眼子。有轻安觉分倚觉分定觉分者,内心安详自在,更不可能有弯弯肠子,动坏心眼子,而去损恼他人,造诸恶业。可见有些人的断我见,只断在口上,满心满肺还是我,我见更重。

七觉分之一是定觉分,定觉分不成就,没有禅定,就不能断我见证果,也不能明心见性。有些人修行就是仇恨禅定,非要把禅定挖出去不要,与禅定作冤家,与佛之教导相违背,可见其所谓的证果和明心其证量如何,全部是意识心的理解,情思意解,靠头脑聪明,理解力强而解。如今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佛教界可叹!

原文:由此因故虽作是心。我当于彼生死涅槃观大过失观胜功德。便复颠倒。由此因缘先虽获得诸三摩地。然于未生圣谛现观胜三摩地。不能得生。不堪忍者。谓怀不忍故。虽已获得圣谛现观胜三摩地。不能堪忍蚊虻等苦。舍离加行多生懈怠。

释:由于无法除去下地和上地心污垢烦恼遮障之故,因此虽然发心要观行思惟生死的过患以舍离,观行思惟涅槃的殊胜功德而趣向,现在不得不颠倒,随顺逆缘,住于烦恼染污之中不能自拔。

由于这些观行不成就,原来所获得的禅定,也不能成就四圣谛的观行智慧,不能断除我见。原因是在修行过程当中,心不堪忍,对于生活修行环境不能忍耐,不能忍苦,而生退屈,有的人虽然能观行四圣谛理而获得殊胜的禅定境界,因为不能忍于蚊虫叮咬之苦,就放弃了四加行的修行,心生懈怠,不得成就不能断除我见。

原文:由此因缘于所未生之根本定不能生起。设复已生还即退失。前三过失能为最初三摩地障。次一过失为谛现观三摩地障。后一过失为入根本三摩地障。

释:由以上因缘,对于所未能出生的禅定,就不能出生了,假使已经出生的禅定,还要退失掉。前三个过失,忿、慢、欲贪是生起禅定的最初障缘。其次有我见这种过失能够障碍深细观行,成为禅定的障碍。最后一个不能堪忍,是进入禅定的最根本障碍。

原文:复有差别。谓有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于彼杂染之所染污。由染污故彼便弃舍近住弟子。非无烦恼诸阿罗汉常善住念有如斯事。

云何为八。谓性于彼近住弟子有憎恶心。唯欲自身受于恭敬。如欲恭敬。欲受利养亦复如是。近住弟子多所毁犯行不正行。

又于近住诸弟子众饶益损减。便有所须及与不须。于增上戒教授折伏不能堪忍。于增上心增上慧住教授折伏不能堪忍。于营众务所有扰恼。不能堪忍。

释:还有一些差别相,是有八种弃舍身边近住弟子的因缘,因为能被这些弟子杂染因缘而染污自心,于是便决定弃舍弟子,心有烦恼之人不得不如此。而没有烦恼的阿罗汉就不会被弟子的杂染所染污,阿罗汉也不会弃舍弟子而独住。

有哪八种?其心性对于身边的近住弟子怀有憎恶心,只想自身能受到他人的恭敬。如想受到恭敬,想受到利养也是这样。自己近住的弟子多行犯戒事宜,行不正当身口意行,于是便弃舍近住弟子。对于近住弟子的诸多利益之事逐渐减少,于是弟子对于修道利益上的事,就有所须和不须,弟子们对于增上戒的教授和折伏自心不能忍受,于增上定和增上慧的教授和折伏不能忍受,对于随众做些大众事务心有忧恼不情愿,不能忍受。由于自心的染污和懈怠而出现这八种弃舍弟子的因缘出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