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己的我见落处,可以从自己的贪求上来观察,需求过多即为贪,不合理的需求即为贪,不应该求而求,即为贪。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求呢?因为心中有我,见色身为我,见受阴为我,见想阴为我,见行阴为我,于是为了五阴而去贪求。若心中无我,就会少欲知足,适可而止,不会过多的寻觅和求取,更不会用不如法的手段用不合理的方式,甚至用损人的方式去求取自身的利益。
心中无我的人,不会费心思去求取,随缘而活,更不会不择手段的求取。无我的人做事都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处理问题,考虑他人的利益,照顾他人的感受。但是这种照顾不一定是顺从他人的无理需求,而是为他人长远和究竟的利益为出发点,其用心和行为不一定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
心中有我的人,我见重的人,我执也必然重,为人处事都是从自心为出发点,以自我为重,以自己观点看法为准,不征求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往往是按照自己的习气做完再说,先斩后奏,不管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利益。若果他人不顺从自己,就会气急败坏,采取报复手段,以夺回自我利益,平心中的怨气,不计后果。这样的话,在与自他争斗过程中,自己每胜利一次,无我修证的路上就会倒退一步,往生死苦的坑里就进了一步,今世后世的苦难就会加重一些。
善于观察,在修行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善观察就会权衡出一切事情当中真正的利弊得失,长远利益永远重要于现前的利益,长期效应远远大于短期效应。我见重的人目光短浅,往往只看到眼前一点点,被眼前的极小利益蒙蔽了双眼,这就是所谓的业障。
什么叫作业障?往世的无明业因,增加了自己的我见我执,障碍了智慧的生发,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不知道何为自己的真实利益,把无益之事当作极大的利益去求取,结果背道而驰,得不偿失。
众生都觉得无明这一用语比较含蓄,愚痴这用语比较粗俗,其实两个词语都是一个含义,佛陀就是用愚痴这个词语来概括众生的心性,这已经很含蓄了。佛陀有时候也会对弟子们吼一句:咄!痴人!其实不管用什么语言,都不能把众生的痴和蠢表达尽致,说什么都不解劲,说什么众生都无动于衷,只好无语。即使用须弥山当撬棍,都撬不动众生心中的痴、愚、钝。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