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俱舍论第二十三卷原文:由于修惑具断有殊。立为三向。谓彼二圣。若于先时。未以世道。断修断惑。名为具缚。
释:修行解脱道的人,由于在修行过程中所应该断除的烦恼惑差别很大,就把断除烦恼惑业的人立名为三个果向,分别是初果向、二果向和三果四果向。顿根的信行人和利根的法行人两种圣贤人,如果在先前没有在世间道善法中,断除修道所断的烦恼惑,这个人就是具足一切烦恼的凡夫。
这个意思是说修道是从凡夫开始修行的,凡夫也要断除相应的烦恼惑,每个凡夫众生都要经过种种修道过程,最初肯定是修世间法,在世间法断恶修善,修行的内容四正勤,四正勤没有修足,就不能断除烦恼惑,就是具足结缚的凡夫。凡夫在见道前主要以修三十七道品为主,三十七道品包括七觉分和八正道,七觉分中有定觉分,定觉分具足了,就会降伏和断除欲界中下品烦恼。
八正道中也有正定,正定具足以后,也会降伏和断除欲界中的下品烦恼。三十七道品具足修,戒定慧就会圆满,见道的条件才能具足,遇到因缘才能得法眼净,证得初果。如果不具足这些修道的条件,因缘也不会具足,那就不可能见道。很多人越过这个修行阶段而说见道证初果,那就是误会的见道,大妄语而已。
俱舍论原文:或先已断。欲界一品。乃至五品。至此位中名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
释:修解脱道的人,有的人是先前已经断除了欲界第一品至第五品烦恼惑,这时候就可以说这个人就是初果向,因为能趣向于初果的缘故,就叫作初果向,不久就会证得初果法眼净。初果也叫作预流果,在一切出家沙门果中一定是最先证得的果位。
初果向断除了欲界五品烦恼惑,然后才能证得初果。意思是说在凡夫位的初果向就要断除欲界五品烦恼惑。凡夫凭什么能断除五品烦恼惑呢?如上边所说,凡夫在修道过程中,要修三十七道品,要断恶修善,修善就能断恶,断恶就是断除欲界五品烦恼,如果只修善没有欲界未到地定,或者欲界未到地定不具足,也不能断除五品惑,就不能成为初果向人。修行未到地定就是七觉分中的定觉分,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定,如果欲界的未到地定不足,正定就不具足,八正道的修道就不具足,没有正道可说。
所以有些人所说的初果二果见道不必有禅定,不必有未到地定,甚至说不用修定就能证果,这个言论就严重的违背了七觉分和八正道之理,违背了证果之真实理,更违背了世尊和弥勒菩萨诸佛菩萨的教导,所说的证果无有其事 无有其实,轻视佛法的修证,也证明其没有经过三十七道品的实际修行阶段,对于修行比较盲目,臆测的比较多。末法时期好多的善知识,确实是只善于知识的收集和散播,不懂得修证之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