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于灭谛相正觉了已。复正觉了真对治道。于所知境。能通寻求义故。能实寻求义故。由于四门随转义故。一向能趣涅槃义故。所以说名道如行出。如是行者由四种行。了道谛相。如是名为于四圣谛。自内现观了相作意。
释:行者对于灭谛相如实正确觉悟以后,最后还要如实正确地觉悟真正地为对治苦所修的道,才能灭苦得解脱。对于所知境,能够普遍地寻求其真实义,能够如实寻求其真实义故,名为如。在修道过程中,其身口意诸行能够随顺于四圣谛理,不断转变清净,名为行。修道之后,心行渐寂渐灭,趣向涅槃,出离生死,名为出。这样瑜伽行者就由道、如、行、出四种行,明了了道谛相。这才叫作于四圣谛从内心里现观的了相作意。
真对治道是指什么?道是指方式、方法、路径,对治是指对治心中贪嗔痴无明烦恼,无明是不知苦,不知苦集,因此就要对治此不知,变成知,若无无明则不需对治。为了灭苦、断集而修的道,名为道,灭苦的过程就是修道,修戒定慧、三十七道品,思惟观行四圣谛。这是道行。
如行,是令心与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法理相应,对于所知境四圣谛法,能通达地深深地思惟其真实理,能如实地思惟观行其法理,了达所知境的内涵正理,从而证得四圣谛真理。行行,在如行断无明的基础上,心行转变,其所有心行随顺于所认知的真理,不与苦空无常无我真实理相违背。出行,通过修道,断除烦恼,身口意行清净,不再攀缘五蕴世间,寂静无为,身心解脱,趣向于涅槃,与涅槃相应,出离三界,解脱生死轮回苦。
由道、如、行、出四种行明了道谛。由以上四种行可知,在修道的过程中,戒定慧增长,对五蕴世间的认知契合真实理,无明转薄,烦恼转轻,心行不与圣道相违,身心世界逐渐转变,清净到一定程度,与道相应,与圣贤相应,就证得圣道。非是在证果之后才开始慢慢转变身心,若不转变身心到与圣贤相应,就不能成为圣贤。就如学生考试,若不合格,就不能入学,其理相同。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