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爲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菸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証。香嚴爲上。
釋:香嚴童子這時候就從座位上起立,頂禮佛足之後對佛說:我聽見如來教我仔細觀察一切諸有爲相,我離開佛以後就開始一個人在寂靜處觀行思惟。有一天看見幾個比丘們在燒沉水香,香氣不知不覺的就飄過來進入我的鼻子當中。我就觀察這個香氣,心裡思惟這個香氣不是從香木中來,也不是從虛空中來,不是從菸中來,也不是從火中來,香氣消失了以後也不附著在任何物上,沒有任何去處,香氣來的時候,也找不到一個來處。想著想著,我的心念都沒有了,所有的意想都消失了,就証得了四果無學,漏盡成阿羅漢。如來印証我得了香嚴的稱號。從此以後,世間的塵氣在我的境界中就不存在了,微妙的香氣微密圓妙,我從香嚴上証得了阿羅漢。佛問我圓通法門,就像我所証得的,以香嚴最爲上首。
香嚴童子在觀察香氣的時候,定力非常深細,思惟很靈敏細致,觀察入微,以至於發起了三昧。香嚴童子思惟,沉水香氣是從什麽地方過來的呢?如果是從香木上過來的,那麽香木所在之處應該都有這樣的香氣,可是香木不點燃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香氣;如果香氣是從虛空來的,那麽虛空常在,香氣應該常存才對,可是卻不是這樣;如果香氣是從菸中過來的,可是普通木材的菸中卻沒有這樣的習氣;如果香氣是從火中來的,可是其它的火中卻沒有這樣的香氣。最後確定香氣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香氣是空的,於是心就空了,所有的煩惱都脫落盡淨,証得了阿羅漢果。
証得阿羅漢果最低要具足有初禪定,最高要有四禪八定,有這樣深的禪定,心思是非常細密的,觀行都是現量觀行,沒有情思意解,沒有想象和揣測。意識的思惟作用非常少,意根的思量用得非常多,所以解靠意識,証一定是依靠意根。意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解,意根不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所以是証;意識的解粗而略,無法細致入微,意根的証細致入微,深入表裡,知其來龍去脈。所有的三昧智慧境界都是意根與意識同証,定慧具足。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