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原文: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惟願爲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覺聖智所行。離妄想自相共相。入於第一真實之義。諸地相續漸次。上上增進清淨之相。隨入如來地相。無開發本願。譬如衆色摩尼境界。無邊相行。自心現趣部分之相。一切諸法。我及餘菩薩摩訶薩。離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大慧菩薩請求世尊宣講第一義諦,菩薩們明了第一義諦之後,能夠地地轉進,進入如來地,成爲究竟的佛世尊。這個第一義諦,離開一和異,離開俱和不俱,離開有和無以及非有非無,離開常和無常。這個第一義諦的智慧境,一切外道們都不了知,都不能証得,只有已經覺悟了的登地的聖人們才能夠証得。聖人們能夠離開七識妄心所具有的自相和共相,而証入真實的甚深之理,也就是第一義諦。然後就能從初地開始,地地輾轉增進,心地越來越清淨,無明斷盡,七識心徹底清淨了,就進入如來地,成爲究竟的佛。
這個第一義諦就像一個摩尼寶珠,能現無量無邊的光彩,能現無量無邊的有爲法相。自心所顯現出來的一部分現象界的相,以及一切諸法之相,大慧菩薩說,我和其餘的菩薩摩訶薩,都能夠離開這些由於七識心的妄想而由第一義諦顯現出來的虛妄相,離開這些虛妄相的自相和共相,而只見第一義諦相,這樣就能迅速地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妄想的自相和共相,包括了第一義諦産生的色法和心法部分。
其中,一異是指第一義諦與諸法的關係,是不一不異的,一是共同,異是不同,第一義諦與諸法既有共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俱不俱是指第一義諦與諸法的關係,是非俱非不俱的,第一義諦與諸法既在一起,也不在一起;有無非有非無,是指第一義諦的有無性,非有非無性,第一義諦體性是有,世俗相卻無,所以是既有也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是指第一義諦的常和無常性,第一義諦常存不滅,七大種子也常存不滅,可是其含藏的七識的業種生滅變異,不是常性,導致其名字也不常,隨著修行階段的不同,含藏業種的變化,名字就改變。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