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禪三昧經裡教的思惟方式,就是教導觀行,思路清晰,就是比較粗燥一些。禪定加觀行,証果和証得各種三昧,定慧齊修。佛陀在世也是,弟子聞法之後,禪定,觀行,然後証果。就是這個修行路線,效率很高。唐朝宋朝時也是這樣,禪師上堂開示,大衆修定和思惟參禪,然後明心見性。
外道們個個都有禪定功夫,遇見世尊時,世尊一講法,他們就能馬上思惟觀行,就証果了。所以不要看人家最後一個証果的程序是聞法當下獲得智慧,在這之前,禪定已經成就了,心已經清淨了,三十七道品也修出來了,就差正知見,世尊講法就補足了他們的正知見,於是當下証果。不要看人家吃的第七張餅,要看他們已經吃過六張餅了。
過去禪宗祖師都是修定高手,弟子個個都有禪定,菩薩六度都已經修好了,已經吃了六張餅了,禪師上堂開示,座下弟子就悟。吃到第七張餅,就吃飽了。
我們不能只看成就的人的結果,最主要的是要看人家的修行過程,包括前世都修到什麽程度了,怎麽修行的,有什麽樣的根基。根基已經很好的人,聞法當下就能頓悟,不用漸修了,因爲從前或者是前世已經漸修過了,那段路程已經走完了。對修行人的修行過程只截取最後一段,那是嚴重的斷章取義,害人不淺。
初學佛的人,應該多讀一些佛陀的本生事跡,參考一下佛陀從初發心開始修行的路程,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啓發。學佛學佛,就是應該學佛陀的一切。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