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25年04月13日    星期日     第1示 總第4365示

觀行觀想觀察與想象的區別

觀一般指客觀的觀察,現前有什麽就觀察什麽,也叫作現觀、直觀。而想象就是妄想現前沒有的,離開現前境離開事實的腦補,與現觀直觀相反,是意識的思惟活動,是修証的大忌。

前幾天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意根的帖子裡講過了,盯著香頭是意識盯,爲了牽引意根觀察香頭,並且意識不要胡思亂想,不要去想象什麽,不要在腦海裡出什麽畫面,不要去打擾意根觀察。一個香頭,有什麽可想象的?哪有那麽多事,還出畫面?意識妄念止不住,意根也靜不下來,心不定就不能觀。有禪定時叫作觀,沒有禪定就是意識的雜念。訓練意根的同時,也是訓練意識,先把意識訓練得無妄念妄想,無雜念以後,意根就差不多訓練好了,這時候才能談得到觀,不動意識心念的觀,也可以進入參,之後進入三昧中,觀行和參究才能成就。

四念處觀中,觀身不淨,包括觀呼吸和白骨觀,呼吸是現前存在之法,觀名爲觀察觀行,白骨現前可以見得到,也可能見不到,但是白骨都會見過,知道爲何物,不用想象,觀呼吸觀白骨的觀也可以叫作觀察觀行,也可以叫作觀想。

觀受是苦,受是自己親身感受,現前存在或者自己經歷過,不用想象,觀受的觀名爲觀察觀行觀想。

觀心無常,心是自己現前存在和運行的妄心,自己感受得到,不用想象,觀心的觀名爲觀察觀行觀想。

觀法無我,法是我們所修的四聖諦理、三十七道品、五蓋、五蘊十八界等等,這些是現前存在的法,不用想象,觀法就是觀察觀行觀想。

但是由於智慧不足,現前存在的法不能正確認識,就靠意識的思惟想象,這就無法現量觀行了。就是呼吸這樣簡單的現象,許多人也無法現量去觀,而靠意識的思惟想象,意識一動就遮蔽意根,現量的觀和思就不能啓用,所得結果就假。

觀像念佛,面前要擺一尊佛像,或者畫一尊佛像,意識看著佛像,意根直接去觀。禪定不足時,意識會輔助意根去觀,有些思惟分析,禪定足了以後,去掉意識的分析,意根單獨的現量觀。三昧出現時,意根觀行的現量境現前,証量出現,觀像念佛就修成就了。這時候不管意識想不想佛像,佛像都會出現,不以意識爲轉移,身心都處於三昧中。凡是意識控制指揮不了的,都是意根的現量境,真實可靠。

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沒有參照物,很難觀,這得靠自己的願力和阿彌陀佛等諸佛菩薩加持力。第一觀日觀,有個落日可以作爲參照物,後面十五觀都沒有任何參照物,也沒法用意識思惟想象,極樂世界裡即使是一草一木都無法想象,何況那麽多景觀寶物聽都沒聽說過,地球上根本沒有,這要如何觀?但只要第一觀日觀成就,心處於三昧中,意根的思就打開了,再附以諸佛菩薩的加持,第二觀第三觀才有希望成就。第三觀成就以後,不管你怎麽樣,三昧都永遠不消失了,一直保持到臨命終時,然後在此三昧中往生極樂世界。而永久保持三昧境界,就是諸佛菩薩的加持的結果,否則保持不住。所以第一觀沒有成就時,直接去修後面幾觀,那都不是一般的困難,無法想象如何去修。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斷我見和參禪的次第問題

下一篇 下一篇

精滿不思婬的原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