襍阿含經卷一
(九)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世尊告訴諸比丘,色蘊是無常的,無常的法就是苦法,苦的法就不是我(妄我),不是我(妄我),也就不是我(妄我)所有的,我與我所不異,都不是我。像這樣觀行的人,才是真實觀行,才是真正觀行者。不像這樣觀行,就不是如實觀行的人,不如實觀行,就不能如實証得色蘊非我,不能斷身見。
色蘊的無常性,觀行的内容很多,需要禪定中如理如法如實思惟觀行,不能想一想就算觀行完了,心中認可就認爲過關,不能認爲離斷身見不遠了。實際上意識怎麽想也不算數,讓意根認可才是真功夫。而離開禪定,意識的想和思惟,都無法深入到意根,意根無法進行自己的思量,因此就不能懂得色蘊無常這個真理。意識平常所認爲的很簡單的道理,到意根這裡都不簡單。因此必須禪定中深透思惟,力求証據充分,有理有據,還要給意根一定的時間消化這些証據和論據。
一旦意根懂得色蘊確實是無常的,祂就感慨了,長年累月的爲了色蘊付出那麽多的代價值得嗎?祂就覺得不值得,以後對色身的關愛就減少減輕。這就是實修過程中的身心覺受的變化,一個人真正開始修行,只要修行得力,身心一定會發生變化的,否則就是沒有修行好,修行不得力,那就再想辦法,再精進。
沒有如此實修過程,根本不可能實証,意識的理解沒有用,那只是一種理論罷了,理論人人可得,實証者萬分之一也不能有。實証者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未必能讓多少人認同,因爲多數人沒有實修,往往都是想當然,不懂得實修的脈絡,更不知道實証的智慧境界。想當然與實修者的思路大相徑庭。理論家往往想當然,沒有經過實際修行階段和過程,對於法的認知都很粗燥,寥寥草草,無法細致,說法不能到位,經不起詰問。實証者任人拷問詰難,總有一定之槼。
觀行出色蘊無常之後,下一步要觀行無常的法就是苦法,這一步僅憑自己想當然還不行,必須深入禪定思惟,爲什麽無常法就是苦法?要証據充分,不能有一點牽強附會,含糊不得,大意不得。把色蘊的無常,真正觀出苦受來才行,並且心裡(意根)真正認爲確實是苦的,毫無疑問才行。意根一旦懂得色身的無常苦,一定會不喜歡苦,一定會感慨自己所經受過的苦,而逐漸自覺的減少對於苦的追求。
實修當中,因爲意根知道了色蘊的真實相,懂得了真實理,就會不斷的發出感慨、歎息,並且有了新的決定。否則就是修行不到位,情思意解的理論多於實際觀行。
下邊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才能讓意根認爲苦的就不是我,這是最難的一步。以前意根一直以爲色蘊是我或者是我所有的,現在把祂這個知見否定掉,一百八十度的掉頭後,認爲從前自己錯了,色蘊根本不是我和我所,這個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意根一旦認可了確認了色蘊不是我和我所,身見就斷了。但是身見容易斷嗎?實在是太不容易斷了。每個人反觀自己這一世每年每月每天,内心裡根深蒂固的身見,把色身當作真實的,當作我,當作我的,貪愛貪執,念念都是色身我,保養照顧得無微不至,吃穿住用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爲了色身造作的業行數不清。所以身見確實很難斷。
但是理論上斷身見不是那麽困難的,有些人琢磨琢磨就知道色蘊不是我了,就認爲自己斷身見了。這個世界究竟有多少人理論上斷身見我見的,已經數不過來了。在知見上認爲五蘊無我了,叫作知解宗徒。這個詞滙是六祖先說出來的,六祖預言神會和尚就是知解宗徒,果然神會和尚一輩子也就落在知解上,並沒有實証。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