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於去來今。照了無礙。是大那伽。如佛之教。所作已辦。棄大重擔。獲於己利。已斷流轉。生死有苦。以正智力。善知眾生。心之所趣。如是大聲聞眾。長老捨利弗。而為上首。複有無量。菩薩摩訶薩眾。俱在會集。
佛說的苦,有苦苦、行苦、壞苦三種。天人雖沒有苦苦,但是還有行苦和壞苦,因為他們的那種樂不是永久的,是留不住的,早晚會消失,這種苦叫“行苦”。樂的感受消失了,就叫“壞苦”。尤其是臨命終時,天人會有五衰相現,一、身體臭穢,二、花冠萎謝,三、衣落塵埃,四、兩腋出汗。天人的身體就變得臭穢難聞,沒有哪個天人願意去接近他,都躲避遠離他;天上的寶座坐不住了,頭上的花冠也枯萎了,原來衣服都是干干淨淨,永遠不落灰塵,現在衣服就有灰塵了,兩個腋窩也出現汗臭了,有這些現象出現時就表明天人的生命快要結束了,他要受苦去了,這叫天人的“五衰相現”。這三界當中的生死有苦,阿羅漢都已經斷盡了,未來不再受生死苦受,不再來三界受生。
“以正智力,善知眾生心之所趣。”阿羅漢修行苦、集、滅、道四聖諦法,獲得解脫智慧,具足一切智,以此智慧,就能如實觀察眾生的心行,到底趣向於哪裡。見眾生所貪所喜樂的法,就能知道眾生命終會趣向於六道裡哪一道,也能知道眾生是否能獲得解脫,入無餘涅槃。大多數眾生的心都在貪著三界世間法,未來不可能擺脫世間法的束縛,都要受於六塵的束縛,趣於六道,趣於世俗五隂,趣於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不出生死輪迴。
在這大會之中,聲聞眾以捨利弗為首,長老是對阿羅漢的尊稱,已經证了四果阿羅漢的人叫作大聲聞眾,長老捨利弗在他們當中是智慧第一,所以捨利弗居於聲聞眾的首位。無數菩薩摩訶薩在大會中列在大聲聞眾的後邊,表示菩薩摩訶薩有很多是在家眾,出家眾裡面比較少。佛在世的時候以出家眾為首,所以先表出家眾,再表在家眾。聲聞眾弟子和菩薩眾弟子都聚集在世尊講法的法會上,聽從世尊教誨。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