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解不是證,因為意識不是五陰的主人,對於一切法包括明理證悟等等都不能作主,其見解都不算數。但是修行先有意識的那些解,再有後來意根的證。證首先離不開解,只要不停留在解上,後續的證是早晚的事。
楞嚴經曰: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複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在這裡世尊是不是已經明確說了菩提修證不是那麼簡單的?背誦複述經典,所有的多聞,都是戲論?所以我說,那麼多證果斷我見和明心,都是解,都是戲論,還不覺悟,更待何時?
如果是意識證得三昧,意識明心,那麼機緣成熟的時候,我們組織幾場萬人法會,把如來藏在五陰當中的種種運作,講給大眾,大眾聽完後多數人就會明白了。然後我問有多少人明白了如來藏的運作過程,證得了如來藏,你們大家都舉手,那我就恭喜大家都證悟了。這樣的話,兩萬本菩薩證書絕對不夠用,還得再印十萬本,恐怕也不夠用。這樣搞行不行?意識明白就算證悟,那我清清楚楚的告訴大家,你們的意識不是都明白了嗎?明白了就是證悟,那何必讓大家修定參禪,走那麼多的冤枉路?
意識理解就算證,那麼一個世界只要有一個人證得了,就可以告訴所有人,一傳十十傳百,這樣整個世界的人,不就都證得了嗎?還用修定,還用參究幹什麼?佛還讓弟子修戒定慧幹什麼?不用守戒,只要意識聰明,就能證得佛法,從而了生脫死了嗎?什麼七覺分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這些都不用修行,佛陀真是多此一舉,這麼嚕囌,難為眾生,佛法是多麼簡單的事情,搞這麼複雜幹什麼?
如果意識理解就算證悟,那麼我們坐下來,回憶一下夢境,再思惟思惟現實世界與夢境一樣,就證得了如夢觀,十回向位成就,即將入地。然後再坐下來,思惟思惟一切法如鏡子中的像,比照鏡子裡的影子來思惟,想一想確實是都像鏡子裡的影子,那就證得境像觀,初地滿心,就成為二地菩薩。這樣學佛是不是非常輕松愉快呢?
證得佛法,成佛為什麼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因為意根愚鈍,無明深重,難於理解法義。如果證悟不涉及意根證,修行確實非常容易,那麼成佛根本不用三大阿僧祇劫這麼久遠的時間,很快就會走完全程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