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浅定下,让意识和意根处于一种很敏锐的“伺”状态,在这种敏锐的“伺”状态,感觉自己能隐隐的“看”见自己的身体,能敏锐的觉知到周围几十米发生的细微事情。识心处于“伺”状态就是:意识和意根都很专注,被动的感知周围发生的事情,但识心不对发生的事情刻意着意和了别,只是知道这个事情在发生,类似于“冷眼旁观,不动心念”的那种状态。这种状态如法吗?
答:伺的状态当然是定,而且定的不算浅,寻的状态也是定,定得浅,因为心动的多。在伺的状态下,心不动却有知,时间长了对于所知就会有智慧性的认知,就能看破所知的法,知法为空,心就空了,从而到达舍的状态。寻和伺都是有目标的,而且目标专一,才能出现禅定。有的禅定里没有慧,有的禅定里有慧,禅定里有所缘,才有慧,否则就没有慧,是纯粹的定。寻和伺都是清明定,都属于正定,但是在寻的阶段定浅动多,不够静,伺的状态是参禅的后期状态,最容易出生智慧,这时候是以意根为主的思量阶段,意识不动,或动得少而轻微。
问:如果在很安静的环境保持这种“伺”的状态,会慢慢感觉周围的时空像凝固了,身体也像若有若无,识心仿佛游离于身体之外,在静静的“感知”一切。等从这个状态出来后,发现自己的思维力和感知力比平时要强不少,这可能是识心保持专注后带来的效应吧?当处于这种“伺”的状态时间逐步加长时,发现意识意根专注力越来大,觉知力也越来越敏锐,还发现呼吸和心跳越来越缓慢,越来越细长,真担心哪会没了呼吸和心跳,就死了。
答:在伺的状态,意识只保持一个知,没有多余的心念,意根不受干扰,就会起深细专一的思量,慧就容易生起。意根的慧一生起,就能看破所缘境,看空所缘境,就容易证道。如果没有到达伺的状态,意识的思惟活跃,意根的思就会受阻碍,没有真智慧生起。意识所思惟推理分析判断出来的结果,不会落入意根那里,意根不接受,那这个人的意识无论有什么看法,最终仍然是看法归看法,心行归心行,互不交涉,修行仍然不上道。你看那么多人都说自己证果了明心之类的等等,而身心世界却没有一丝毫改变,相反烦恼还会越来越重,慢心反而炽盛起来,那就是意识所分析思惟出一个理,而意根不认,所思所想所做依然故我,还是旧时人旧时的行履,名是圣人名,心是凡夫心。然后又纷纷退转退道,很可怜。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