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的罪業分爲心性上的罪業和行爲上的罪業,心性上的罪業叫作性罪,行爲上的罪業叫作業罪,兩種合一起叫作罪業。如果只有行爲上的罪業,而沒有心性上的罪業,不是故意而造的行爲,就是無心之過,叫作過失。比如過失殺人、過失殺生,主觀上無心,客觀上因緣所成。這樣的過失造業,在世間法上罪責比較輕微,在佛法上的果報也比較輕微。
如果是因爲惡心故意造下的罪業,罪業非常大,果報也非常重。如果只有惡心,心性惡,比如臆想對方如何如何,心裡咒罵對方如何如何,而沒有實際行動,這種情況只有心性上的惡,屬於意業,意業也存種子,這也是罪業,心性也是染污的,貪嗔癡嚴重,後世隨順惡心而去受報。心是萬法的主人,心一動就有業,有業就有業報,如影隨形。
比如殺雞這件事,這是主動殺生行爲,不是無心而殺,因此既有性罪也有業罪,性罪有性罪的果報,業罪有業罪的果報。性罪的業容易消除,只要誠心懺悔自己的貪嗔癡,發願以後不再造,心性真的改變了,性罪就會消除,如果心性不改,性罪還在,以後就要受報。但是還有業罪,業罪如何消除呢?那就要採取實際行動,如果沒有把衆生殺死就作以補償,直到對方滿意爲止。
如果衆生死了,這個實際行動真的不好做了,除非在佛法上有所修証,功德福德比較大,可以了這個罪業。比如通過念經念佛念咒給雞超度,真的把雞超度到善道了,這個也就了了,將來雞反過來還會感謝你,報你恩,哪管超度到人間也行,超度成貓狗也行。還可以把自己所修行的所有功德福德都給雞回向,並且向雞懺悔,雞真實得到益處了,那麽業罪就會消除了。
如果罪業不消除,遮障就非常嚴重,別說成佛了,學佛都不會順利,日常生活都會有問題。罪業比較大一些的人,想要念佛躲到極樂世界去,可是臨終業障現前,都不會信佛了,別說念佛了。爲什麽不少人跟著學法,學著學著就掉隊了?那是業障遮止,修不上去了,不少人都是學著學著,業障現前,觝抗不住了,就退回來,變成躺屍,什麽也不學了。想辦法不斷的消除自己的罪業遮障,道業才能不斷進步,否則業障攔路,就會出現種種變故。導致無法正常學佛修行。懺悔發願可以消除業障,可以對抗業障,業障減輕以後才能繼續前進,否則不進則退。所以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臨終,在臨終前就要解決好後世的去向問題。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