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凡夫到成佛的整個過程,就是求証一切法空的過程,就是不斷破相、破見、破執、心空、空去一切法的過程。心不空,認爲法是真實的,這是無明,有一個法你認爲是真實的,就是無明,這個法就束縛、障礙你,不得解脫自在。即使認爲成佛這個法是真實的,不是空的,同樣是無明。無明都破盡了才成佛,有一個想成佛的心,心還是不空,有妄想,也成不了佛,當然凡夫和三賢位菩薩還是應該有想成佛的心,還是應該希求成佛,這是堅固自己道業的基石,過了三賢位,需要破法我見和法執的時候,才能漸次破除一切妄想。等你心空淨了以後,什麽造作的心都沒有了,無相、無願、無作,這時候才能有真正的大成就。
須菩提在母胎中心就空寂,出生後取名爲空生,跟隨佛陀出家修道以後,心更空了,連有相佛也從心中空去,不著佛相。佛陀在天界講法四十九天,講完之後從天上回到人間,弟子們都去迎接佛陀,唯獨須菩提宴坐在林中,心念法身佛,不著有相佛,知道佛講法的法會也是生滅幻化的,於是就不見佛也不參加法會,寂然禪坐。佛贊歎說:你雖然沒有來迎接我,但你是第一個見我的弟子。這個我是指法身無相真佛,不是有相的報化身佛。萬法皆空,報化身佛也空,一切後天造作出來的有爲法全部是空的,包括佛無量劫度衆生這些偉大的事業都是空的。
八地菩薩之前有爲法造作的多,到八地菩薩心空了,供養三寶、爲衆生、爲佛教做事業的心都空了,只有無心任運而爲一切利生事業的時候,佛才會給授記成佛。如果心不空,以有爲的心造作有爲法,包括以有爲的心供養三寶,以爲這樣有大功德有大福德,心中取法不空,佛就不會給授記成佛。雖然有些菩薩生生世世供養無量諸佛,捨去自身的一切來供養,把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寶都用來供佛,佛也不給授記,何況造作俗世間的有爲法,更得不到授記了。但是通過這些有爲法可以增加福德,福德增加了,智慧才能增長,心才能越來越空,最後才能成爲福慧兩足尊。所以不能說既然是一切法皆空,那就什麽善法也不用修了,不修善法,沒有福德支撐,空的智慧就不會出現,心更不能空盡。
在修福的時候,心也要盡量地空,以無所得的心行來修福,其福更大。比如在度衆生的時候,不要覺得衆生度得越多,自己就越有功德福德,其實是通過度衆生這件事不斷增加福德,然後心空的功德出現,心越來越空,空到一定的程度,修行就成就了。衡量福德的多少,關鍵是看在度衆生的過程中,心空到什麽程度,達到什麽程度的無爲,心空無爲才決定一個菩薩的智慧証量和果位。
所以不要注重外表的相,如果在相上轉,執著於相,就算你一年寫一百本書,一年攝受了幾十萬個衆生,布施了幾個億,這些都是有爲法,在其中有明顯的我執和法執,著在相上心不空,就得不到智慧証量和應有的菩薩果位。只有具足了大福德的時候,才能証悟,証得如來藏以後觀察自己的種種行,包括福行,就會知道這些行都是如何生滅不實的,如何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實際理地,沒有真實的這些有爲法相,這樣心就會越來越空,修行的成就也會越來越大。
破法執的路非常漫長,從初地菩薩開始直到成佛,兩大阿僧袛劫的修行,一直在破法執。在這之前的一大阿僧袛劫在破我執,所以我見斷盡的修行之路也是很長的。意根的無明非常深重,執著性很大,要破意根的執著,首先要破意根的知見,破祂的思想,那就是斷意根的我見。我見斷除之後,我執逐漸破除,再破意根的法我見和法執,一切法爲真實的知見都要一點點地破除,最後無明滅盡,心全部都空了,就成佛了。修行成就的大小,在於無明破到什麽程度,心空到什麽程度,要想心空破相必須要實証如來藏,再觀察一切法的不真實性。
佛給造殺父之惡業的阿闍世王消業,就是用的空之理,讓他明理心空,從而滅除罪業。阿闍世王殺了父親,最後非常悔恨,覺得自己死後必下地獄了,心裡痛苦不堪。他爲什麽這樣痛苦呢?因爲他把他的父親當成真實的了,把他自己當成真實的了,把他殺父這件事當作實有的了,把地獄也當作實有的了,那麽這些所謂的實有法就纏縛了他的心,使他掙脫不開罪惡感,命終也必然會受惡報。於是佛就給阿闍世王講解殺父這件事三輪體空,父親這個人空,自己這個人空,殺父這件事空,無有其人其事。最後阿闍世王對於空就有了信根,殺父罪業性罪滅除,命終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下地獄受報。
同理,証果開悟這些事也是空的,包括度衆生這件事,都不是真實的,把一切法都看空了,心中沒有其人其事,就解脫了。夢中殺了人,醒了以後還以爲自己把人殺了,心還是在睡夢中,沒有醒過來。只要心中有法存在,這個法就會束縛障礙你,只有心中無法了,什麽法也不能成爲阻礙,對自己沒有任何影響。空的力量是極大的,能破除一切無明和業障,能破除一切苦難和生死係縛,只有心空才能解脫,才能成爲空王法王。
4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