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和的觀行:我最近對意根的體會也有一點小收獲,就是感覺意根的”動作“是分層的,祂在五俱意識産生之前主要是疑性,在五俱意識産生之後才表現出明顯的貪、嗔等性。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要到貪、嗔等習氣産生後才能反醒過來,在坐中盡量是在五俱意識産生之初就反醒反觀。但這個反醒放下的過程,一般都要用意識來做一些引導,並不能做到反醒後馬上就放下(這就是意根對五蘊的空性還沒有完全認同),現在苦惱的就是這個。
評:意根最初的疑,是對法的不確定性,所以還不能作出抉擇,一旦内心確定不疑了,就會有一個抉擇,抉擇之後六識出生按照意根的想法去造作。在造作過程中,意識會對法進行觀察,觀察中會發現自己有貪嗔癡,這個自己就是指意根。意根的貪嗔癡要通過六識的造作反映出來,這時獨頭意識是有觀察力或者是反觀力的。一般來說,獨頭意識覺悟不太強的時候,都是在身口意行造作完成之後才觀察到自己的貪嗔癡習氣,這就晚了一步。如果獨頭意識覺悟力強,在要決定造作的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有貪嗔癡,要造作的是貪嗔癡業行,並且決定不造作,這個決定反餽給意根,意根再作自己的抉擇,最後結果怎麽樣就看意根的覺悟了。
如果意根覺悟性不強,習氣重的話,還是會堅持自己的抉擇,不想改變身口意行,讓煩惱繼續現行。但是即使這樣,獨頭意識的反觀仍然是有效果的,給意根埋下了一個種子,熏染了意根,讓意根知道這種行爲是貪嗔癡,是不好的,不應該做的,下次意根再想現行煩惱的時候,心裡就有了遲疑和障礙,煩惱的力度會減輕。意識多次的阻止和勸導,意根的心意就會改變,不再延續煩惱的造作。所以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意識的每一次反觀,都是對意根的熏染,都會埋下消除煩惱的種子,這些種子早晚都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意根累生累世的煩惱堆積如山,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的,有耐心的薰修是必要的,應該經常保持覺悟。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