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菩薩戒來說,只要心想不屬於自己的錢財物、名譽和眷屬等等一切法為自己所有,那就已經犯了盜戒了,比如心想著別人的家親眷屬,那就屬於偷人了。心想偷偷借別人的光,用別人的東西,那就犯戒了。心地清淨的人不但行為不越距,心念也清淨不越距,心裡不惦記著想念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心不想,行為就不會出現,所以修心防心是根本。自己有則用,自己沒有,或者努力,或者息心,千萬別惦記別人的,要有骨氣有氣節,不能做賊,總是靠偷過日子,欲望大,能力又跟不上,只能去盜。人太窮了,甚麼都沒有,只好偷,越窮越偷,越偷越窮,甚麼時候能脫離貧窮?
受戒之後,才能叫犯戒,不受戒者,不叫作犯戒,雖然如此,這些都屬於做人的範疇之內,不管是否學佛,是否受戒,都不應該有盜的心和行,人就應該是正人君子。終日爭名逐利,奔波到頭時,都是一場空,白白造作罪業,不得私利,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