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瑜伽师地论选讲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论著讲解 更新时间: 2020-11-29 13:22:08 阅读: 7071

第一卷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 

原文: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何等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释:什么是与五识身相应的地呢?包括五个方面:就是五识身的自体性;五识所依;五识所缘;五识助伴;五识作业。五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与五识相应的地是欲界地。地就是三界中的九地,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就是欲界一地、色界的初禅天是第二地、二禅天是第三地,三禅天是第四地,四禅天就是第五地,再加无色界的四空天的四地就是九地。

和五识身的相应的地是指什么呢?是指欲界地,只有在欲界的众生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是俱全的。色界的初禅天天人,没有鼻识和舌识,只有眼识、耳识和身识这三个识,再加意识,第七识和第八识。二禅天以上的天人也都没有鼻识和舌识,所以与五识身相应的就是欲界地,不包括色界和无色界。

五识身相应地的内涵包括:五识身的自性;五识身所依;五识身所缘;五识身助伴;五识身作业这五个方面。五识身的自性就是五识身自体性是什么,能做些什么事业,有什么功用,五识身的自性是有了别性,有分别的功能作用,叫做五识自性。五识身所依,是说五识依赖什么法才能出生,五识要依赖于五根,而且是净色根也就是胜义根,五识才能出生。五识身所缘,是指五识攀缘什么法,缘于什么法,五识缘于五尘色法,而且是内色尘。

五识的助伴是指能协助五识运行的法,能帮助五识运行显现,帮助五识起分别了别作用的法叫做助伴,五识的助伴就是五识的心所法:作意、触、受、想、思。五识的作业是指五识能做些什么,能起什么作用,五识的作业就是了别分别性,能了别五尘。以上这五个方面,总名为五识身相应地,那就是欲界地,因为只有欲界里有具足的五尘。五识身是什么呢,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身和欲界地相应。

原文: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释:具体讲眼识,眼识的自性是依靠着眼根来了别色尘。眼识所依止的是眼根,眼识的出生必须先有眼根,这个根是指净色根,就是后脑那个位置的胜义根,阿赖耶识在胜义根变出色尘的影像,叫做内色尘,胜义根触内色尘,眼识才能被阿赖耶识生出来,所以眼根的胜义根,是眼识的俱有依。眼识的等无间依就是指眼识的开导依,是眼识自体种子。

什么叫等无间依呢?等就是同类种子,不是他类种子,无间就是没有间断没有间隔地运行,依就是依靠依赖,同类种子相等无间断地依赖依止着运行。眼识的运行是无数个眼识种子刹那生灭所形成的,就是第一个识种子出生,刹那就在出生的那地方灭去,后边第二个眼识种子又在同一个处所生出来,刹那间在那个地方又灭去了,第三个种子在同一个处所生出来又在同一个地方灭去,这样无数个眼识种子在同一个地方刹那生灭,就形成了眼识,眼识才能有分别性。

前一个眼识种子在前边开导其位,后一个眼识种子才能在那个位置出生,那么前一个眼识种子就作为后一个眼识种子的开导依,也叫做等无间依。所有的眼识种子都叫做开导依或者是等无间依,除非最后一个种子。第一个眼识生出来不能了别色尘,第二个种子生出来,了别一点点,第三个种子生出来,决定了别,这时就知道色了。

眼识的种子依,是说眼识的种子依靠着什么法才能出生,是什么法能出生种子,种子来自于哪里。什么叫种子?种子是产生色法和心法的最基本组成成分。眼识有眼识的种子,耳识有耳识的种子,鼻识有鼻识的种子,每个识都有自体种子。所以眼识一定要有眼识种子,眼识才能产生出来。

眼识所需的一切种子,都来自于阿赖耶识,或者叫做异熟识。阿赖耶识里有识种子,七大种子之一,输送出来,就形成七识,众生才能有了别的功能作用。眼识自性要依靠种子才能有眼识的产生,种子生成眼识,让眼识运行,是要有一个依止处的,就是眼识的所有种子执受所依,那就是阿赖耶识异熟识。种子必需依止于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才能存在、输出和运作,才能形成眼识的自体,就是说阿赖耶识和异熟识是眼识种子的所依。

阿赖耶识的名称是八地菩萨前使用的,里面含有七识的贪嗔痴烦恼或者有贪嗔痴烦恼的习气,八地以前我们叫阿赖耶识。八地以后叫做异熟识,异熟识也有眼识种子,能产生眼识,八地以上的菩萨们一直到佛地都有眼识种子,能够产生眼识,起到见色的功能作用。到佛地就不叫异熟识,叫做无垢识。

异熟识里有变异生死的种子,生死还没有了尽。异熟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造的业,作为业种存在异熟识里,在将来因缘成熟时,才受报。受报的时间是在另外的时间,叫做异时,就是在未来才能受报,或者是晚年或者是来世,业缘才能成熟,果报才能实现。或者是异地而报,我们在娑婆世界造业或者人间造业,来世到地狱受恶的果报,或者到天界受善的果报,或者还是在同类身受报,只是地点发生变化了。异类而报,是造业和受报的色身种类改变了,不是同类众生身。这样含藏异时异地异类而成熟的业种的心体,就叫做异熟识。

原文:如是略说两种所依。谓色。非色。眼是色。余非色。眼。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

释:眼识产生所依赖的对象,一个是色法,一个是非色法。色法就是眼根,眼根指眼睛的胜义根,而不是指眼睛的浮尘根,当然也离不开眼睛的浮尘根。如果浮尘根完好,胜义根损坏了,眼识也不能产生,产生眼识必须要有完好的胜义根。

因为眼识是在后脑那个部位的胜义根产生出来的,胜义根完好时,阿赖耶识才能摄取外色尘,在那个位置变成内色尘。内色尘和眼根的胜义根相触,阿赖耶识才产生眼识。阿赖耶识产生出眼识之处的胜义根,也是由四大种子地水火风所构成,后脑勺那个地方是属于物质色法,物质色法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构成的。这个胜义根是净色根,是清净之色,它是无见有对的,无见,就是肉眼看不到,因为在后脑勺里面,大夫通过开刀手术能够看得见,或者有神通的人能看到,普通人的眼睛看不到。有对是与色尘相对应。

原文: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著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

释:眼识所依的非色法,就是眼识的等无间依自种子,和种子依阿赖耶识异熟识。等无间依就是说一个眼识种子一个眼识种子连续不断地生成灭去,相等无间地运行,后种子要依赖前种子开导其位,形成眼识种子的流注,出生眼识的分别性。一切种子依,是指眼识要依阿赖耶识异熟识来生出其眼识种子。含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无始劫以来,因为七识心乐着五阴三界世间的戏论熏习,以假为真,而造作了业行。

以此为因,阿赖耶识就存储了七识的业种,受了熏染,成为含藏生灭业种的阿赖耶识,成为了能够出生众生业果报的异熟识。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这是指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因为众生乐着戏论,把虚妄法当作真实,在三界世间里游戏,无始劫以来一直搞戏论法,把五阴当成真实的法,把世间当作真实,然后造作身语意业,业种就存入到第八识,依这个戏论为因,就形成了含藏生灭种子的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也就是眼识所依的非色法。

原文: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表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走坐卧。如是等色。

释:眼识所缘,是色,缘于色法,和内色尘相对,与内色尘相接触。这个色尘是有见有对的,色尘与眼识相对,眼识能看得见,能够分别出来。色大略说包括三种,实际上是四种,这里简略的讲三种,一种是显色,一种是形色,一种是表色。其中还有一种是无表色,这里没有讲。显色是什么呢?显是能够显示得出来,能够看得见的,包括青、黄、赤、白的色彩,光、影、明、暗,都属于显色,云、烟、尘、雾也属于色尘,和眼识相对。

空一显色,就是虚空、空无,因为虚空是色边色,这种色边色也和眼识相对,是眼识所了别的对象。虚空不是真实有,但是眼识能看到什么也没有,是空无的,眼识能分别出来对面有没有色尘,有物之处是色,无物之处是空,所以眼识能分别出空无,这个空也就是一种显色。显色就是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以及空等等。

形色,形就是形状的形,这个形状就包括了大小、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和不正这些色法。譬如:一盆花的样貌和枝体的形态,花枝的形状;人体的高矮、胖瘦以及身体的各种姿态;物体的长短、方圆这些形状等等。这些形色就不是眼识所能分别的,眼识只能分别现量境,而形色是要通过分析比较思维才能判断出来的。没有绝对的高矮胖瘦长短,是通过比对而得出的结论。

比如一只铅笔,与一根木棍相比是短的,与一根火柴相比就是长的,没有比较,就不能定义铅笔是长还是短。那么这种能够做比较思维的就是意识心的体性,是意识心来进行分别推理判断的。因此了别形色的是意识心。形色是带质境的内色尘上所显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依带质境而有,属于法尘,因此是意识心所了别的对象。

表色,是集聚起来的色相,由于其生灭相续形成的一种假相,前一个色相生了又灭去,后一个色相在紧接着不同位置生了又灭去,无数个生灭的色相连续不断地集聚起来,就形成了色体的运转和活动。表面看是真实而连续的,实际上是断续而虚妄的。由于色相的因缘转换,所有的色相都不在同一个处所出生,而是在不同的相互连接的处所出生,就形成了色相的连续变化,众生见了就觉得色体是运动活动着的,其实不是。

这些色相连续地生灭运转,有时是没有间断性地运转,有时是间断性地运转,中间有停止的时候。这些色相运转的距离有近有远,色体的活动范围就有大有小。或者这些色相就在同一个处所不停地生灭相续运转,比如众生的坐卧、站立、睡眠,以及愤怒、高兴、忏愧、害羞等等这些面目表情。也包括各种物体在原处的生灭变化活动,如灯光的闪烁、阳光的照耀、植物的生长等等。

总之,表色就是有情众生肢体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取着或者舍弃某些物品曰取舍,弯腰伸展四肢叫做屈伸,行来去止、起居坐卧叫做行走坐卧。无情物上也有表色,容后再讲。这些色都表达了有情显现于外的各种行为造作,他人能见,自己也能知,故称为表色。表色是假色,是依物质色法而显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在带质境的内色尘上所显现出来的法尘,眼识不能分别,是意识所分别的对象。

原文: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

释:下边进一步讲显色、形色和表色。什么叫显色?显色就是光明等所显现出来的差别色。一个是物体本身的明暗度不同,所显现出来的色彩就不同,就有了青黄赤白等色彩的差别相。一个是外面光明的明亮程度不同,就出现了光明和阴影、明和暗等等差别色相。青红赤白由于在不同光明度的照耀下,也会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差别。

由于地球等星体的自转和公转,星球上的各种物体以及虚空被太阳光线照射的范围程度就不同,其明亮度就不同,物体和虚空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亮度,或者非常明亮,或者比较暗淡,或者是漆黑一片。所以光明也是有差别的。黑暗也有差别,有特别漆黑,有微黑等不同暗色,这些差别也是由于投射过来的光线不同的缘故而产生的。暗相有许多差别,光明本身也有许多色彩的差别,物体色彩有差别,我们所见的这些显色都有差别,所以显色就是一种明亮的差别性,是眼识所了别的尘相。

形色,就是长短等积集差别,色体上显现出来它有多长、多短、多方、多圆,这些长短方圆的差别相就叫作形色,属于法处所摄色,是意识心所了别。

表色,是业用为依转动差别。就是由于某种业缘,众生色身为适应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各种运转和活动,这些运动和活动由于各种色相的生灭相续而产生了色相的变化,或者是空间位置的相续变化,这些运动的,能够运转的,依靠着各种业缘所产生的各种差别色相就叫表色。比如手、手指头、胳膊、腿、头、眼睛的运转性、变化性就叫作表色。

原文:如是一切显色形色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

释:如是一切显色、形色、表色,是眼识所行的眼识境界,也是意识所行的意识境界。我们在分别色尘的时候,是眼识和意识两个识心同时来分别,眼识不能单独分别色法,意识也不能单独分别色法,必须是二者和合共同分别色法。眼识分别粗略的显色,意识分别细微的法处所摄色,就是形色、表色和无表色。两个识必须相依共存,眼识不能单独运行,不能单独分别色尘,必须依靠着意识心。意识心依靠着眼识才能分别色尘上所显现的法尘。意识心不能单独分别色尘上显示的法尘,必须依靠着眼识才能完成分别。

意识能够单独分别的,不是色尘上的法尘,不是五尘上的法尘,分别的是独影境。祂能单独分别梦、定中的法尘,不依赖五尘而有的法尘,包括散乱心所缘的法尘。这时的意识心叫做散位独头意识、梦中独头意识和定中独头意识,所了别的法尘与五尘上显现的法尘有所不同。眼识要想分别色尘,一定有意识,共同的来分别、运转,眼识不能单独的自己来分别色尘,不能单独的看一本书,不能单独的看阳光、看黑暗、看虚空,不能单独运作。眼识要运作,一定有意识来配合,二者和合运作来完成见色的功能作用。

原文: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

释:显色分为三种,好的显色、不好的显色、不好不坏的显色。还有具有与显色不同性质的,依显色而存在的类似于色的法处所摄色,如形色、表色、无表色,这些色也分为好、恶和不好不恶。眼识所对应的色尘也分好、坏和不好不坏三种,好、坏、不好不坏的色尘是以意识心为主所分别出来,所能感受到的。眼识也能分别和感受到显色的好坏和不好不坏,比如说太阳光突然照射过来,非常刺眼,眼识马上就感知到,并且会迅速地躲避,这是眼识分别的。具体到光线有多么刺眼,多么明亮,多么幽暗,多么柔和,那就是意识心通过比较和想象或者是现量所分别和感受的。

意识会知道色尘好和不好,眼识也知道,眼识分别的比较粗劣,比较浅显,比较直接,只分别现量境。意识得通过思唯分析比对想象来进行了别,有比量和非量,有时候也是现量了别。了别光色,外面的色尘到底是好还是不好,通过比较、通过思唯来得出的结论,那是意识心所做的事,眼识当下就知道,马上就躲避,或者马上就接受,并且会多看一会,生起贪心所。

原文:彼助伴者。谓彼具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法。

释:下面讲眼识的助伴,什么叫助伴呢?就是与眼识同时生起,助于和伴随眼识运行的心所法,帮助眼识生起和产生分别功能作用的心所法,叫作助伴。这些助伴是什么呢?就是五遍行心所法,眼识有自己的心所法,叫做作意、触、受、想、思。眼识只要现起运行,就要用这些心所法,依赖这些心所法,才能够运行。比如说作意,眼识得把识心注意力引到色尘境界上来,特别注意这个色尘,专注于这个色尘,这个叫作意。作意了以后,眼识一定会和这色尘相接触,眼识要触色尘。色尘是在后脑部位生起的内色尘,不是外界实质的物质色尘,眼识只能触内色尘。

触了以后,眼识本身会生起各种感受,苦、乐、不苦不乐三受。比如触了太阳光,眼识马上觉得刺眼,就会躲避开,或者遮住眼睛或者闭上眼睛,这就是苦受。受了以后,会产生想心所,眼识的想心所就是了别、取善恶相或者不善不恶相。眼识知道这是光色,而且是刺眼的太阳光色,它就了别了这个色尘相。然后生起思心所,思是决定和造作,决定是什么?决定是要躲开这强烈的太阳光,行为造作就是会马上闭眼或者马上躲避遮挡。如果是喜欢的色尘,眼识的五遍行心所法,会连续不断地出生运作,直到了别完成,对于色尘很清楚很满足为止。所以眼识心生起来时,必须依靠着这些个心所法来运作,就是作意、触、受、想、思。

眼识的心所法,除了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之外,还有其它与眼识相应的心所法,比如五别境,善十一,贪嗔痴烦恼以及随烦恼等等这些心所法。

原文:又彼诸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

释:这些心所法,同一所缘,都同样缘于一种色尘相,缘于同样的色尘而运转。比如眼识要缘太阳光,五遍行心所都缘于太阳光,作意于太阳光、触于太阳光、于太阳光生受生想,缘于太阳光起思心所,生起业行。眼识要缘桌椅板凳,五遍行心所都

会缘于桌椅板凳,不会各缘各的色相。同一所缘,缘同一色相,非一行相。虽然五心所法所缘一色,但是各有各的运行行相,互不相同,比如作意是一种运行行相,触是一种运行行相,受是一种运行行相,想是一种运行行相,思是一种运行行相。它们运行的行相不一样,但是所缘的都是同样的一种色尘。俱有相应一一而转,五心所法共同聚在一起,一一运行,互相照应。所以眼识的心所法,所缘的色尘肯定是同样的,它们的运行行相却是不同的,这样心所法共同和合运转,眼识才能产生一连串的分别的功能作用。

原文: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

释: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这一切的心所法都从眼识的识种子而生,从自种子生。自种子就是眼识的种子,都是从眼识的种子而产生这些心所法,随着眼识而生,随着眼识而有。当阿赖耶识输出眼识种子,产生出眼识的时候,五遍行心所法也就随着出生了。作意心所首先现行运作,在种子位对于色尘就警觉起来了,之后就会触色尘,再以后就有受、想、思的心所一个接着一个地运行起来,都是对于眼前的同一个色尘来运作,就是对后脑部分的内色尘的运作。

眼识的运作,对于色尘的了别,一定要依靠着这些心所法才能运作。那我们就能知道,阿赖耶识的运作是依靠着什么来运行的,祂也是依靠着第八识的五遍行心所法:作意、触、受、想、思,这样阿赖耶识才能运作,就会产生一切法,变现一切法出来。其它几个识都是这样依靠着心所法来运行,来了别。

原文: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

释:那么眼识的五遍行心所法的作业是什么,都能作些什么事业呢?眼识的心所法其业用有六种,能作六种事业。第一种,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眼识心所法只能了别与自己相对应的境界,就是色尘境界,不能去了别声音,不能了别香尘,不能了别触尘,只能了别色尘,而且只能分别胜义根处的内色尘。这是对没有修到六根互通的众生而言,已经修出六根互用互通的众生除外。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唯了别自相,意思是说,作意有作意的业用,只起警心的作用,只起引心向境的作用,不能去触,不能生受和想,不能去思造作业行,总之就是各个心所不能超越自身的界限。第三种唯了别现在,就是说眼识是现量,能了别当前现量境界,不了别过去了的色尘,也不了别将来的还没有出现的色尘。五遍行心所只缘当下色境,唯了别现在,现在当下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眼识不用作分析,不用作推理判断,不用去比量比较,也不会生起想象思维。

第四种,唯一刹那了别,因为识种是刹那生灭的,在同一位置,一个识种生了,又灭去,就了别了这一刹那,回到阿赖耶识里。下一个识种生了又灭去,了别了第二刹那的色尘,又回到阿赖耶识里,后来的识种子依序都是如此,刹那了别,了别当下的刹那,所有的刹那了别都连续起来,形成了连续不断的眼识的分别识别性,众生就会觉得自己是一直在见色,觉得这个功能非常真实可靠,这就是我和我所拥有的功能作用,属于我所有,于是就执著这个见色的功能作用,不能舍弃,这样就会生死不断,苦恼不断,所以众生实为愚痴可悯。

原文: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释:这其中随意识转又分为二种,一是随善染转,二是随发业转。随意识转,就是随着意识一起了别色尘境界,生起各种心行,眼识不能单独了别和起心行。眼识依止于意识,随于善染业缘而流转,随着善缘,就作善分别,造善业。祂有善心所,就有相对的不善心所。随着恶缘染缘,就作染污的不善的分别,也能作不善不恶的无记性分别,因为祂有善恶无记三性。眼识有喜欢看的色,有不喜欢看的色,有时也表现为对于色尘没有喜厌的舍性。对于喜欢的色,会生起贪心所,造作贪业,对于不喜欢的色,会生起厌恶,造作恶业,也会造作不善不恶的业行。

当太阳光太明亮刺眼时,眼识不喜欢看,就会躲避开。对于柔和的色彩比较喜欢,就会多看几眼,有时就随缘看也行,不看也行,所以眼识有心行,有善恶心行,还有不善不恶的心行。随善染转,就是随着善业和恶业的种子缘来运转,善缘种子现前,就做善分别,心行就清静;恶缘种子现前,就做恶分别,心行就染污。

再一个眼识随发业转,什么叫做发业呢?就是说眼识的缘已经具足现起来了,由意根作意于色尘,思量决定要了别于色尘,那么阿赖耶识了知意根的心行,依据业种业缘就变现出色尘和色尘上的法尘出来,眼识现起的九缘具足了,于是阿赖耶识就会出生眼识,眼识就会依意根的指令,作意于色尘,触色尘,领纳领受色尘,就了别了色尘,继而生起思心所,决定取舍。这样眼识不断地作意,不断地触,不断地受,不断地了别,直到确定了色尘无误、看够为止。当眼识具足了业缘,眼识就必须去触色,继而眼识的行阴就产生出来了。贪嗔痴业种现前时,眼识一定要去作意于色,触于色,不断地觉受和了别于色,生起各种心行,以满足自己的贪嗔痴心行。

外面的很多色尘,本来不看也可以,不知道也可以,因为业障的关系,意根没有被降伏,攀缘就不断。眼识本身的攀缘作意也就会不断现起,不断地对各种有用和无用的色尘生起作意和触,行阴就会不断地运行不灭。眼识见色以后,意识心再生出各种心行,生出那些善恶无记的心行,导致意识思维分别不断,心就不得寂止,这一切都会作为业种又存入阿赖耶识里,将来生死业缘就不断。

眼识的产生就这样随业而转,业种现起,业缘现起,眼识就必须产生。所以有时候,明明这个东西不应该去看,可是因为业缘的原故,就是要想看,明知道不该看,还是要去看的,这叫随发业转。眼识现起的业缘成熟,九个条件都具足时,眼识必然会生起,五遍行心所就开始运行,眼识就了别了色尘。有时我们一睁眼,不管喜欢不喜欢见色,眼前的一切色都会看到,不管远近,尽收眼底。

第六种,眼识能取爱非爱果。取就是执取,爱就是喜欢,果就是色尘,就是识别的对象。贪求和厌离弃舍,这两个对立的方面都是取的意思,误以为色尘为实有的,才会作取舍分别。喜欢的色尘就贪取、多看,有时还看不够,不知止足。不喜欢的色尘,就想躲避、舍弃、马上离开,不想再生起作意趣向于这个色尘了,于是思心所决定不再看了。取和舍都划归于取,隔离、躲避或者主动的想要,这都叫执取。这样就执取了喜爱和不喜爱的色尘,喜欢的色尘,眼识了别的时间长一些,心所不断重复轮流现起;不喜欢的色尘就想躲避,这叫取着爱非爱果,所以眼识心所法有这六种性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