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和 2021-11-03第2篇
我最近对意根的体会也有一点小收获,就是感觉意根的”动作“是分层的,祂在五俱意识产生之前主要是疑性,在五俱意识产生之后才表现出明显的贪、嗔等性。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要到贪、嗔等习气产生后才能反醒过来,在坐中尽量是在五俱意识产生之初就反醒反观。但这个反醒放下的过程,一般都要用意识来做一些引导,并不能做到反醒后马上就放下(这就是意根对五蕴的空性还没有完全认同),现在苦恼的就是这个。
0 +1
净和 2021-09-28第1篇
说一段开车的观行经历,今天早上开车上班,双车道我在左侧紧跟前车行驶,这时右侧有车加快行驶,然后右侧车道没车了。这时眼睛不自觉的向右观察(这其实是意根觉察到右侧车道变空,指挥眼睛进一步详细观察),观察之后立刻取了一个“右车道空”的法尘(感觉是在大脑里),接着立即有一股“力量”在心口窩出现(这个力量是指挥手脚做动作变换车道,这个应该意根的思心所?)如果观察到了这个力量,手脚就不会有动作,这个力量似乎是被六识的反观力截断了,如果不反观它,它就会让手脚做动作(这其实就是意根的思心所指挥身识的现象)。 这整个过程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取到“右车道空”这个法尘后,有的人是立即变道,有的人可以是不变道,这个区别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区别就是由每个人的“知见”不同产生的,这个“知见”很有意思。
观无我:意根觉得有必要就变,没有这个意愿,或觉得不安全就不变,这个取决意根的经验和决定,意识只是按意根的意愿去收集分析信息,再交给意根去决定。知见其实应该包括意根与意识,两个识共同作用。先有意根作意才有意识生起,所以用意识去找意根不容易,多在定中练习深细观察。
净和:对,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把这种经验表述成了“知见”这个词。我就觉得这个知见有意思,观察它.....无形无象,根本观察不到,(知道靠第六识来描述它,才勉强算能让它现点相。)但它又在我们每一个身口行背后起着作用。意根为什么向“a"作意而不向”b"作意?就是由这个知见决定的(个人理解)。
观无我:这就是意根的心所法相互配合来判断决定。无始劫来留在意根中的经验。意根的慧,一般人想象不到。大多数人都习惯使用现世意识的慧,在定中就会障碍意根的慧发挥。 净和:决定的依据是什么?就是依据这个知见。您说的判断是指思心所吧,但这个知见的影响应该是作意的同时就起作用了。
观无我:我在观行中发现意识干扰意根很明显,有五遍行也有五别境,心所一般都是相互配合作用的。所以我在入定以后,尽量不去注意生起的境界相,那个很容易分散意根的关注点。有效观行比入定要难很多,花的时间也很多,慢慢摸索吧。
净和:我觉得观行中,就是要让微弱的意识一点点引导意根的变化。
0 +1
生如法师
由净和的观行来看意根的作用
他们这些探索都很好,方向也对,常作此观察,定慧都能增强。观察到了心口窝的这股力量,本来想要有所动作的手脚就没有了停止了,如果不去观察这股力量,手脚就会顺着这股力量动作起来。这是为什么? 因为心口窝离心脏很近,意根调动身根的时候,就是在大脑神经中枢这个位置,意根心一动,神经中枢就会通过所有神经向全身发布命令,心脏就负责供血。如果意根有情绪,或者情绪比较严重,心脏输送血液就会受影响,需要大量供血,这样导致面色出现变异,如果供血不足,就会出现休克等等现象。
当感觉到心脏有异常的时候,一般都是意根出现某种情绪了,或者是意根有什么特别的念头了,需要消耗更多的血液,心脏或者是心口窝就会有反应。心脏功能不强的人,要严格控制意根的情绪,是谁来控制?是理智的冷静的意识来控制,所以意识的作用还是很大的,通常都比意根理智得多。在凡夫阶段意根的情绪化比意识要严重得多,像个小孩子一样,需要意识哄着、安抚着和调控着。当意根断除烦恼以后,情绪化越来越低,智慧越来越高,就越来越有理智。
大多数人都知道用意识观行,那么意根能不能观行?当意识非常微弱的情况下,意识就不能观行了,这时候还有没有观行?能不能再观行?佛陀在四禅定里证道成佛,诸大菩萨和阿罗汉辟支佛在四禅定里成就一切神通道力。而二禅以上五识就灭了,意识非常微弱,无法思惟,四禅定里意识就更加微弱了,那么在四禅定里是如何证道和发起神通道力的呢? 真开悟真证果的时候,是意根依靠意识证道,还是意识依靠意根证道?两个识是谁先证道,还是同时证道?当然如果是解悟,不管大乘还是小乘,都是意识的作用,是意识分析思惟推理猜测整理归纳出来的,意根不太知道这些结果,也不同意这样的结果,所以意根不断疑,心性不能转变,身口意行也不能转变。
四念处观行开始的时候,都是用意识起观,定力出现的时候,就会稍微涉及到一点意根。现在应该训练自己,让意识的观行作用越来越弱,逐渐让意根来代替。这个功夫要如何做,自己考虑考虑。
如何调伏意根减轻烦恼
1 +1
生如法师
意根最初的疑,是对法的不确定性,所以还不能作出抉择,一旦内心确定不疑了,就会有一个抉择,抉择之后六识出生按照意根的想法取造作。在造作过程中,意识会对法进行观察,观察中慧发现自己有贪嗔痴,这个自己就是指意根。意根的贪嗔痴要通过六识的造作反映出来,这时独头意识有观察力或者是反观力。一般来说,独头意识觉悟不太强的时候,都是在身口意行造作完成之后才观察到自己的贪嗔痴习气,这就晚了一步,如果独头意识觉悟力强,在要决定造作的的时候,就意根发现自己有贪嗔痴,要造作的是贪嗔痴业行,并且决定不造作,这个决定反应给意根,意根再作自己的抉择,最后结果怎么样就看意根的觉悟了。
如果意根觉悟性不强,习气重的话,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抉择,不想改变身口意行,让烦恼继续现行。但是即使这样,独头意识的反观仍然是有效果的,给意根埋下了一个种子,让意根知道这种行为是贪嗔痴,是不好的,不应该做的,下次意根再想现行烦恼的时候,心里就有了迟疑和障碍,烦恼的力度会减轻。意识多次的阻止和劝导,意根的心意就会改变,不再延续烦恼的造作。所以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意识的每一次反观,都会埋下消除烦恼的种子,这些种子早晚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意根累生累世的烦恼堆积如山,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有耐心的熏修是必要的,应该经常保持觉悟。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