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俱捨論第二十三卷(四加行)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論著講解 更新時間: 2023-09-26 20:42:25 閲讀: 0

第一節  暖善根和頂善根

原文:頌曰。彼居法念住。總觀四所緣。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論曰。彼觀行者。居緣總襍。法念住中。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修此觀已。生何善根。

釋:有頌曰:正處於修習四念住中法念住的行者,應該從總體上來觀行身受心法四個所緣境,來觀行身受心法的苦空無常無我的行相。有論說:觀行四念住的行者,所觸對的緣有總有襍,在觀行法念住時,要從總體上來觀行所緣的身受心法四個所緣境界,修習苦諦的四種行相:苦空無常無我。這樣修習了法念住的觀行之後,能生出什麽善根呢?

這裡的意思是說,在修習法念住階段,從總體上觀行身受心法所緣境,就會生出四善根,名爲四加行,在見道之前才開始修四加行,在修習法念住之前四善根還不能出現,因爲機緣還不到,善根不成熟的緣故。

原文:頌曰:從此生暖法。具觀四聖諦。修十六行相。次生頂亦然。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後四。次忍唯法念。下中品同頂。上唯觀欲苦。一行一刹那。世第一亦然。皆慧五除得。

釋:有偈頌說:修習四念住的苦空無常無我之後,會生出暖法,有暖法善根能具足觀行四聖諦,修習十六種行相:苦諦四行相、集諦四行相、滅諦四行相、道諦四行相。繼續修習法念住之後也是這樣再生出頂法,也具足觀行四聖諦,修習十六種行相。暖法和頂法兩個善根,都是最初修習法念住,從總體上觀行身、受、心、法四個所緣境,後又修習四聖諦修習出來的。

再之後的忍法善根,只修習法念住就能生出來。忍法的下品和中品善根與頂法善根觀行的所緣是一樣的,忍法的上品善根,只觀行欲界的苦,五行隂中的每一行每一刹那都要觀行其苦諦。世間第一法這個善根也是這樣,都是只修習法念住的時候出生的,下品和中品觀行的所緣與頂法也是一樣的,上品只觀欲界苦。四種善根都是以慧爲體,是智慧的體性,除了第五種得法得道者的善根。

十六種行相就是修習四聖諦之後出現的行相,其中苦聖諦要觀察四念住的苦、空、無常、無我性,具這四種行相;集聖諦要觀察集諦的因、集、起、緣四行相;滅聖諦要觀察滅諦的滅、靜、妙、離四行相;道聖諦要觀察道諦的道、如、行、出四行相。暖法和頂法善根的修習中,都要修十六種行相,其中的觀行智慧是逐漸深細的,禪定也是逐漸深入的,定慧的層次是逐漸深入的,直到修到第四善根世間第一法圓滿以後,定慧具足,才能見道。

原文:論曰。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漸次成熟。乃至上上品。從此念住後。有順決擇分。初善根生。名爲暖法。此法如暖。立暖法名。是能燒惑薪。聖道火前相。如火前相故。名爲暖。

釋:有論說:總緣一切衆生的共相修習法念住,其智慧能夠漸次地成熟,直至達到上上品。修習完法念住之後,就會生出順決擇分,順從於四聖諦理,有最初的善根出生,這種善根叫作暖法。這種智慧如溫暖相,心被四聖諦所熏,趣向於四聖諦,所以取名爲暖法。暖法譬如能夠燒壞煩惱惑的薪材,是聖道火出現之前的相貌,就像火燃燒之前的狀態一樣,叫作暖。

把見道比喻爲火相現前,材薪燃燒義,在火出現之前,最初要發生溫度的變化,溫度升高,暖度出現,這時候相當於暖法善根。隨著溫度不斷地升高,熱量達到一定程度,材薪燃燒,火就出現了。這中間次第經過頂法善根、忍法善根和世間第一法善根,之後就能見道了。暖法的出現,說明行者通過修習四念住和四聖諦,心已經發生了變化,能夠隨順於四聖諦理生起了順決擇分,不再抗拒和違背四聖諦理,也相當於初步接受了四聖諦理,並且受熏了。

原文:此暖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觀苦聖諦。修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觀集聖諦。修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觀滅聖諦。修四行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觀道聖諦。修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此相差別。如後當辯。

釋:這個暖法善根所經歷的修習階段比較長的緣故,就是所處的分位長的緣故,在暖法善根現前階段,能具足觀察四聖諦的全部真實境界,以及能夠具足修行十六行相。意思就是說,只觀察了苦諦,還不能出現暖法善根,只觀察了苦諦和集諦也是不能出現暖善根,再觀察滅諦還是不能出現暖法善根,只有把四聖諦全部作以觀察之後,才能出現暖法善根。

觀察五蘊的苦聖諦,修行四種行相:無常、苦、空、無我;觀察五蘊的集聖諦,修行四種行相:苦集起的因、苦是如何招集起來的、苦集是如何出生的、苦是以什麽爲緣而出生的;觀察滅聖諦,修行四種行相:苦是如何息滅的、苦滅了以後是寂靜的、寂靜是最微妙的境界、寂靜以後就離苦;觀察道聖諦,修行四種行相:觀察滅苦所修的道、所修之道契合真實之理、身口意行契合四聖諦理趣向涅槃、出離三界永遠得解脫。這裡所涉及到的所有修習内容都有差別,這些差別相以後再辯論。

原文: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爲頂法。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爲頂法。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山頂故。說名爲頂。此亦如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釋:當這種暖法善根由下品至中品,再由中品至上品,漸漸增長到圓滿的時候,就有另外的善根生發出來,叫作頂法善根。當頂法善根越來越殊勝的時候,就更換成別的名字。在這不斷增長的善根中,頂法是最超勝的,就像人的頭頂一樣,就取名爲頂法。取名爲頂法,也是因爲頂法處於進退兩者之間,前是進,後是退,頂法猶如山頂,所以就名爲頂法。在頂法善根階段也如暖法一樣,能具足觀察四聖諦,以及能具足修行十六行相。

原文:如是暖頂二種善根。初安足時。唯法念住。以何義故。名初安足。謂隨何善根。以十六行相。最初遊踐四聖諦跡。後增進時。具四念住。諸先所得。後不現前。於彼不生欽重心故。

釋:這樣的暖法和頂法兩個善根,在最初出生的時候,只有在修習法念住的時候才會出現。因爲什麽緣故說是初安足呢?這意思是說伴隨著什麽樣的善根,以十六種行相最開始進入四聖諦的觀行。在暖、頂法善根增進之後,就具足了四念住的修習。在這之前所修得的法,以後就不再現前了,因爲對於先前修的那些法,心裡不會生起特別看重的心思,因爲那些法都比較粗淺,已經越過去不用修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