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俱捨論第二十三卷(四加行)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論著講解 更新時間: 2022-10-12 21:51:57 閲讀: 0

第二節  忍善根和世第一善根

原文:此頂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爲忍法。於四諦理。能忍可中。此最勝故。又此位忍。無退墮故。名爲忍法。此忍善根。安足增進。皆法念住。與前有別。然此忍法。有下中上。下中二品。與頂法同。謂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釋:當頂法善根由下品至中品,再由中品至上品,漸漸增長到成熟圓滿時,就會有其它善根生出來,名爲忍法。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理能忍可的善根中,此忍法是最勝的緣故,所以就叫作忍法。又因爲此忍位不再退墮回去的緣故,名爲忍法。在四聖諦理的修習過程中,能容忍、安忍、忍可、認可四聖諦理的,屬忍法善根最勝品,在此忍位,心對四聖諦理沒有退墮,所以名爲忍法。

此忍法善根最初出生和逐漸增進,都是在修法念住的時候出現的,修前邊三個念住,還不能出生忍法善根,忍法善根不是襍修出來的,這就與前邊的暖和頂善根有所區別了。此忍法善根也分爲下中上三品,下、中二品與頂法相同,都具足觀察四聖諦理,以及能具足修習十六行相。

由上文可知,忍法善根不會退回去不認四聖諦理,暖法和頂法善根有可能會退回去,就是說已經出生的順決擇分可能會失去,内心裡不再有順決擇分,不再隨順四聖諦理,不接受苦集滅道之理。智慧有所退墮,其中原因有很多,任何因緣都可能致使智慧退墮,業障大的也有可能不再信佛學佛。但等業障關過去以後,也許還會重新燃起學佛修行的勇氣和信心,也有可能再次修出暖法和頂法善根,但修到忍法善根的時候是不會退回去了。

因爲四種善根都屬於修慧,是修行所獲得的智慧,所以聞慧和思慧是能夠退墮的,是不堅固的,修慧的前部分也是能夠退墮的,是不堅固的。到修慧的後期,智慧才堅固,不會退墮了,那麽一旦見道實証以後,就更不會退墮了。見道以後,禪定有可能會退,但見道的智慧永遠不退,果位就不會退。修到三果的時候,初禪定也許會退,不能永遠保持下去,但是三果的解脫智慧和功德永遠不會退,果位就不退。在見道之前,禪定也許不退,但智慧有可能退,只要智慧退,善根就退了,不管禪定如何。

原文:上品有異。唯觀欲苦。與世第一。相鄰接故。由此義準。暖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義已成立。無簡別故。謂瑜伽師於色無色。對治道等。一一聖諦。行相所緣。漸減漸略。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聖諦境。齊此以前。名中忍位。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刹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

釋:忍法善根的上品與頂法有差別,上品只觀察欲界的苦,與世間第一法緊緊相鄰,由這個義理就能確定,在出現暖頂忍等善根時,都能具足緣三界的苦等四聖諦,這個義理在心中已經建立起來,就不用再加以揀別了。於是瑜伽行者對於色界和無色界修道的四聖諦對治方法,每個聖諦的行相所緣就逐漸地減少和簡略,乃至於最後只有兩個念的作意,來思惟欲界的苦聖諦境界。

在這以前名爲中忍位,從中忍位開始無間斷地生起更殊勝的善根,每一行每一刹那都稱作上品忍。在忍法最初生起的時候,善根是不相續的,修到上品忍時,善根就無間斷了,這時候就出生了世間第一法。

原文:如上品忍。緣欲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刹那。此有漏故。名爲世間。是最勝故。名爲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爲。世第一法。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

釋:世第一法和上品忍一樣,都緣於欲界的苦聖諦,修完十六種行相中的每一個行相,只要一刹那的時間就完成了,但因爲這個善根是有漏的,所以就名爲世間,因爲是在世間中最殊勝的,就名爲第一。這個有漏法是世間中最殊勝的,因此就說爲是世間第一法。此世第一法有大的利用,是離開凡夫同類的因,能引生聖道,所以名爲最勝。

世第一法雖然還是屬於世間裡的法,但卻是世間法裡最殊勝的,再以後就是出世間法的証聖預流果了,出世間就是走向解脫,漸離三界,漸趣涅槃。所以四加行是見道前的沖刺階段,也是準備階段。

原文:如是暖等。四種善根。念住性故。皆慧爲體。若並助伴。皆五蘊性。然除彼得。勿諸聖者。暖等善根。重現前故。此中暖法。初安足時。緣三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修未來四。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一。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

釋:如是暖頂忍世間第一四種善根,因爲都有念住的緣故,因此都以智慧爲體,具有智慧性。四善根如果和助伴合一起,都屬於五蘊性,是識蘊所具有的善根和智慧。但除去得法得道者,其餘還不屬於諸聖賢者,因爲暖等四善根又重新現前,處於加行位的緣故,四善根之後的見道者才屬於聖者。其中的暖法最初出現的時候,是緣著苦集滅三聖諦法,念住在現在的身受心法,修未來世的身受心法,隨著四聖諦每一諦中的每一個行相,修未來世的身受心法;又緣著滅諦一法,念住在現在的身受心法,修未來世的法念住,隨著四聖諦中任何一個現在的行相,修未來世的身受心法。

原文:由此種性。先未曾得。要同分者。方能修故。後增進時緣三諦。隨一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由此種性。先已曾得。不同分者。亦能修故。

釋:因爲此聲聞種姓的人,先前並沒有得過暖法,要具有同樣善根者才能修習暖法。在後時善根增進時緣於苦集滅三諦,隨著現前的一念住,修習未來的四念住,隨著四聖諦現前的每一行相,修習未來的十六行相。緣於滅諦法,在現前念住修習未來的四念住,隨著滅諦的每一行相,修習未來的十六行相。由於此種姓先前已經得到暖法的緣故,處於不同分位的人,也能修習。

原文:頂初安足。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後增進時。緣三諦。隨一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

釋:頂法善根剛剛生起的時候,是緣於四聖諦法,念住現前的法修習未來的四念住,隨著四聖諦現前的每一行相,修習未來的十六行相。在後來增進時,緣於苦集滅三諦法,隨著現前的一念住,修習未來的四念住,隨著現前的每一行相,修習未來的十六行相。緣於滅諦,在現前的念住中,修習未來的四念住,隨著滅諦現前的每一行相,修習未來的十六行相。

原文:忍初安足。及後增進。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然於增進。略所緣時。隨略彼所緣。不修彼行相。世第一法。緣欲苦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無異分故。似見道故。

釋:忍法最初生起的時候,以及後來增進的時候,緣於四聖諦法,在現前的念住中,修習未來的四念住,隨著四聖諦現前的每一行相,修習未來的十六行相。但是忍法增進以後,略過一些所緣法的時候,隨著所略過的所緣法,就不再修此法的行相。世第一法緣於欲界的苦聖諦,在現前的念住中,修習未來的四念住,隨著苦諦現前的每一行相,修習未來的四行相。因爲再也沒有其它分位的緣故,在此位就與見道位比較相似,但畢竟還不是見道。

原文:論曰。此暖頂忍。世第一法。四殊勝善根。名順決擇分。依何義建立順決擇分名。決謂決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及能分別。四諦相故。分謂分段。此言意顯。所順唯是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得決擇分名。此四爲緣。引決擇分。順益彼故。得順彼名故。此名爲順決擇分。如是四種。皆修所成。非聞思所成。唯等引地故。

釋:有論說:此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殊勝善根,名爲順決擇分。這是依何義理建立的順決擇分名字?決就是決斷的意思;擇是揀擇分別的意思。決斷揀擇諸聖道法,因爲諸聖道能斷除疑惘,以及能分別四聖諦的相貌的緣故。分是分段的意思,言語已經顯示出了意趣。所順的只是見道的一分,抉擇之分位,所以立爲抉擇分名字。

以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爲緣,引發抉擇分,順從增益聖道的緣故,就得了順從抉擇分之名,所以才叫作順決擇分。如是四種善根都是修所成慧,不是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唯獨是等引地所攝。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