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到末世,眾生福越薄,善根越淺,以至於在佛法修證上,逐漸是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而修行能真正證果者,更是鳳毛麟角 。列子說:“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法太雜亂了,由於不能深入,就不見頭緒和章法。修行往往是知的越多,證的越少,因為沒有禪定,就無法實證,而廣聞多學不需要禪定就可以知解很多佛法,但實證就免談了。現代人沒法修禪定,如果再不多眾生講一些正理,就會到處廣聞多學,學一些不如理的理論,指導實證的理都不對,那就更無法實證了。
我們最應該去參學的是古代那些修行者,要探究他們都是如何修道的,如何用功的,是不是都學一大堆理論,然後口若懸河的處處辯論,或者口若懸河的到處說教,當起了人師。自未有修證,焉能教他人修證,為何願為人師?其中有沒有彰顯自我那個心?我們看古聖先賢們即使得道了,也都很謙遜和低調繼續自修,不會輕易佔據山頭,或接師父遞給的傳法之棒,因為無我故,又有自知之明,有多賢聖人弘法,眾生足以得度,自己道不堅固,何必非要強出頭?而現代人正相反,不管什麼道不道的,能出頭就好。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