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文:若黠慧者無明覆。愛緣系得此識身。如是内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六觸所觸故。智者生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何等爲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愚夫黠慧彼於我所。修諸梵行者。有何差別。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惟願演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釋:如果聰明有智慧之人被無明覆障,貪愛因緣係縛了這個六識身,這樣的話,内有六識身,外有五隂名色,二者和合觸之後,就有了六入觸處,因爲在此六處有觸,聰明智慧的人就生起了苦樂受,六入處觸的因緣生起了種種的受覺。什麽是六觸入處?就是眼觸入處、耳觸入處、鼻觸入處、舌觸入處、身觸入處、意觸入處。愚癡的凡夫和聰明智慧的人在六入觸處都有苦樂等種種受,他們都在我這裡修梵行,他們之間有什麽差別?比丘們對佛說:世尊您是法的根源,是法的眼目,是法的所依,希望世尊您來開演此意,比丘們聽聞之後,應當信受奉行。
原文: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爲汝說。諸比丘。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系。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複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此愚癡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身壞命終。還複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釋: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仔細的聽,細心思惟,我現在就爲你們解說。諸比丘,愚癡無聞的凡夫因爲無明所遮障覆蓋的原因,就有以貪愛的因緣係縛著自己,生出這個六識身。他們由於不斷無明煩惱,貪愛的因緣就不能斷盡,身壞命終的時候,還會再繼續投生受六識身,既然愚癡無聞的凡夫還會受六識身,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爲什麽這樣呢?因爲愚癡無聞的凡夫本來就不修行清淨的梵行,趣向於正盡苦,到達究竟的苦惱的邊緣,因此身壞命終還會再次受身,還會再受身的緣故,身壞命終就不能得到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解脫。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