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文:爾時。須深知衆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複記說。自知作証。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衆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証。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入正受。而複記說。自知作証。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去。我今問世尊。雲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複說言。自知作証。
釋:這時須深見比丘們離去了,就這樣思惟,這些尊者們,所說與解脫不同,前後不一致,說自己沒有得到禪定正受,就記說自己已經能夠証明自己得解脫沒有後世了。思惟了以後就到佛所住之處,低頭頂禮佛足,退到旁邊一面對佛說:世尊,剛才有衆多比丘在我面前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我就問那些尊者們,是否已經離開貪欲惡的不善法,乃至能以身作証,不生起諸煩惱漏,心善得解脫了?他們回答我說不是這樣的。我就問他們說,你們所說的與解脫的情況不同,前後不一致,說不用有四禪八定的正受就記別說自己能夠自作証,不受後有了。他們回答我說得慧解脫的阿羅漢不用有四禪八定,說完以後就走了。我現在請問您世尊,爲什麽他們所說的與實際解脫的現象不同,前後不一致,卻又說能自作証呢?
原文: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爲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釋:佛告訴須深,他們是先知道法住,後才証知了涅槃。諸善男子們都是獨自在一個寂靜之處,專門精進的思惟,住於不放逸的修行中,離開了我見,所以才不起一切煩惱漏,心善得解脫了。須深對佛說,我至今還不知道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那些善男子們獨自在一個寂靜之處,專門精進思惟,住於不放逸的修行中,離於我見,從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告訴須深,我不問你知不知道,你自己且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那些善男子們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須深對佛說:惟願世尊爲我說法,讓我了知法住智,見到法住智。
先知法住,是知什麽法呢?是知十二因緣法,並且能住於十二因緣法中,心不他想,後知涅槃,是指知如何解脫,並且能証得涅槃。心善解脫的人,必須有初禪定,斷我見証得初果之後,在此定中才能以此斷除貪嗔癡煩惱結縛,成爲三果人和四果阿羅漢,從而心解脫,証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