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識有定心所,如果五識沒有定,眼識著多種境,耳識著多種境,鼻識著多種境,舌識著多種境,身識著多種境,意識一定也跟著著多種境,這樣心豈不大亂?五識如果沒有定,意識也不能定,意識必然隨著五識處處了別,這樣就容易心亂如麻。
現見五識可以各自定於一處二處不散亂,了別細微,說明五識可以有定,與定相應。如果六識沒有定,說明意根是不定的,因爲五識六識著境是由意根主導攀緣的結果,意根不想見境,六識就不能見境。所以說,如果意根沒有定,與定不相應的話,修行就永遠不能有禪定了,四禪八定也無法修出來,世人只能生活在欲界人間,天上就沒有衆生存在了。
五識有了別慧,能對五塵生起判別和確認,能對五塵有明確的了別和判別,因此五識有慧心所,五識慧強時,也是由五識的定心所引發出來的,由定生慧,就是此理;同理,意根的慧,大部分也是由定所引發出來的,尤其是斷除煩惱,轉識成智以後的智慧,更是意根的定心所引發出來的。既然能確認五塵究竟是什麽,說明五識有勝解心所,能夠明了和勝解五塵法的相貌。
五識對於五塵境界能趣境和避境的性質,說明五識有欲心所。比如,眼識遇到柔和的色彩,能主動趣向,遇到強烈刺眼的太陽光就自然躲避,這是眼識的欲心所。耳識遇到刺耳的聲音極力躲避,而遇到柔和的輕音樂,心向往之。鼻識遇到刺鼻的氣味有躲避之心,遇到溫馨的香氣就要趣境並生起貪愛。舌識遇到美味就會主動尋覔而趣境,遇到刺激味要極力躲避。身識遇到輕觸和妙觸趣境並會生起貪愛,對於違逆強烈痛苦的觸,就要緊急避開。以上說明五識有微弱的欲心所,比意識的欲心所微弱得多,表現不明顯,不容易觀察出來。
五識對於曾習境,也一定的念性,因此念性,就能有欲心所,並能生起貪愛,不欲離境,粘著境界不放。
五識具足五別境心所法,只是微弱,一般都表現爲五俱意識的五別境,但是細分,還是能分辨出來的。從總體上來說,五識的現行和運作還是由意根控制和決定的,這樣五識的欲心所就顯得更加的微弱和模糊了,被意根的操控裡所掩蓋住了,很難發現。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