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
釋:意根第四個名字叫作智識,能夠分別一切善惡是非等等染污和清淨的法,能夠分清一切法的差別相。起信論裡說意根是智識,是絕對正確的,一個作主識代表著衆生的根本,決定著衆生的一切,如果五隂身的作主識沒有如此的智慧,那麽五隂就沒有智慧,世間就沒有有智慧的人了。如果說意根慧劣,那是不完全正確的說法,在具體分別過於具體微細的法塵的時候,意根確實不如意識,所以才用得到意識,一旦意根有能力分別細微的法塵的時候,意識和五識就沒有用了,意根自己直接就代替了六識的功能作用,捨識用根,也就沒有那麽多麻煩事,沒有那麽多遮障了,大神通就顯現出來了。
原文:五名相續識。謂恒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
釋:意根的第五個名字叫作相續識,意根之所以叫作相續識,是因爲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永遠相續不斷的運行著,阿賴耶識就會隨著意根不斷地産生一切法,運作一切法,五隂世間就會相續不斷地出現,此世滅,後世生,生生不已。這樣一切善惡、染污、清淨法都會隨著意根不斷地呈現出來,善惡業就不斷絕,善惡果報就不會失壞,並且意根能夠成熟現在和未來的苦樂等果報,不違背因果軌則。意根生生世世無始劫以來所經歷的事,在有因緣的情況下就會忽然的憶念出來,還沒有經歷的事情也會虛妄地加以分別。
馬鳴菩薩說意根能夠任持善惡業,不讓業種丟失和毁壞,並且能夠成熟業果報。這個含義是非常深的,意義也非常重大。六識造作的身口意行,一是作爲種子存入阿賴耶識中,由阿賴耶識執持含藏;二是由意根任持,帶到未來世。什麽是任持呢?任持就是擔負、背負的意思,對業行負責任的意思。
爲什麽業行要有意根來背負和負責任呢?因爲意根是作主識,是五隂身的主宰,是一切業行的主宰和始作俑者,六識只是起著助手配合的作用,不是主宰。而阿賴耶識更不是業行的主宰,不作主造業,所以造業之後,一切業行都由意根負責任,背負業果。六識想背負業行也背負不了,一是不作主,二是命終滅壞,無法把業種帶到後世。既然一切法都是意根作主造作出來的,業行的善惡就體現了意根的善惡,意根的善惡心所法全部具足,與業行業種相應,並且把善惡心所法都延續到後世。所以修行就是修意根,熏染意根,改變意根。
意根還能成熟善惡苦樂業報,與因果相應。有人會問:業報不是由阿賴耶識成熟的嗎?阿賴耶識只是能現行成熟的業種,實現業報,卻不會成熟業報和業種,當業緣具足業種成熟時,阿賴耶識才能把成熟的業種現行出來,業報才會出現。成熟業種和業報不是阿賴耶識的事,而是意根的事。意根有業隨身,當外緣現前的時候,業報就會出現。
起信論這裡說意根有憶念作用,這個說法是極其正確的,因爲意根也是心,而且是極其重要的心,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切法意根都經歷過,既然經歷過,當然就會憶念起來,並且會促使意識依此憶念回憶過往。因此說意根有念心所,會憶念惦念一切法。一切法只有主人才會惦念著、憶念著,想要處理的時候,才會召喚助手去具體處理,助手不常出現,必須是主人需要的時候才能出現,主人不需要就不會現前。
意根的五個名字的内涵法義很深奥,信息量很大,顛覆了極多人對意根舊有的不合理的認知,也顛覆了古今各唯識論師的認知。畢竟意根之法義屬於唯識種智範疇,沒有唯識証量的人是無法現量觀察意根的,誤會是難免的。歷史上被世尊認証和資料記載的初地菩薩,第一個是龍樹菩薩,其次是無著菩薩,再其次是馬鳴菩薩,據說阿難也入了初地,只是沒有傳唯識的法,禪宗當中入初地卻沒有傳唯識法的祖師可能還有其人,只是初入地時,唯識種智不深,對唯識的觀察力不強,所以還不能傳唯識法。
除此之外,其他人傳唯識法的,沒有資料証明有初地菩薩的証量,所以所著的唯識論著都有瑕疵和紕漏,法義不是完全正確的,只能作以參考,不能全部信受。唯識論著中,馬鳴菩薩著作的大乘起信論的証量是非常高的,能如實觀察到意根的心所法,其譯者實叉難陀菩薩証量也很高,翻譯精確如理如實,這是一部值得信賴的唯識論著。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