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器是指載物的容器,這個物可以是物質,也可以是智慧、思想和觀念。佛法上說的器是指後者,也就是道器,是對於佛法之道的容納程度。很多人由於無始劫來福德不足,導致累積的經驗不足,接受不了自己認知以外的法,於是就說這些人根器不好,不適合修學深一些的法。
那麽非器真的就是非器,不能改造成器嗎?法無定法,沒有一種法是永遠不變的,因緣時節一到,什麽法都會改變。有些非器暗藏著大器,只要巧妙去除遮障,把因緣聚攏,非器就會變大器。石頭還能變成黃金呢,何況非器之人,心量和心性怎麽會固定不變?
說實話,衆生本來都是非器,無始劫心甘情願沉淪生死苦海之中,根本不想覺悟,什麽法也接受不了,是諸佛菩薩在暗暗地爲衆生種法種,又促使因緣早熟,使得衆生漸漸成了器,能夠容納佛法。衆生最初都執五蘊爲我,堅固不可松動,對於小乘非我之法來說,一切衆生都是非器,但是能因爲衆生是非器就不講小乘斷我見之理嗎?當然不能,佛陀用了十二年時間把衆生打造成了器,無數衆生証得了四果大阿羅漢,其中就包括非器的外道衆。所以器與非器也在於打磨者的智慧和打磨功夫,若不懂打磨之法者,往往會把器打磨成非器,把器毁掉。
佛法上有一種說法,說是爲非器者講深法,會導致對方信受不了,而生誹謗之言行。這個說法最初是佛陀所講,佛陀擔心衆生謗法造惡業,會受長劫地獄苦報。佛是慈悲衆生的,但佛也是有大智慧的,所以佛這個說法不是死教條,是因人因時靈活運用的。
大智慧的文殊菩薩就非常會靈活運用,祂曾經爲五百比丘小乘根器者講般若大法,而這五百比丘因不信此大法,命終皆墮地獄。有人就問文殊菩薩說,您明明知道是這個結果,爲什麽還要爲這五百比丘講般若大法呢?文殊菩薩回答說,因爲我知道他們入到地獄中以後,會反思到自己墮落地獄的原因,是因爲不信般若大法,由此就知道了般若大法原來這麽有威力,心裡肅然起敬,真心懺悔,就從地獄中出來了。從地獄出來之後,先升天,後回人中,遇見般若大法,然後就有機緣修學般若,智慧增進很快,不久就証得大乘菩提,縮短修行時劫,提前成佛。
不愧是等覺菩薩,用大智慧把非器硬生生地打造成了大器。文殊菩薩就是一位打磨非器的能工巧匠,智慧非凡,法眼照破無量劫的因緣,先毁非器,熔斷之後直接造就成大器,相當於把不可用的非器之物進行拆分,再重新組裝成可用之器。五百比丘遇到文殊菩薩是何其有幸,這個大因緣若非大福德者如何能遇得到?若遇無智阿師,閉口不提大乘般若,五百比丘的命運就不會有如此大的轉機。最後總結說,器與非器,法無定法,若遇善緣,非器也器。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