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月實童真複白佛言。世尊。將死之時。云何識捨於身。云何識遷於身。云何識知。今捨此身。佛告月實。眾生隨業獲報。識流相續。持身不絕。期畢報終。識棄捨身。隨業遷受。譬如水乳和煎。以火熱力。乳水及膩。各各分散。如是月實。眾生命盡。以業力散。形骸與識。及諸入界。各各分散。識為所依。以取法界。及法界念。並善惡業。遷受他報。
釋:月實童真對佛說,世尊,眾生在臨死之時,阿賴耶識是如何捨棄色身的,阿賴耶識是如何離開色身的,阿賴耶識是如何知道現在應該捨棄色身的?
阿賴耶識根據什麼知道現在應該捨離色身的,一定是了知了業種,依據業種而決定離身。阿賴耶識依業種變現和執持色身,業種上顯示到某時刻不應該再輸送四大種子維持色身的存在,阿賴耶識就知道哪一分鐘色身應該消失,應該收回四大不再輸出,到那時刻,色身就四大分解,六塵無法正常變現,六識就不能再正常了別六塵,六識慢慢消失,意根與如來藏離身。
佛告訴月實,眾生是隨著他的善惡業受果報的。阿賴耶識在色身上的種子流注相續不斷,才能繼續維持色身的存在和運行不斷。到了壽命終了,阿賴耶識才決定捨棄色身,隨著眾生的善惡業而遷流到下一世色身上。
譬如水乳和合在一起,用火加熱,牛嬭就會漂上來,水在下面,水乳各自分散。眾生的生命也是這樣,因為業緣之故,眾生命盡時,五陰散壞,色身和識心分開,六根和六塵都分開了。
阿賴耶識是眾生生命的所依,祂捨離原有的色身以後,五陰的種子又回到阿賴耶識裡,四大種子、識種子都回到阿賴耶識裡。因緣具足時,阿賴耶識隨著意根的念力,以及善惡業種,遷到下一世的五陰身上,又輸出種子,形成下一世的五陰身,六根六識六塵又都出現。
這裡的識流,一是指阿賴耶識本身的識種子刹那刹那流注出來,使得阿賴耶識不斷不滅的一直在運作著;二是指阿賴耶識流注七識的識種子,讓七識不斷的運行,以保證五陰身的生命活動。阿賴耶識一直在不斷的執持我們的色身,讓色身的生命活動相續不絕,這一期的生命結束了,一期的果報也就結束了,阿賴耶識就捨棄這個色身。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