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王的運行行相體現在識種子的流注和運行上,心所的運行行相體現在善心所法、惡心所法,還有不善不惡的心所法上,以及五遍行心所法和五別境心所法上,這些心所法不是從識種子帶過來的,和識種子不是一體的,各有各的運行行相。但是它們能完美地融合到一起,配合的天衣無縫。
心王的心所法中,五遍行心所法和五別境心所法的運行,與識種子的運行和流注不好區分,雖然如此,二者也不是一體的,各有各的運行行相。因爲心所法是要不斷變動的,不僅能夠增加和減少,還能變得更完善,它的運行和識種子的運行,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這個區別非常不好區分與觀察,即使觀察出來,語言也不好表達。
比如說五別境心所法中的定心所,心王能夠定下來,出現禪定,這個定還能增加,也能減少和消失,定心所是不斷變化的。這些變化肯定不是識種子帶過來的,是從另外一個處所來的,比如從業種帶過來,隨著業種出現的。如果心所法與業種混在一起,心所法前後世就有一定的連接性,比如前世修過禪定的人,今世稍微修禪定,定心所就容易出現。心所法雖然和業種有關係,但是心所法沒有單獨的種子,和前世的身口意行的種子是綑在一起的。
再比如說勝解心所、念心所、欲心所,每個心所法都會産生變異,心所法不是固定的,能夠增加,也能減少,還能産生變異,這個不是從識種子那兒一起出來的,也是和業種有關係,但是又沒有單獨的業種,這裡的内容非常深。
比如五別境那個慧心所,肯定是隨著環境的熏習要不斷增加或不斷減少,是不斷在變異的。可是心王的識種子卻不是變異的,識種的本身永遠是那樣的清淨,只不過種子流注的是集中的還是分散的,有這個區別。
識種子流出來就形成了心王本體,心王本體是清淨的,因爲識種子是清淨的。識種子沒有染污性,也沒有善與惡性,但與心所法和合在一起,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後,就有善與惡、不善不惡的心行出現。所以八識心王的心行和心所法的心行其實就是一個,心所法就是心王的心行,八識心王運行起來,是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尤其是以五遍行心所法的形式運行。
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第一章裡講,五遍行心所法是心王的助伴,心王只要運行,必須以五遍行心所法爲助伴,沒有五遍行心所法,心王就不能運行,這是《瑜伽師地論》論第一卷所說。比如識種子要出生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出生的方位,要確定它出生在何處,例如出生在眼見花的花色上,意根確定了這個處所後,識種子就奔勝義根那個花的色塵處出生出來;或者奔向某個聲音的處所,在勝義根聲塵出現的處所出生,或者在其它意根要了別的處所出生。所以識種子出生之前有個作意,作意就是有出生的方向,出生的位置,在識種子沒有出生之前作意心所法就開始運行。心所法和心王運行的行相就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行相應該是完全一致的,表面上體現的都是心所的運行行相,也隱藏著心王識種子流注的運行行相,二者雖然是一致的,卻各有各的運行行相。
還有五遍行心所法最後一個思心所,思心所的最後功能作用就是造作,思心所造作完了,就等於心王造作完了,造作完了識心就滅去或者轉移處所,那麽心所法也就消失了。從這個原理上說,心王和心所的運行行相是一致的,它們的運行是扭在一起的,行相是體現在心所法運行的行相上,隱藏著識種子的流注的運行行相,它們是不可分開的。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