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五遍行是起心動念等最基礎的層面,五別境卻是關乎成就道業的智慧層面的,是這樣嗎?
答:不完全是。五別境心所法欲、勝解、念、定、慧,不僅是成就出世間法的關鍵,也是成就世間法的關鍵。
比如欲心所,衆生只要有所求,不管是出世間法的事,還是世間法的事,都是一種欲望,是六七識的欲心所。其中起來也快,滅去也快,容易受環境影響熏染的,是意識的欲望;而深層次的欲望,控制不住的、把握不了的、根深蒂固的,一定是意根的欲望。
比如說,想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欲望,有意識心的,也有意根的,意根的欲望叫作深切信願;如果沒有意根的深切信願,說明只有意識想往生,那就沒有用,根本不能往生。想成佛,想參禪,有意識心的欲望,也有意根的欲望,如果沒有意根的欲望,六識根本就精進不起來,參禪、學法、成佛這些事情都不能成就。
想升官發財、想成就某種事業,有意識的欲望,也有意根的欲望。如果意根沒有欲,有不想作的事情,意識無論怎樣欲,怎樣想作,都沒有用,因爲意識不能作主的緣故。
再比如說勝解心所法,有意識的勝解,也有意根的勝解。通常情況下,意根因爲了別六塵境界的智慧不足,很難勝解六塵境界,必須借助於六識來了別六塵的具體情況,六識了別以後再把情況滙報給意根,如果意根對於六識滙報的作出情況不能勝解的話,那就不能快速作出抉擇,不能作出正確如理的抉擇,那麽六識就要常常做錯事。如果意根勝解了六識的滙報情況,就能作出正確、如理、適時、快速而準確的抉擇。如果意根勝解不了的事情,就不能作正確的抉擇,也不能隨順意識作抉擇,因爲理解不了勝解不了。
在觀行斷我見和參禪時,如果意根不能勝解五隂無我之理,不能勝解般若之理,不能勝解如來藏之法,那就不能斷我見,也不能明心見性,也不能斷除煩惱,解脫生死,也不能出離三界,更不能轉識成智而成就佛道。
再比如念心所,每個人的心都會念著某些法,有念世俗法,也有念著佛法的。這裡就有意識的念,和意根的念。意識的念有受境界影響産生出來的,更有受意根指使牽引而産生出來的。意識的念生滅變異非常迅速,也很膚淺;意根的念往往深沉而長久,可以念念不停留,念念不改變,比如想念某個人,念著某件事和某種法,就可能比較頑固一些。
再比如定心所,可以定在佛法上,參禪、念佛、打坐,也可以定在世俗法上,搞科研,攻關某種項目等等。這裡的定有意識的定,也有意根的定。意識有定,能夠細心思惟和觀行、仔細分析研究和推理,但是意識的定也是意根定的結果,是意根督導調控的結果。如果意根不能定於佛法上,不能定於科研和攻關上,意識就無法專心於佛法和科研,就不會出成果。
慧,既有意識的慧,也有意根的慧;既可以在佛法上有智慧,也可以在世俗法上有智慧。
所以說五別境心所法,六七識都有,是成就世出世間一切法的關鍵,是非常重要的心所法。六七識如果沒有五別境心所法,很多法都無法現起,不但不能成就道業,世俗法也不能成就。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