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當知此中。若於現見諸蘊諦智。若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境。比度諦智。即是能生法智類智種子依處。
釋:在這些法的觀察當中,如果對於現前存在的五蘊能夠如實觀察,現量見証四聖諦真實理,就會出生法智,是法智種子的所依之處。如果在除了現前所存在的法之外的所餘的不是現前所存在的五蘊法,進行比度觀察出生了見証智慧,就是類智,是類智種子的所依處。
這裡講了証法的兩種方式,一是對當前存在的五蘊的如實觀察,二是對非當前存在的五蘊的比度觀察,兩種觀察都能獲得諦智。非當前存在的五蘊是指什麽呢?這是指當下此刻之前和之後的五蘊,如果今天的五蘊是現前的,那麽昨天以前的五蘊和明天以後的五蘊就是非當下的五蘊,與當下的五蘊有個分界,時間點不同,但五蘊的性質和特征是相同的,是同類,有共同性,有可比性。
如果今年的五蘊是當下的五蘊,去年以前的五蘊和明年以後的五蘊就是非當下的五蘊;如果今世的五蘊是現前的五蘊,前世和後世的五蘊就是非現前可見的五蘊。以此類推,三大阿僧祇劫的五蘊都與當前的五蘊有相同的屬性,或者說從無始劫以前直至無始劫以後的五蘊都有共同的屬性和性質、特征,都是同類,都有可比性。
正比度能出生法智和類智,在對現前存在的五蘊正確如實觀察的基礎上,再比度觀察非現前存在的其餘五蘊,就能出生法智和類智,獲得見道的無生智。分界是指過去和未來不同時期的法與當下的法的界限和分割。法與法有了界限,觀察法的方式就不同,獲得智慧的種類也不同。能現見的法是現量觀察,不能現見的法就比度觀察,觀察正確如實了,就會獲得諦智和無生忍。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