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19年02月12日    星期二     第4示 總第1254示

觀無量壽經第一觀

觀無量壽經第一觀(下文有配圖一)  原文:(佛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衆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衆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衆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於西方。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爲日想,名曰初觀。

釋:佛陀爲了心力贏劣的人命終往生極樂世界,教導衆生一種方便方法,就是首先面向西方觀想日落、水觀和地觀,三觀成就以後,保証命終往生極樂世界。總共有十六觀,每一觀裡都有佛力的加持,如果單獨靠衆生自己觀想成就,恐怕很難,因爲佛說衆生心想贏劣,觀想力弱。爲什麽衆生的心想贏劣觀想力弱呢?因爲衆生無量劫以來,業種深重,世俗法的攀緣太多,心思太散亂,無法集中全部精力在一件事上,因此不容易成就一件事,只能依賴佛力的加持來完成觀想。

佛說,我現在教導韋提希夫人以及未來世的一切衆生,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的加持緣故,現世就能見到極樂世界清淨的國土,就像手拿一面明亮的鏡子看見自己的容貌一樣,能現前眼見極樂世界的勝妙莊嚴之事。於是就心生歡喜,由於内心歡喜,當時就証得無生法忍,知一切法依自心而幻化,都是無生,都不真實存在,忍於此事,就得無生法忍。

佛對韋提希夫人說:你現在還是凡夫,心力很弱,沒有觀想能力,沒有天眼通,觀不到太遠的距離,更觀不到極樂世界,諸佛如來卻有一些善巧方便,能讓你觀見極樂世界。

韋提希夫人對佛陀說:世尊,像我現在這樣,因爲佛力加持的緣故,能夠見到極樂世界佛國土;如果世尊您滅度以後,後世那些衆生心性污濁不善,又被生老病死苦所逼迫,他們怎麽能夠現前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佛告訴韋提希夫人說:你和這些衆生應當專一其心的把心系在一處,想於西方。如何想呢?凡是願意觀想的這些衆生,都不是生來就是眼盲的人,有眼能見色的這些人,都能看見太陽要落西山的景觀。你們應當生起正念,只念一處,面朝西方而耑坐,仔仔細細的一心觀察太陽要落下來的地方,讓心非常堅忍的住在這個景象中,專門觀想這個景象不移動。這時應該能可見太陽馬上就要落下去了,其形狀就像懸在半空中的大鼓一樣圓圓的。看完落日以後,閉眼開眼都能很清晰的看見落日的模樣。時時能見,不再失去,就成就三昧。這就是日想觀,就是十六觀中的初觀。

原文佛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爲了方便觀想,在太陽下山時,用手機錄像,錄像更生動清晰,更有助於觀行記憶。落日不要白色的,經中說是橙紅色的,紅中稍微帶黃的那種。落日的真實相是什麽樣的,要親眼所見,越真實越好。西方的落日,一般是五六點鍾時候的,不要想象的,不要P出來的。選定一種自己比較喜歡的,存在手機裡,長期觀看,長期觀想。不要觀好幾種,一定要專一,不要襍,否則禪定不會出現。也不要加其它圖案和背景,有圖案和背景會分散注意力,不容易得定,圖像越單調越好。我們不是要訢賞景觀,有個訢賞的心,就是散亂心和貪愛心,那樣就不能有禪定了。

選好落日景象,然後天天觀看,看完之後獨頭意識再想象回憶。回憶的比較堅固了,時時能回憶得出來,再訓練自己閉眼眼前要看見落日景象;閉眼能時時出現落日之後,最後再睜眼閉眼,眼前都是落日,這個景象不會消失不見了,日觀三昧成就了。

第三觀成就時,佛陀保証衆生命終往生極樂世界,在這期間禪定永不失,這種修法非常殊勝。三昧成就時,重罪變輕,輕罪消失。所以所有禪定三昧成就時都能消業,尤其是修淨土有佛力加持的更能消業,還能保持三昧境界不失。等到第七觀成就時,三惡道業全部消滅,立時開悟,見十方諸佛在面前立。

這是改變和降伏意根的方法,意根一旦降伏下來,再修任何一種禪定,很快就能成就,各種三昧一修就容易成就。日想觀成就之後,再觀水,水觀也能很快成就;之後是地觀,地觀成就,就保証去極樂世界了。

選定一種落日景象,長期觀看,然後回憶。能時刻回憶出來,不會丟掉了,再閉眼時刻在眼前,能時刻閉眼顯現出來以後,再練習睜眼看到,如果睜眼閉眼時刻都能見到落日景象,不會丟失散壞,第一觀就成就。第一觀成就以後,第二觀就容易觀成功,乃至於第三觀也容易觀成功。往生極樂世界就有保証了。第一觀成就以後,修其它任何觀行,都容易成就,念佛三昧,明心見性都不難了。有比較大罪業的,這樣觀行,佛已經保証能滅罪,而且還能往生極樂世界,還能明心見性。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持戒懺悔罪業才能修好禪定

下一篇 下一篇

襍阿含經第一卷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