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定与参禅证道(第二部)
第四章 戒定慧三学
一、定慧齐修不走偏路
要想学佛修行更快一些,就要弄清楚修行的理路,分清修定方法与参禅观行方法的区别,然后再找好目前修行的侧重点,免得耽误时间。比如说如果要降伏前五识和意识,让六识清净下来,不去了别和感受五尘境界,这是修定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修定,定力提升之后还是要用五识意识去观察尘境,参究尘境,认清尘境和五蕴世间的生灭变异性和所含藏着的真实相,以获得证悟的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才能解脱生死苦,修行才能如愿。
再比如说有些人修行一心想着不要境界和泯除境界,这是单纯的修定的方法。但是当定力具足以后,需要实证佛法的时候,就要在五蕴境界上观行才能断我见和明心,获得智慧是离不开境界的。修行应该要先修定,然后再修慧,观行佛法参究佛法,只有定慧等持地修行才能证得佛法。如果没有定力就硬去观行,所观皆不成就,其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个解,但解的话,犹如隔靴搔痒,远水不解近渴,因为解的东西不属于自己所得,意根没有破除无明,就不得实证的智慧,所以解就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修出禅定之后要如理如法的观行,小乘观行五蕴十八界苦空无常无我,大乘在小乘观行的基础之上,参究是谁见色闻声,是谁参禅参究,是谁拖死尸。观行参禅必然要在尘境上进行观察关注,注意力不分散到不需要的法上去,就是在定中观行参禅。
修行不能像外道一样一味地修定,一味的对周遭的一切法不见不闻,不觉不知,这样不能开智慧。修行不仅心要定,还要有知,有智慧的知,有一个法不知就是愚痴,成佛就无望。外道一味地修定,心虽然清净,遇到一切境界都不动心,甚至能八万大劫入定,一事不知,痴痴呆呆,可是出定以后如果恶业现前,就会直趣地狱,释迦佛的老师就是这样。即使全世界的人合在一起,都赶不上这样一个外道的心静,可是没有解脱的智慧,最终还是在六道里轮回。如果不能明了五阴无我,不明了世间真相,就不能获得解脱的智慧,免不了继续在生死轮回之中挣扎。所以学佛修行要定慧兼顾,戒定慧齐修,才能不走偏路,直趣涅槃城。
二、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功用
漏是指贪嗔痴烦恼和种种无明,烦恼和无明漏掉的是善法、善愿、善心和善根,心善能脱离轮回苦,心善能成就佛道,把善法漏掉了,恶不善法就盛行,生死轮回苦就不能断绝,因此就要通过修行去除无明烦恼,让心地达到无漏,善法增胜,苦灭轮回息。
实现心地的无漏主要有三条渠道,那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通过持戒使心无漏,通过修定使心无漏,通过修慧使心无漏。持戒为何能使心无漏?因为能持戒,心就不会违越戒律,不再作恶,不再造作贪嗔痴有漏烦恼业,习惯了善法以后,自然就不再想造作恶业了,烦恼就得到了降伏,善法得到增长,四正勤就修出来了。长期持戒,心得到有效的收摄,不再处处攀缘,禅定就出现了。
禅定为何能使心无漏?因为心在定中无所作为,不攀缘不散乱,不造作贪嗔痴染污业,就把烦恼降伏下来了,出定之后由于惯性作用,定力也能保持在一定程度,不喜攀缘,心安而不妄造作,仍然能够降伏烦恼漏。如果未到地定具足,就能断除欲界五品烦恼,成为初果向,现世就有因缘条件证入初果。
外道们的四禅八定定力更强,不但能降伏欲界九品烦恼惑,也能降伏色界九品烦恼惑,乃至于能够降伏无色界九品烦恼惑,这种降伏不等于断除和断尽,因为还缺少五蕴无我的智慧,如果遇到四圣谛理,依甚深的禅定力,敛念稍一思惟就能证道,烦恼立时就断尽,身心脱落,无我相无四相。当证得四果阿罗汉时,须发就会自然脱落,袈裟自然著身,这代表烦恼断尽,自然就是出家人。
在三果以前因为还有烦恼残留,就不能须发自落,袈裟著身,也就不能自然成为出家人。所以如果是在家身的人想不用通过受比丘戒和比丘尼戒,就要成为出家人的话,就要断尽烦恼,须发自落,袈裟著身,不用人剃度,在家身只要有一丝烦恼就是在家人,如果非要说自己是出家人那就是强行盗取出家僧宝身份,混淆僧俗,属于极重罪。
智慧为何能使心无漏?证得无我的四圣谛理和大乘真理的智慧能破除无明,心中无我就不会再为我而造作烦恼业行,不为我就无私,无私就是善,善能破烦恼,心就无漏,有我就漏掉善法,有我即有罪,有我即有烦恼。这个无漏慧是以戒和定为基础的真慧,没有戒定的慧就是乾慧,没有实用价值。戒定慧三者统一在一起,共同断尽一切烦恼,善法永不再漏却,当善法圆满具足之后,就成佛了。
三、观行与禅定的关系
禅定是止是定,观行是观是慧,二者合起来叫作止观,也叫作定慧。禅定和智慧观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证得任意一个法,必须定慧等持,止观双运,缺一不可。在佛法修证过程中,禅定是先行方便方法,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否则就是乱观和盲观,没有主线,也不会一心深入地观,只停留在法的表面情思意解,不能观行出实质之法,得不出如实的结论,多数是意解,不是如实观察和现量证出来的。
世尊在最初教导弟子证小乘果的时候,都是一边教导理论,一边教导禅定,让弟子们定慧等持,不偏不倚,弟子们则一边禅定一边思惟观行,这样做功夫非常得力,烦恼得到有效的降伏,思惟也慎密,不久之后就证得了小乘果。其中世尊教导的修定与观行同步的法有四念处经和坐禅三昧经,以及禅法秘要经等等。只有通过禅定降伏烦恼和杂念之后,观行才能走上正轨,才能做得到如理如实的观行,心地才能转变,才能具足三十七道品,从而证果。如果不修禅定,没有禅定的功德,三十七道品和八正道都不能满足,烦恼仍然很重,心地仍然不清净,身心世界都不能转变,则证道的因缘不具足,不能证道。
外道们遇见佛陀为什么证果那么快,瞬间就能证得四果?原因就是外道们都有禅定的证量,烦恼都得到降伏了,心地也清净了,出离心也很强,只差正确的法义了,佛陀一讲法就会入心,顿时心开意解得法眼净,立时就解脱了,就这么快。所以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不修禅定,抱着侥幸的心理,想不费力气就得到一个果,在佛教界里真的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得便宜处往往会失便宜。大乘菩萨们证法也需要相当的禅定,所修出来的禅定,也都是此世和前世从修小乘的时候打下的禅定基础,大小乘在禅定方面没有多大的区别,基础禅定的修行都是相同的。
禅定是降伏烦恼的前行方便,降伏烦恼类似于压伏烦恼,不是断尽烦恼,初禅定加上断我见的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甚至是断尽烦恼。先要降伏压伏烦恼,不起恶而生善才能断我见,再深修定,有了初禅才能断除烦恼,成为心解脱的三果人,断除烦恼以后的三四果人才可以叫作圣人。佛教里从来都是定慧等持的证果,定慧等持的断烦恼,定慧等持的得解脱。如果烦恼太重,杂念太多的时候,没法修禅定,观行更是杂乱无章,但是可以先思考世间苦,心能平稳下来时,再修定,然后观行,观行之时定力也会不断地增长,定力增长了,观行会更深入,因此说禅定与智慧是相辅相成的。
四、禅定增强以后应该着手参究观行
问:打坐时念头越来越少,意识越来越清明,这样内守悠闲有什么用呢?这时候,如果思考法义是不是就容易意识解悟,将来就无法证悟?坐到内守悠闲以后我应该如何用功?
答:在禅定达到养生内守悠闲的时候,心念能够专一了,就要思惟佛法,包括四圣谛理和大乘的般若,如果大小乘的理已经明了了,就要观行五蕴断我见,这时候就不要用意识的思惟了,要用意根思量,把有关五蕴无我的疑情悬挂在意根心中,时时处处让意根思量,这就是参究佛法的功夫。
禅定的功德受用有很多,比如能增长智慧,降伏烦恼,心得清净,增加福德,减轻业障等等,在禅定中观行参究能够断我见和明心见性,这对于凡夫位的大多数众生来说,是在一段时间内的最终和最高的功德受用,但还有其他的功德受用,比如说内心祥和,身心舒适安泰,改变体质,色身健康长寿,善心增加,恶心减少,所作的善业和不善不恶业增加,恶业减少,后世就会趣向于善道。
初入禅定中,很多人都没有思惟力,不会思惟佛法,心就处于没有念头的空定中,名为内守悠闲的定,没有思惟当然就不能悟道。但是出了禅定以后,会有一个惯性,定的状态会延续,那么身心也仍然是比不修定的时候要舒适和愉悦,其心会比平时要深沉,浮躁性会降低,思考力会加深,由于身心愉悦饱满,其心就和善、祥和、安宁、无烦无恼,待人接物就会宽厚仁慈,遇到事情思惟的深透,处理事情柔和、中道、不偏激,容易看透人事物理,这样自然就会增长福德,增长智慧,这个功德受用没有禅定的人是没法比拟的。
在禅定中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思惟力,培养思惟的习惯,慢慢就会如理思惟,如法思惟观行,能提升智慧。但是这种思惟不一定就能解悟佛法,如果担心会解悟的话,在最终的观行和参究的时候,就避免意识的思惟,学会用意根思量。在对佛法的脉络还不够清晰的时候,对于所学法义还不够通顺的时候,首先就需要意识的思惟,去理清佛法的脉络和纲领,并且以此熏修意根,让意根明达佛法需要如何的修行,需要如何的用功才能证得佛法。
这个基础打好了,需要最后实证的时候,就要加深禅定,满足未到地定,这个时候就要以意根的思量为主了,意识配合意根,少作思惟分析推理等等情思意解活动,尽量让意根自己去参究和考量,这样才能达到最后的证悟,避免意识的解悟。这是定慧等持的修行步骤和方法,掌握了以后,就能熟能生巧,功夫牢固了,后世也会避免意识解悟的假修证模式,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