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瑜伽师地论中十二因缘释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论著讲解 更新时间: 2023-11-17 13:58:30 阅读: 722

第二节  缘起门与缘起义

原文:缘起门云何。谓依八门缘起流转。一内识生门。二外稼成熟门。三有情世间死生门。四器世间成坏门。五食任持门。六自所作业。增上势力受用。随业所得。爱非爱果门。七威势门。八清净门。

释:什么是缘起门?依八个门为缘,现起生命流转的现象就是缘起门。八个门分别是:一、五阴身内的识出生的门;二、受报的外在因缘成熟门;三、有情的五蕴世间死和生门;四、宇宙器世间成住坏空门;五、饮食资助维持门;六、由于受用自身所造作的业行的增上势力,随着业报所得到的可爱和不可爱果报门;七、自身所具有的威德和势力门;八、心得清净门。

原文:缘起义云何。谓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于离有情。复无常义。是缘起义。于无常。复暂住义。是缘起义。于暂住复依他义。是缘起义。于依他离作用义。是缘起义。于离作用。复因果相续不断义。是缘起义。于因果相续不断。复因果相似转义。是缘起义。于因果相似转。复自业所作义。是缘起义。

释:什么是缘起之义?离有情自性,有情无自性义,非有有情义是缘起义;有情无自性又加有情的无常义,是缘起义;有情不仅是无常的,而且是暂住即坏之义,是缘起义;有情不仅是暂住的,而且还是依他起之义,是缘起义;有情不仅是依他起的,也是无实作用之义,是缘起义;有情虽然无实作用,但是因果却相续不断的运转之义,是缘起义;有情随于因果在相上看似在不断地运转,实际上无因无果,无实因果之义,是缘起义;因果虽然是相似流转无实因果,但却是有情自身业行所感召之义,是缘起义。

总起来说,缘起义,就是无实法之义,是由因缘聚合而显现出来的假法和虚幻之法,看似有,实质无。所以有情是缘起法,没有真实的有情,有情是无常的、暂住的,是依他起性的,是没有真实五蕴作用的,是因因果果相续不断的,但又没有实质的因因果果,因为因果也是缘起法、不实之法。

原文:问。为显何义。建立缘起耶。答。为显因缘所摄。染污清净义故。缘起差别云何。谓于前际无知等。如经广说。

于前际无知云何。谓于过去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谓我于过去。为曾有耶。为曾无耶。曾何体性。曾何种类。所有无知。于后际无知云何。谓于未来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谓我于未来。为当有耶。为当无耶。当何体性。当何种类。所有无知。

释:问:建立缘起法是为了显示什么法义?答:为了显示由于因缘差别所摄受的有情染污和清净义。什么是缘起差别?对于前世、现世和后世无知,就是缘起差别,就像佛经中广泛阐述的那样。

对于前世的无知是怎样的?对于过去世的诸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别,疑惑地说:我真的有过去世吗?我真的无过去世吗?我过去世有什么相貌和体性,是什么种类的众生?这些所有的无知都是于前际无知。对于后世的无知是怎样的?对于未来世的诸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别,疑惑地说:我将来会有未来世吗?我将来没有未来世吗?我的未来世将会是什么相貌和体性?将会是什么种类的众生?这些所有的无知,都是于后际无知。

原文:于前后际无知云何。谓于内起。不如理犹豫。谓何等是我。我为何等。今此有情。从何所来。于此没已。当往何所。所有无知。

释:对于前后世的无知是怎样的?对于自身生起不如理的犹豫,疑惑地说:什么叫作我?我是什么?现在的有情是从什么处来的?在此世间灭亡以后,将会到什么处去?等等这些所有的无知,就是于前后际无知。于三世无知,就是于因果和轮回无知,于生死无知,这是众生最大的无知,也叫作根本无明和无始无明。

原文:于内无知云何。谓于各别诸行。起不如理作意。谓之为我。所有无知。于外无知云何。谓于外非有情数诸行。起不如理作意。谓为我所。所有无知。于内外无知云何。谓于他相续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谓怨亲中。所有无知。

释:什么是于自身内的无知?对于自身中的所有诸行,生起不如理作意,把这些行当作是我,有关五蕴我类似的所有无知,就是于内无知。什么是于外无知?对于身外的无情物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等,生起不如理作意,认为这些法是属于我所有的,所有类似于这样的作意就是于外无知。什么是于内外无知?对于其他有情的相续不断的诸行,生起不如理分别,认为这些有情是自己的怨亲等等,类似于这些所有的无知就是于内外无知。

于内无知,内是指自身五蕴身,于外无知,外是指六尘境界,于内外无知,内外是指其他众生的五阴身和六尘境界。把内外法都当作我和我所,当作实法来执取就是无知。

原文:于业无知云何。谓于诸业。起不如理分别。谓有作者。所有无知。于异熟无知云何。谓于异熟果所摄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谓有受者。所有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云何。谓于业及果。起不如理分别。所有无知。

释:什么是于业行无知?对于一切业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别,认为这些业行是有造作者的,类似于这些所有的无知,就是于业行无知。什么是于异熟果无知?对于由异熟果所摄属的诸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别,说这些异熟果是有承受者的,类似于这些所有的无知,就是于异熟果无知。什么是于业行异熟的无知?对于业行及其业果,生起不如理的分别,所有这些无知就是于业行和异熟果的无知。

为什么认为一切业行有造作者就是无知?因为业行是缘起法,是因缘聚合之法,是虚幻的假法,没有实义。造作者也是如此,都是因缘所聚合起来的假法,虚幻之法,没有实体,能作所作二俱虚妄。什么是异熟果?前世造业所感召的后世的果报,就是异熟果,异熟果是因缘聚合之法,是不实之法。既然有果报,就有受果报的有情众生,但是有情众生是缘起体,是因缘聚合之法,不是实法,异熟果与受者二俱虚妄,所以认为异熟果有受者就是无知。同理,对于业行认为有造作者,对于异熟的果报认为有承受者,都属于无知。

原文:于佛无知云何。谓于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谤。所有无知。于法无知云何。谓于正法善说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谤。所有无知。于僧无知云何。谓于僧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谤。所有无知。

释:于佛无知是怎样的?对于成佛的菩提道,或者是不思惟,或者是邪思惟,或者是心放逸不精进修习,或者是怀着疑惑的心,或者是加以诽谤,所有这些无知,就是于佛无知。什么是于法无知?对于正确真实的法善巧演说,或者是不去思惟,或者是邪思惟,或者是放逸不精进修习,或者是怀着疑惑的心,或者是无端诽谤,所有这些无知就是于法无知。什么是于僧无知?对于出家僧的正行,或者是不思惟,或者是邪思惟,或者是心思放逸,或者是怀着疑惑心理,或者是无端诽谤,所有这些无知就是于僧无知。

这是对于佛法僧三宝的无知,对三宝的功德不用心思惟,不正思惟,或者怀着疑惑,或者心生诽谤,种种身口意行都是无知。于三宝无知的后果就是沉沦生死苦海,不得超脱。

原文:于苦无知云何。谓于苦是苦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谤。所有无知。如于苦。当知于集灭道无知亦尔。

释:于苦无知是怎样的?对于苦有苦性之理,或者是不思惟,或者是邪思惟,或者是放逸不精进思惟,或者是怀着疑惑的心理,或者是加以诽谤,所有这些无知都是于苦无知。对于苦的无知是这样,对于苦集、苦灭和苦灭道迹也是这样的无知,这叫作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苦灭道迹无知。

原文:于因无知云何。谓起不如理分别。或计无因。或计自在。世性士夫中间。等不平等因。所有无知。如于因无知。于从因所生诸行亦尔。

释:于因无知是怎样的?对于五蕴世间生起之因生起不如理分别,或者是计着有情众生无因而有,或者计着是大自在天所作,或者计着是某种神灵所作,或者计着是神我所作,以及计着是种种神明造物主所作等等,计着这些造物主创造众生,就是众生不平等的起因。对于五蕴世间生起之因的所有不知就是于因无知。就像对于业因无知一样,对于从因而生起的诸行也是一样的无知。

既然不知五蕴世间的生起和由来,也就不知五蕴诸行的生起和由来。五蕴世间的生起从两个角度去观察,一是从小乘的空的角度来观察,二是从大乘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的角度来观察。当然从异熟识的角度观察是最究竟的观察,观察得最真实,能灭除一切生因无知和了因无知,灭除一切无明。

原文:又彼无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有利益故。名应修习。无利益故。名不应修习。黑故名有罪。白故名无罪。杂故名有分。于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云何。谓增上慢者。于所证中。颠倒思惟。所有无知。如是略说。十九种无知。

释:诸行无罪的名为善法,有罪的名为恶法,对于自身有利益的名为应该修习,无利益的名为不应该修习。所作业行是染污的所以名为是有罪的,所作业行是清净的就名为是无罪的,因为有情的业行染污与清净交杂在一起,所以名为有区别。

于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是怎样的?这里说的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增上慢人,在他们的修证过程中颠倒思惟,不能如实知六触处,不能通达六触处的真实之理,所有一切有关六触处的无知,就是于六触处的如实通达无知。以上这些无知简略的说总共有十九种。

增上慢的意思是,对于增上果生起慢心,增上果一般是指小乘初果至四果,闻思修到一定程度,智慧得到增上,就会证法,心就会相应到对应的果位上。而没有证得,却认为自己证得了,就是对于增上果起慢,叫作增上慢。增上慢人因为没有实证,对于六触处没有通达,不如实知六触处。六触处是眼触处、耳触处、鼻触处、舌触处、身触处、意触处。在六触处有六根六尘之触,之后会生起六受。于六入、触和受不通达,不如理思惟观行,就是无知。

原文: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

释:另外又有七种无知:一是对于前世、今世和后世的三世无知;二是对于五蕴世间的内外诸行事业无知;三是对于五蕴世间的相续运行、生灭变异无知;四是对于世间最殊胜的佛法僧三宝无知;五是对于五蕴世间苦集灭道的真实之理无知;六是对于五阴身心的染污和清净无知;七是自心对于缘起法的实证和通达无知,未得谓得。

原文:前十九无知。今七无知。相摄云何。谓初三无知摄初一。次三无知摄第二。次三无知摄第三。次三无知摄第四。次四无知摄第五。次二无知摄第六。后一无知摄第七。

释:前边的十九个无知和现在的七个无知,二者互相的摄属关系如何?在十九个无知里的前三个无知——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摄属于七个无知里的第一个无知——对三世愚;其次的三个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摄属于七个无知里的第二个无知——对内外事愚;再其次的三个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异熟业无知,摄属于第三无知移转愚;

再其次的三个无知——于佛、法、僧无知,摄属于第四个无知——最胜愚;再其次的四个无知——于苦、集、灭、道无知,摄属于第五个无知——真实愚;再其次的两个无知——于因无知、于因所生诸行无知,摄属于第六个无知——染净愚;最后一个无知——于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摄属于第七个无知——增上慢愚。

原文:复有五种愚。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前十九愚。今五种愚。相摄云何。谓见愚摄前六。及于因所生法无知。放逸愚摄。于业异熟俱无知。真实义愚。摄于佛等。乃至道谛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当知义愚通摄一切。

释:另外又有五种愚:一是对于一切法都愚痴无知,二是没有正知见的愚痴,三是于生死流转的懈怠放逸愚痴,四是对三宝和苦集灭道真实义的愚痴,五是未得谓得的增上慢愚痴。前边所说的十九个愚与现在的五种愚,二者互相之间的摄属关系如何?见愚摄受十九个愚中的前六愚:于前际、后际、前后际无知、于内、于外、于内外无知,以及于因所生法无知;放逸愚摄受十九愚中的于业和异熟俱无知;真实义愚摄受十九愚中的于佛法僧无知,乃至于四圣谛无知;增上慢愚摄受十九愚中最后的于六触处无知;义愚摄受所有十九愚。

原文:复次。无知无见。无有现观。黑闇愚痴。及无明闇。如是六种。无明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闇。

释:另外,无知、无正见、不能现前观察、心中黑暗、愚痴,以及无明暗黑,这六种无明差别,随同前边所说的七种无知事的次第也应该知道,六种无明与七种无知的后边两种无知,染净愚和增上慢愚合为一起,生起六种无明中最后的无明暗黑。

原文:复有差别。谓闻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别。如其次第。说前三种。即此所治。软中上品差别。说后三种。如是所治差别故。自性差别故。建立六种差别应知。

释:另外还有差别,就是通过闻思修所修成的三种智慧:闻慧、思慧和修慧,能对治两种无明的差别,按照次第是了知无明中的前三种——无知、无见和无有现观。这三种智慧对治的初、中、上品差别,是六种无明中的后三种——黑暗、愚痴和无明闇黑。还应该知道的是:根据三种慧对治的差别,以及这几种法的自性差别,就建立了这六种无明差别。

在闻思修的时候,会生起闻慧、思慧和修慧,这三种慧是有差别的,是逐渐深入的,慧力最大的当然是通过修行获得的智慧,最浅的慧是通过闻法获得的智慧,通过思惟获得的智慧比闻慧深,比修慧浅。所以这三种慧所对治的愚痴也不相同,闻慧对治无知,获得知,仅仅是知而已;思慧对治无正见,获得正见,仅仅是有了正见而已;修慧对治没有现量观行,获得现观的智慧,从而能够现量观察诸法,这个智慧是最深的,能破除心中最根本的无明。

无明大体分为六种差别,由浅入深,当然浅的无明容易破除,深的无明难于破除。无知这种最浅的无明,只要闻法就能破除了,闻法之后就知了。无见这种无明,在闻法之后,需要再思惟,思惟过后就有正见了。而不能现前观察这种无明,在修习过程中,生起禅定和观行智慧之后,就能破除这种无明。但是即使有了现前观察智慧,心中还是有更深的无明没有破除,需要在之后的修行过程中,实证诸法才能逐渐的破除,最后的一品无明暗黑破除了,也就成佛了。所以闻思修后边还有一个证,只有实证了才能破尽一切无明,实证才是佛道。

修行有四个阶段,除了前边的闻思修,还有最后最关键一步证,若闻思修而不证,则不能获得根本智,不能断烦恼,不能断尽无明,不能得解脱。闻思修所获得的智慧,与证法所获得的智慧,有根本区别,差别很大。若不证法,虽然能对治无知、无见和无有现观前三个无明,却不能对治暗黑、愚痴和无明闇三个深重无明,后三个无明随眠于众生心中,难知难除,若不实证,则大小乘的解脱都无望。

闻所获得的慧,在意识多闻的基础上只能解决无知的问题,知法只是最初阶段,有不少人只因为知法了就生起了慢,开始傲视群生,有的人甚至把闻慧当作证慧,造作了大妄语业。思慧是在知法的基础上,对所闻法起心思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生起了智慧。但这也只是意识的比量和非量的认知,不解决根本问题,有一些人却把这种浅薄的思慧当作是证慧,造作了大妄语业,生起了我慢,傲视群生,成为增上慢人。

修慧比闻慧和思慧增进很多,修是修什么?修习助道之法,三十七道品和六度,修习戒定慧,在修习过程中断恶修善,降伏烦恼,增长智慧。修习助道之法为什么能增长智慧?因为守戒心清净,禅定增长,在禅定中能够一心观行思惟,能够现前观行诸法,在观行中增强了对诸法的知解,离见道就近了一分或者几分,但还达不到证的程度。比如观呼吸,禅定修得比较好时,有未到地定的定力,观行比较得力和清晰,能够现前如实地观呼吸,对呼吸法有了一定的体会,对色身的认识增进了一步,有了一定的智慧认知,在从前就没办法现前观呼吸。但这时候也没有断身见,需要继续增进禅定和观行智慧,才能断我见,从而证法,出生证慧。

又有一些人把修慧当作是证慧,造作了大妄语业。众生就是这样自觉和不自觉地误会自身的修证,因为经验不足,无力作以如实判断和辨别,再加之慢心我心作祟,大妄语就难免了。

闻思修证四种智慧中,第三种修慧前部分能退失,后部分不退失,第四种证慧完全不能退失,前二种慧都有可能退失,也极容易退失,不但后世会退失,即使在现世遇到退失的因缘,也会退失。所以佛法只有自己证得了,才会永远是自己的,不会退失。而听闻来的,即使经过了自己的思惟和修习,作以加工了,也仍然不完全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就容易失掉。当智慧退失以后,禅定也退失时,烦恼复现,所以学佛努力实证才是根本。

原文:身行云何。谓身业。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动。语行云何。谓语业。余如前应知。意行云何。谓意业。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动。

释:什么是身行?身行就是在身体上所造作的业行,或者造作欲界的业行,或者造作色界的业行,在无色界中不造作身行,因为无色界天人无身。是谁在身体上造作的业行?是意根让六识在色身上造作的业行。在下界的欲界中能造作福业和非福业,在上界的色界中造作的是清净不动行,因为色界中的众生具有甚深的禅定,心于境界不动,身受指挥也不动,就不造作身行。在无色界无身,也就没有身行,心也是清净不动的。身受谁指挥?身受意根指挥,意根不动心,意识就不动心,身识也不动,于是身就不动。

什么是语行?语行就是在口上造作的业行,也就是口行。在下界欲界造作的语行是福行和非福行,在上界色界里,天人心清净,具足梵行,于境界心不动,口受心指挥,口就清净不动,没有语行。在无色界里,天人因为无口,就没有语行。

什么是意行?意行这里是指意识造作的业行,意识在欲界里造作的是福行和非福行,在上界色界和无色界里造作的是不动行,因为意根心清净不动,意识就清净不动,意识受意根主导。

原文:眼识云何。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尔。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别差别。应知此于欲界。具足六种。色界唯四。无色界唯一。

释:什么是眼识?眼识是能依止于眼根了别色境的识,是所有的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所熏染了的种子识(阿赖耶识),以及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出生的果报识。眼识如此,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于意识也是这样,都是在所依止的根和境界之处生起了别和差别相。你们应当了知,这些果识在欲界具有六种,就是六识;在色界里只有四种眼识、耳识、身识和意识;无色界只有一种意识,无前五识。

原文: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种类。行蕴云何。谓一切心。所造作意业种类。识蕴云何。谓一切了别种类。如是诸蕴。皆通三界。

释:什么是受蕴?受蕴是对于一切法所有的领纳种类: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什么是想蕴?想蕴是对于一切境界显发出境界像的种类,即六识的显像作用,当然第七识也有显像作用。什么是行蕴?行蕴是一切识心所造作的思想、心意业行的种类,即六识的思心所,当然第七识也有思心所,也有行。什么是识蕴?识蕴是对于一切境界法的了别种类,即六识的了别,第七识也有了别。这些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通于三界,在三界中都存在,因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中都有意识,也有第七识,两个识都有受想行识的功能作用,总之,色受想行识五蕴就是识心的功能作用。

原文:四大种云何。谓地水火风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种所造色云何。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欲界具十。及法处所摄假色。色界有八。及法处所摄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种。谓识种子。所摄受种子名色。及于彼所生果名色。

释:什么是四大种子?地水火风界就是四大种子,都通于欲界和色界,这两个界都有色法,无色界没有色法,所以四大种子不通于无色界。四大种子和合起来都能造就出什么色法?能造就出十种色法及法处所摄色,共十一种色法。欲界里具足十个色法:色、声、香、味、触、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法处所摄色(法尘)这种假法;色界里有八种色法:色、声、触、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法处所摄色,没有香尘和味尘。

然而四大种子并非通所有法,还有其他法四大种子不能单独起作用,必须是与识种子和合起来才能起作用。四大种子与识种子共同起用的法有两种,第一种法是识种子所摄受的在种子位的名色,种子没有现行出来,名色还没有出生,这是指处于因位阶段;第二种法是四大种子和识种子所共同出生的果报身名色。

四大种子和识种子都是阿赖耶识中的大种子,二者是并列平等的关系,共同组成了五阴名色。有形的色由四大种子形成,无形的名由识种子形成。

原文:眼处云何。谓眼识所依净色。由此于色。已见现见当见。如眼处如是。乃至意处。随其所应尽当知。于一切处。应说三时。业用差别。此亦二种。谓名色种子所摄受。种子六处。及彼所生果六处。五在欲色界。第六通三界。

释:什么是眼处?眼处就是眼识出生和运行所依的清净的胜义眼根,依清净的眼根,对于色法才能有过去的见、现在的见和将来的见。眼处是这样,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乃至于意处也是这样,耳识依清净的耳胜意根对于声法,才能有过去的闻、现在的闻和未来的闻;乃至于意识依意根,对于法处所摄色才能有过去的知、现在的知和未来的知,随着所到之处都能有所了知。六识能到各个尘境,都是由意根抉择的,意根抉择之后六识才能生起,之后才能有所了别。

在一切清净根处,应该说都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段的业用差别相。这六根处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名色的种子所摄受的种子六入处,是处于种子位的名色;第二种是由名色种子所出生的果报六处,前五入处在欲界和色界出生,在无色界里没有,第六入处意根在三界都能出现。

原文:眼触云何。谓三和所生。能取境界。净妙等义。如是余触。各随别境说相应知。此复二种。谓六处种子。所摄受种子触。及彼所生果触。欲界具六。色界四。无色界一。

释:什么是眼触?眼触是眼根、色尘和眼识三者和合而出生的,能摄取清净微妙的色尘境界之义。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也是这样,也是根尘识三者和合所出生的,各自都能取其清净微妙的境界相,各知各对应的境界。触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由六处种子所摄受的种子触,六入中的前五入在种子位没有出生,触就不会出生,由于意根不灭,意入处就不灭,只是不能在名色上有所触;第二种是由六入处所引生出来的果报身触。在欲界有六种触,在色界有四种触,没有鼻触和舌触,在无色界只有意触,没有前五种触。

原文:乐受云何。谓顺乐诸根。境界为缘。所生适悦受。受所摄。苦受云何。谓顺苦二为缘所生。非适悦受。受所摄。不苦不乐受云何。谓顺不苦不乐二为缘所生。非适悦非不适悦受。受所摄。欲界三。色界二。第四静虑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唯有第三不苦不乐。此亦二种。谓触种子所摄受种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释:什么是乐受?乐受是随顺于喜乐的六根和境界为缘,而出生的舒适喜悦的受,属于受所摄受的法。什么是苦受?苦受是随顺于苦的违心的六根和境界为缘,所出生的非舒适非喜悦的受,属于受所摄受的法。什么是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是随顺于不苦不乐的六根和境界为缘,所出生的非舒适非不舒适的受,属于受所摄受的法。在欲界有三种受,在色界只有乐受和不苦不乐受,没有苦受,在第四禅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只有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也有两种,第一种是触的种子所摄受的种子受,还没有出生的受;第二种是以触种子为缘所出生的果报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