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一旦認可某個理,則任何時候一定是斬釘截鐵、毫不猶豫的;只要是意識思量來的,一定是狐疑的,猶豫的,反複的。就像騎單車,會騎與認為會騎是完全不同的二種狀態,前者毫不猶豫,後者心裡不能完全肯定,沒有把握。有些人內心有狐疑,不知道自己狐疑,還以為自己沒有什麼疑問,那是因為心太粗,反觀力弱,定力不夠。所以不見真相,就會自我矇蔽。
只有意識斷我見,意根不斷我見,意根沒有受熏,仍然是凡夫的意根,後世入胎時意識滅去,再生為人時,意識和意根都沒有斷我見,意根的表現與前世凡夫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那麼前世證果的功德從哪裡表現出來?
而事實上,前世真正證果和明心見性之人,因為意根受熏,再生為人時,其心行與凡夫決然有區別,前世修行時間越長,其心行越清淨,與凡夫的差別越大。沒有學佛前,意識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當被人罵為傻子的時候,意識心裡還感覺苦惱。有時候想跟別人一樣,跟上社會的節拍,也同樣要搞點貪瞋癡,可意根都不願意。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