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佛告比丘。太子見老病人。知世苦惱。又見死人。戀世情滅。及見沙門。廓然大悟。下寶車時。步步中間。轉遠縛著。是真出家。是真遠離。時彼國人。聞太子剃除須髮。法服持鉢。出家修道。鹹相謂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捨國榮位。捐棄所重。於時國中。八萬四千人。往就太子。求爲弟子。出家修道。佛時頌曰。撰擇深妙法。彼聞隨出家。離於恩愛獄。無有衆結縛。
釋:佛告訴諸比丘說:我做太子時,出門看見老人和病人就知道世間是苦惱的,看見死人貪戀世間之情就滅了,後來見到出家的沙門就廓然大悟了。及至走下寶車的時候,每走一步路,内心都在遠離世間煩惱結縛。那時我就真正的出家了,真正的遠離了世間煩惱。這時候國内的人民百姓聽到太子剃除了頭髮和胡須,穿上出家服,受拿鉢盂,出家修道,都互相告慰說:修道這件事一定是非常真實的,才讓太子捨棄國王的榮華富貴,捐棄所負的重擔。於是國中八萬四千人趕往太子身邊,請求作弟子出家修道。佛就說了一個頌:遇到那個解脫的甚深微妙的法,聽聞之後就出家修道,離開世間恩愛的地獄,再也沒有衆多的生死結縛了。
原文:於時太子。即便納受。與之遊行。在在教化。從村至村。從國至國。所至之處。無不恭敬。四事供養。菩薩念言。吾與大衆。遊行諸國。人間憒閙。此非我宜。何時當得。離此群衆。閑靜之處。以求道真。尋獲志願。於閑靜處。專精修道。複作是念。衆生可湣。常處闇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衆苦所集。死此生彼。從彼生此。緣此苦隂。流轉無窮。我當何時。曉了苦隂。滅生老死。
釋:於是太子就接受了這些弟子,和他們一起遊行於各處教化衆生,從一個村落到一個村落,從一個國家到一個國家,所到之處,民衆沒有不恭敬,用飲食毉葯四事供養的。太子菩薩心念說:我與大衆遊行各個國家,人間如此憒閙,著不是我應該所處之地,什麽時候才能離開這些人衆,到一個悠閑之處修行,以獲得真正的道果。不久之後就滿了心願,找到了一個空閑寂靜之處,專門精進的修道。心裡又作這樣的念想:衆生可憐憫,常常處於黑暗的幽冥之處,受得的色身脆弱又危險,有生老病死,衆多苦惱聚集,在此處死到彼處生,又從彼處死到此處生,抓取著這樣的苦受隂,在生死中流轉無窮。我應當在什麽時候才能明了苦隂,滅除生老病死。
從世尊這段敘述中看出,諸佛菩薩在歷劫修道過程中,最先都是在無人僻靜之處一個人精進專修,遠離人群中的憒閙,在修出成就之後才在人群中教化,度脫衆生。因爲道在寂靜中得,寂靜能生慧,寂靜能得三昧。所以凡是修行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經過獨自靜修階段,遠離世俗的貪嗔癡和憒閙,遠離名聞利養,心得清淨以後才能入道。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