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21年03月07日    星期日     第1示 總第3162示

二果所應斷的煩惱

俱捨論原文:若先已斷。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至此位中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謂一來果。遍得果中。此第二故。

釋:如果先前已經斷除了欲界六品的思惑,或者是七八品思惑,修到這個位中就是二果向,能趣向於二果。第二果就是一來果,人間天上各一次往來,便無餘涅槃。在一切所應得的果位中,一來果排在第二位次,所以叫作二果。

欲界的六七八三品思惑,比前五品思惑深細一些,難斷一些,一旦修斷,斷德就會高一些,果位當然就高於五品斷德的初果向和初果。欲界的九品煩惱思惑,都是與欲界裡的法有關,是對於欲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的貪嗔癡煩惱,對於欲界的飲食、衣具、生活資具的貪嗔癡煩惱,對於男女欲的貪嗔癡煩惱。第一品的下下品煩惱惑,是最粗重的,最渾濁的,最低劣的,過失最重的,最不應該具有的,最應該去除的。二品次之,三品更次之,直至五品,修斷以後,就是初果向,介於凡夫與初果之間,屬於凡夫所攝,不免三惡道流轉,到達初果位之後才能滅除三惡道流轉之苦。

若想斷除欲界五品煩惱惑,就要持戒修定,欲界定生起,就會降伏和斷除五品思惑煩惱。斷除此煩惱惑,繼續持戒修定,生起觀行智慧,証得五隂苦空無常無我,三昧出現,得法眼淨,得初果。其中禪定是關鍵,如果沒有欲界的未到地定,一切煩惱惑不得降伏和斷除,初果向也不會獲得。未到地定爲什麽能斷除五品思惑呢?因爲定是定心的,先定身,只有身定了,心才能隨後定,心定了,心就伏住了,少趣向於色聲香味觸法,煩惱自然就斷。二果向和二果所斷的煩惱惑,比初果向和初果所斷的煩惱惑要細微一些深一些,但仍然是屬於欲界的煩惱惑,還差一品就把欲界的煩惱惑斷盡無餘,有欲界的未到地定就能斷除,色界定和無色界定就更能輕松斷除了。

有人說証果和明心不必有禪定,不用斷煩惱,而且初果的煩惱也與凡夫完全相同。這些言論正顯示出此人沒有真正經歷過修道階段,自己的心肯定與凡夫的煩惱相應了,那所謂的証明和明心就相當令人懷疑了。沒有禪定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禪定的功德受用,自然是不會斷除任何煩惱的,其煩惱當然是與凡夫相同沒有區別了。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禪定有斷德,有福德有功德,是修道最重要的關鍵環節和助力器,沒有禪定這個關鍵環節,斷我見的智慧就不會生起,意識的理解不起決定作用,意根的智慧才是決定性的,決定著無明煩惱的存在與否,決定著後世的趣向,決定著解脫與否。

証初果相當於脫胎換骨,意根就是主心骨,什麽骨頭就是什麽胎,意根無明煩惱不斷,骨頭不變就不能脫凡夫胎,中隂身裡入什麽胎就由意根的骨來決定。爲什麽禪定能讓意根脫胎換骨?因爲禪定降伏了六識,六識動得少而慢,意根對六識的支配調控自然就會減少,攀緣心就減弱,其心就能多住在法義上,吸收消化法義的能力增強,對法義的考量就會專注一些,就會逐漸融通法義,智慧生起,煩惱斷除,得部分解脫或者是全部解脫。如果沒有禪定,六識對六塵的攀緣不斷,意根對六識的指揮就不斷,就不能住在法義上,智慧就不能生起,煩惱不斷,解脫無望。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修道斷惑之理

下一篇 下一篇

三果所應斷的煩惱惑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