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21年03月14日    星期日     第1示 總第3183示

了斷十二因緣的關鍵環節在哪裡?

十二因緣通三世,無明、行和識是前世的支分,名色、六入、觸、受、愛和取是今世的支分,有、生和老死是後世的支分。思惟此理時分爲順和逆兩種方法,順著十二因緣思惟,能了解意根由於無明起行所産生的六識身口意行,會導致後世五隂的生老病死苦,逆著十二因緣思惟,有兩個分支,一個分支是由名色追溯到是前世六識造作的業行所出生的,然後再追溯到意根的無明;另一個分支是由名色追溯到生死的源頭阿賴耶識。

其中第一分支的逆因緣,由老死開始往前追溯,依次追溯到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六識、行和無明,今世了斷生死的重點在哪裡?在取、愛、受和觸著四個環節。因爲名色和六入必須要用,現在不能滅除,如果要滅除就得自殺死,即使自殺死亡也免不了後世的生老病死,而六識的業行是前世造作落下的種子,即使懺悔,也不能滅除名色五隂了,那麽要想後世解脫生死,就要著重在觸、受、愛和取四個環節上修行,而後三個環節是由觸流轉出來的,都是直接或者間接以觸爲緣而生,所以觸是很關鍵的一環。 

觸是六根對六塵的觸,也就是内六入對外六入的觸,之後六識出生加以了別,再生受,於是貪嗔就出現了,對六塵境界的執取也會隨之出現,這些業行就會導致今世和後世的生老病死苦。如何能避免對六塵的觸呢?那就要減少和滅除意根的攀緣性,意根不攀緣六塵,就不願意再觸六塵,如果不觸六塵後邊就沒什麽事了,心就清淨了。所以關鍵還是在意根這裡,如何能讓意根不再攀緣六塵?一是修定,二是明理,觀行六塵境界的無常和生滅性,意根不再對六塵境界感興趣,就會自動減少攀緣,就會減少觸的次數和時間,慢慢心就清淨了。心清淨了就無受,無受就無愛,無愛就不取。 

衆生的無始劫以來六根習慣於觸六塵,很難都降伏和去除,有時也是生存需要不得不觸,或者是被動的觸,一旦觸了之後,就要減少受,或者不受。做到觸時無心,就無受,無受就不愛,不愛就不取。要做到少受或無受,就要有禪定,也要有觀行智慧,心才能空,才能離相,才能不受境界,心清淨,也就不會取著境界了。

如果不受境界比較困難,不能完全做得到,那麽在對境界感受的時候,盡量不要生起貪嗔,要思索受的無常和虛妄,思索境界的生滅和無常,心就能降伏下來,貪嗔就能減少了。愛和受連接比較緊密,在受的時候不生起貪愛很難,這時候必須要有禪定,定力一定要強,才能降伏愛,甚至斷除愛。而斷除愛必須有初禪以上的禪定才行。在一切法的修行過程中,不能離開禪定,禪定淺一點,煩惱就不能降伏,更不能斷除,解脫就無望。 

在降伏愛這個環節的時候如果失敗了,那麽取著所愛就幾乎不可避免了,要想不取太難了,取滅了,要在三果修圓滿的時候,四果就不再取著了,一瞬間的取有可能避免不了,但是瞬間之後就會以智慧斷除。如果總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就是解脫不太堅固的阿羅漢了,在臨終無餘涅槃之前要不斷的作加行,才能在瞬間滅度和涅槃。 

總結起來說,觸受愛取四個環節都很關鍵,只有降伏和斷除了前一個環節,後一個環節才有可能不出生,所以解脫最關鍵的還是觸這個環節。一切法的修行,環境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諸佛菩薩修行的時候,都是在寂靜和僻靜之處,無人無事打擾,就沒有那麽多的觸,功夫進展就很快,成道就很快。所以我們的修行在不得不隨緣的情況下,還要多創造一些靜修的因緣條件,盡量減少觸的因緣,才好修行,熱閙之處是無法成就道業的。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父子合集經講記(一四八)

下一篇 下一篇

意識思維與意根思量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