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第3示 總第3326示

楞嚴經第一卷世尊教導意識與如來藏的區別

原文: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衆。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釋:世尊想讓阿難及大衆們悟入無生法忍,明得不生滅的本心如來藏,就在獅子座上手摸阿難頭頂,告訴阿難說:如來我常常說,世間所出生的諸法,都是本心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世間一切的因因果果,世界全貌乃至於微細到微塵這樣的法,都是因爲本心如來藏才有自己的體性,若沒有本心如來藏這些諸法就沒有自己的體性了。 

唯的意思是唯一、只有、單單、獨一無二,世尊的意思是說世間一切所出生的法全部都是如來藏出生的,不從其他任何一個法中出生,其他的法都是出生諸法的助緣,不是直接生因。沒有這些助緣諸法就不能出生,但即使有助緣,沒有如來藏,也不能出生諸法。世尊又繼續說,世界乃至微塵,一切因果,都因爲本心如來藏才能成就自己的體性,是如來藏賦予了諸法的體性,沒有如來藏,諸法都不能出生,也就沒有諸法的相貌和體性了。 

比如說衆生的色蘊,是如來藏用四大種子出生的,色蘊的性質和相貌是如來藏賦予的,本質是四大的屬性;受想行識四蘊是如來藏用識種子出生的,出生以後才有受想行識的功能體性,若如來藏不出生受想行識,就沒有受想行識以及其功能體性,受想行識的功能體性實質就是識種子的體性和相貌。 

原文: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鹹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爲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釋:阿難,如果各個世界中所具有的一切法,其中包括最細微的草葉和根莖都微細的結縷草也都有它們自己的屬性,就連虛空也有它的相貌和體性,更何況清淨的微妙明淨的本心,能讓一切法都有體性的心體,怎麽能沒有祂的自體性呢?如果你一定要執著的認爲,有分別性有覺觀有了知性的心體,一定是本心的話,那麽這個心就應該離開所有一切的色香味觸,離開所有在塵境上的造作,另外還有自己全部的體性。就像你現在在專心的聽我講法,這就是因爲有塵境的聲音,你的心才有了分別,如果沒有了聲音,你的心就分別不了聲音了。這個能分別聲音的心就不是本心。 

這裡世尊教導大衆要能分清意識和如來藏的區別,能了別塵境的是意識,在聲音等塵境出現時,才能有意識對塵境的了別,沒有塵境就沒有意識的了別。如來藏不了別塵境,但離開塵境還能有自己全部的體性,五遍行心所法沒有任何塵境的時候仍然正常運行,作意觸受想思這些心行永遠不停的運轉著。 

原文: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内守幽閑,猶爲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爲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証。無生法忍。 

釋:縱然你滅除一切對六塵的見聞覺知,内心幽閑守著空寂,不思不想不分別,沒有念想,這仍然是對法塵的分別了知,是意識造作的虛幻事。我不是一定要你把這個分別性不當作心來對待,但是你在心裡再微細的揣摩揣摩思量思量,如果離開了所對的塵境還有分別性的話,這個心就真的是你的本心,如果這個分別性離開了塵境,就無體可得了,這個分別性就是對塵境進行分別的意識所作的幻化事。而塵境並不是永遠存在不滅的,如果塵境改變了滅去了,這個分別塵境的心就與龜毛兔角一樣了,那麽你所認的這個法身就相當於斷滅了一樣,還有誰能修証無生法忍? 

世尊的意思是法身不是斷滅的,並且是衆生修証無生法忍的標的,如果法身斷滅了,標的就沒有了,那麽就不能修証無生法忍,獲得無生智了。依塵境而有的意識是斷滅的,塵境滅意識就滅,所以能了別塵境的心體不是法身。 

這幾個段落的意思,都表明了世尊在教導大衆如何能區別開意識與法身本心如來藏,分清生滅的意識與不生滅的如來藏才不會悟錯,才不會認賊爲子。其中包括這句話:“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這句話也表明世尊在教導大衆如何區別意識和如來藏,避免真妄混淆不清,沒有表明世尊在教導大衆明心認取本心的方法。 

有的人特意把這句話提鍊出來,拿這句話說事,以証明自己搞的意識明心証果的錯誤方法是正確的,這裡完全沒有顯示出世尊在教意識明心証果,而是在教如何區分真妄心。即使能區分出真妄心,也不代表就能明心証果,也不一定什麽時候才能明心証果,但修學大乘法楞嚴經最基本的應該能明了真妄心的區別,這叫作正知見,僅僅是個知見而已,離明心還很遠很遠,不要再誤會單獨意識就能明心証果這樣天大的事了。意識單獨能明心証果在任何經教裡,和真正証悟的大菩薩的論著裡都找不到証據,沒有真正的善知識會搞情思意解的不可靠的東西。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四念處觀行問題解答12

下一篇 下一篇

父子合集經講記(二一五)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