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於念念間,悉應觀察,隨心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
釋:修學觀察一切法皆爲是心的人,要這樣修行,在一切時一切處,自己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心行,全部都要觀察清楚,了知身口意行只是一個心,除此無他。乃至於遇到一切境界,如果心識有所攀緣,有所停留,有所著境,認境爲實,都應該察覺到了知到,不要使得心識攀緣境界,落入無記當中,而不覺知已經住境失心了。在念念之間,都要觀察到,如果心識裡有所攀緣境界的念頭思想,就應該觀察到念頭起處,讓自己知道自己的念頭是什麽,然後攝心守心,不令馳散。這就要動用意識的反觀力、覺知力、覺察力,多對自心加以觀照和把持。
原文: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内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當應如是守記内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是名修學唯心識觀。若心無記,不知自心念者,即謂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識觀。
釋:這時應當知道自己内心自動生起了念想,並不是一切境界有念想有分別。内心裡遇緣自動生起長短、好惡、是非、得失、利衰、有無等等見解,有無量多的想法和看法。可是一切境界本身並沒有什麽想法而去分別。所以應當知道一切境界本身沒有分別的念想,那麽境界本身就沒有長短、好惡、以及有無,境界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之後,就知道一切法都是心想而生出來的。如果離開心想,則沒有一個法一個相能自己見道有任何的差別。應當如是守持内心,讓心知道都是妄念而已,沒有什麽真實的境界,不要使心的修行半途而廢。這就是修學唯心識觀的方法。如果心裡處於無記的狀態,不覺悟的狀態,沒有了覺知力覺照力,不知道自己的心念是什麽了,那麽心裡就有了前塵影境,就不叫作唯心識觀。
原文:又守記内心者,則知貪想、嗔想及愚癡邪見想;知善,知不善,知無記,知心勞慮種種諸苦。若於坐時,隨心所緣,念念觀知唯心生滅。譬如水流燈焰,無暫時住。從是當得色寂三昧。
釋:另外守持内心覺察内心的人,就應該覺知到自己内心的貪欲想、嗔恚想以及愚癡邪見的妄想,應該能覺知到自己是善、是惡,還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應該能覺知到心裡的勞慮之種種苦惱。如果在靜坐之時,隨著内心的攀緣,念念都要觀察到每個念頭都只是心的生滅相而已。譬如水的流動和燈的火焰,沒有暫時停住之時。這樣就能得到色法空寂三昧。
原文:得此三昧已,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心,及信毗婆捨那觀心。習信奢摩他觀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無去,本性不生,離分別故。習信毗婆捨那觀心者,想見内外色,隨心生,隨心滅;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複如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不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善男子!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速得趣會一乘之道。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爲最上智慧之門,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疾入空義,得發無上大菩提心故。
釋:証得這種三昧以後,再應當修習信解奢摩他觀心,以及信解毗婆捨那觀心。修習奢摩他觀心的人,要思惟内心裡的不可見的那個相貌,圓滿而不動搖,不來不去,本性不生,離一切分別故。
修習信解毗婆捨那觀心的人,如果想要見内外一切色法,一切色法就會隨心想生,隨心想滅。乃至於想見佛陀的金色身,也能做得到,佛的金色身隨心想生,隨心想滅,如幻如化,如水中的月亮,如鏡中像,非心也不離心而有,非來也非不來,佛像是心幻化的,在心上顯現,沒有來相,但是像卻出現了,也非不來。非去也非不去,佛像滅去時,心上沒有相了,像不是去,但是像不見了,也非不去。非生也非不生,佛像在心上顯現,不是生出來的,但是佛像畢竟從無到有,也不是不生的。非作也非不作,佛像是幻化的,不是真實造作出來的,但是佛像是通過觀想出來的,也非不是造作出來的。
善男子,如果能修習信解這兩種觀心法門的人,能快速趣向一乘之道。應當知道如是唯心識觀是爲最上智慧之法門,能令其心勇猛精進,增長信解的力量,快速的進入一切法皆爲空性義中,能發無上大菩提心。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