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說難遇 聞者喜亦難
大人所樂聽 小人所惡聞
衆生可湣傷 墜老死險路
野人恩愛奴 處畏癡不懼
世界若大小 法無有常者
一切不久留 暫現如電光
是身屬老死 衆病之所歸
薄皮覆不淨 愚惑爲所欺
汝常爲老賊 吞滅盛壯色
如華鬘枯朽 毁敗無所直
釋:三界大導師釋迦牟尼佛說,這個坐禪三昧經難值難遇。聽到這部經的人能生起歡喜心也是很難的。發大心趣求無上佛道的人才願意聽聞,而心量狹小不願意趣求無上菩提的人就不願意聽聞。衆生是非常值得憐憫和哀歎的,墜墮在生老病死的險惡之途中,成爲生死曠野中恩愛的奴才,處在令人畏懼之處卻不知道恐懼害怕。不管世界是大還是小,世間一切法都沒有長存不滅的,一切法都不久留,都是暫時出現然後像電光一樣迅速消失。
這個無常的色身屬於生老病死一切煩惱之所聚集處,薄薄的皮膚覆蓋著肮脏不淨之物,愚癡的人就被這樣的不淨色身所欺騙。你們常常被衰老之賊吞掉了健康盛壯的身體,就像花蔓枯萎腐朽毁壞以後,沒有一點價值。
頂生王功德 共釋天王坐
報利福弘多 今日悉安在
此王天人中 欲樂具爲最
死時極苦痛 以此可悟意
諸欲初軟樂 後皆成大苦
亦如怨初善 滅族禍在後
是身爲穢器 九孔常流惡
亦如那利瘡 絕治於毉葯
骨車力甚少 筋脈纏識轉
汝以爲妙乘 忍著無羞恥
死人所聚處 委棄滿塳間
生時所保惜 死則皆棄捐
釋:昔日有頂生轉輪聖王,統治四天下以後,上天與欲界天主釋提桓因共坐一座,分領天界,果報殊勝福德廣大,現在他卻在哪裡呢?此頂生王是人天當中娛樂資具最爲殊勝的,死亡之時卻是極度痛苦的。從這裡應該悟出一個道理,一切世間的五欲之樂最初可能是舒適快樂的,後期全部都成爲極大的痛苦。就像冤家相遇時,最初都是和善的,可是滅去九族的禍患卻緊追在後。
這個五隂色身是充滿肮脏之物的器具,九孔常流惡露不淨物,也就像惡瘡一樣,再也沒有毉葯可治。用骨頭做成的車其拉力太小了,筋脈纏繞幾個識心就這樣運轉著,你們都以爲它是非常美妙的攆禦車乘,一直忍受著折磨卻毫不感到羞恥,最後丟棄在死人所聚集之荒野墳墓間。活著的時候百般保護愛惜,死後可就全部都丟棄掉了。
常當念如是 一心觀莫亂
破癡倒黑暝 執炬以明觀
若捨四念止 心無惡不造
如象逸無鉤 終不順調道
今日營此業 明日造彼事
樂著不觀苦 不覺死賊至
匆匆爲己務 他事亦不閑
死賊不待時 至則無脫緣
如鹿渴赴泉 已飲方向水
獵師無慈惠 不聽飲竟殺
癡人亦如是 勤修諸事務
死至不待時 誰當爲汝護
釋:你們應當常常要有這樣的念頭,專心一意的觀行此法莫要心思散亂,一定要破除愚癡迷惑顛倒的黑暗大宅,手執智慧的火炬以明眼來觀察。如果捨離四念處的止觀修行,心就會無惡不作了。就像一頭大象逍遙放逸沒有鉤鎖,始終不能順從調象師所指之路而行。今天做這樣的事,明天經營那樣的事,樂著所作之事,而不觀察其中的苦,不知不覺中死亡之賊就到來了。一生一世當中匆匆忙忙的營造自己的事業,其他之事也同樣操心費力。可是死亡之賊不等時節,趕到之時就再也沒有逃脫的機會了。就像野鹿渴時奔赴泉水之處,正在喝著剛剛找到的泉水,可是獵師竟然一點也沒有慈悲恩惠心,不等野鹿喝完水就把野鹿殺掉了。愚癡的人也是這樣,精勤的造作諸事業,死亡來臨時可不選擇時機,到時候誰能來保護你們。
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