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婆塞戒經第七卷原文:聲聞之人厭於多聞。緣覺之人厭於思惟。佛於是二心無疲厭。故名爲佛。
釋:具有聲聞根器之人爲什麽會厭倦於多聞?小乘經中佛曾經說聲聞人因爲喜歡多聞,才被稱爲聲聞,而在大乘這裡,佛卻說聲聞人厭於多聞,是不是佛說法總是顛倒?其實不是,每個定義都有一個前置條件,都是在一定範圍之内的定義,超出這個範圍,從前的定義就不適宜了,那麽定義就要改變。聲聞人的多聞,是在小乘解脫道範圍内的多聞,是在四聖諦世俗諦範圍内的多聞,超出這個範圍,他們就不想多知多聞了,滿足於現狀,同時也認爲超出這個範圍再也沒有什麽法了。這種認知的侷限性緣於他們的發心,緣於他們的心量和眼界,也緣於他們不算太深入的智慧見地。
聲聞人通過聽佛講法,認識到了五蘊世間苦,他們發心小,只想解脫世間苦,只要能解脫世間苦,這就足夠了,至於遙遠的三大無量劫的成佛之道,他們不感興趣,也有的人認爲能解脫三界係縛就成佛了,其餘的就沒有什麽可修可証的了。緣於善根福德智慧的侷限,他們在修學四聖諦時,觸碰不到大乘般若如來藏之理,於是就盲目地認爲四聖諦對於解脫已經是究竟到底了,再無他法了。正是基於如此的愚慧,在法華會上,才有五千比丘退蓆,大乘法他們不信不聽,更不會去思惟。從這一點上就可看出,聲聞人其實是不喜多聞佛法的。
緣覺辟支佛們的善根智慧要比聲聞人深一些,他們不必跟在佛身邊多聞佛法,但遇因緣就會獨自思惟其來龍去脈,追根究底,徹法底源,於是就有了對十二因緣法的思惟,在反反複複正推和逆推中,觸碰到了五蘊世間一切法的最初來源阿賴耶識。他們思惟到阿賴耶識這裡,緣於根性和習性就不再進一步思惟了,也不想去實証這個法界實相真理,智慧就停滯在能解脫三界世間苦這個程度。因爲他們沒有發大菩提心,想要成就佛道,他們只想解脫五蘊世間束縛,別無所求,所以才滿足於現狀,滿足於斷除對於解脫五蘊世間苦的無明,更深細的無明沒有斷除的欲望和打算。所以佛在這裡說,緣覺厭於思惟。
佛異於聲聞緣覺,在三大無量劫的修行中,發心廣大,爲無量衆生得離苦,不爲自身得安樂,根深器大,智慧就廣大,爲了探究法界真實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滿足於現前所得小法淺法,不斷地深入思惟,不斷地探究究極真理,對真理的追求從來沒有疲倦,才能最終圓滿一切種智,成就佛道。
總結起來說,一個人的根器是極其重要的,根深器大,才會枝繁葉茂,心包太虛,才會量周沙界。當一個菩薩能度到一個大根器的衆生,該有多麽幸運,遇到一個大根器衆生該有多麽寶貝,誰願意額外花費心思度那些無用的自私聲聞人,耗費自己寶貴的度衆生的精力?有這精力度一個初發心的菩薩,勝過度百千萬億聲聞人。這個初發心菩薩,將來成就時,能拔濟無量衆生的苦,帶領無量衆生走向解脫。如果能度到善根已經成熟了的菩薩,那更是非常幸運的事了!
因此,如果你們看到我有偏心,就不要奇怪和誤會什麽,要看我因爲什麽而偏心,心偏到了哪裡,哪裡就有大乘菩薩,不管是初發心菩薩也好,久修菩薩也好,總之是菩薩,將來是要成佛的,是會有無量衆生從之受益得解脫的,也許現在就有很多衆生在暗暗受益著。如果我沒有偏心,那就沒有平等心了,就有不公平的事出現,那樣的心才是偏的。比如說甲作出了一百份的貢獻,乙只作了一份的貢獻,我如果都給同樣的待遇,這顯然是不合理、不公平,也不平等的。
佛同樣有偏心,佛是偏愛大乘菩薩,偏愛於佛子的。誰是佛子?初地以上的菩薩是佛子。盡管這些菩薩在五蘊世間解脫的智慧上,不如阿羅漢和辟支佛,甚至與他們相差很大,但是佛護地上菩薩,稱他們爲親兒子,讓他們繼承如來家業;而稱阿羅漢辟支佛爲焦芽敗種,從來不說聲聞緣覺是我子佛子。佛到娑婆世界來度衆生,身邊跟著的都是佛無量劫所度化的各階位菩薩,這些菩薩們雖然居在他方世界,卻能隨佛去往十方世界度化衆生,佛的隨從衆裡可沒有聲聞緣覺。佛在娑婆世界講法,爲聲聞緣覺只講了十二年,爲菩薩們卻講了三十多年。三藏十二部經裡,僅有少量的聲聞緣覺法,大量的都是大乘菩薩法。沒有講出的法,更有極多的都是菩薩法。
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