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是虛空無爲。這意思是說心行猶如虛空一樣無所作爲,清清淨淨,無一法可當情,無一法可分別,心量廣大,能容一切物,容一切物又不分別一切物,也不影響其容量和心量,如如不動,任萬象發揮,生滅去來,自心卻不動纖毫。這樣的無爲就是指如來藏的那種永恒的無爲。但七識心通過修行,最終也可以成就這樣的無爲,至此,修行就究竟徹底圓滿了。
第二種是擇滅無爲。這意思就是說,六七識在對應諸法時,在進行一番智慧的抉擇之後,滅除了一部分有爲法,心地就清淨無爲了,心中空、無相、無願。這種無爲法是通過有所抉擇,有所分別之後,選擇了不造作某些法而出現的,是從無到有的無爲,是生滅性的無爲,是可以不斷增減的無爲,而非如來藏那種先天就有的不變無爲。
那麽如來藏這種無爲法,有沒有擇滅的心行呢?如來藏對世間法沒有分別性,也就不會加以揀擇;祂只分別種子,對種子成熟與否、是否需要現行有分別性,分別之後才會揀擇是否出生諸法。如來藏的揀擇不像六七識那樣有所思慮,而是極其快捷地作出抉擇,幾乎沒有過程,好像是自動化程序一樣,這是大智慧的體現。巨大的智慧已經達到極限時,都是如固定化的程序一般,沒有什麽心行變動,智慧不增不減,心行不增不減。如來藏也了別七識心行,對於七識的心行也有所抉擇,能順應則順應,而沒有因緣和種子的時候,則不順應,這時七識則不能稱心如意。如來藏雖然有所抉擇,卻不會滅去什麽法,因爲祂無心,不會滅去自己什麽心行,所以如來藏沒有擇滅無爲法。
第三種是非擇滅無爲。綜上所述,如來藏有非擇滅無爲性,如來藏的無爲都不是通過擇滅才出現的,而是本來就無爲的,祂的心行不增不減,無論如何也不會滅去什麽有爲心行,當然也不會增加什麽有爲心行。而六七識通過修行,禪定和智慧會不斷地增加,心地越來越清淨無爲,形成了善的清淨的習性,以至於不用再通過抉擇,就能心行處滅地無爲。
第四種是不動無爲。這種無爲分爲兩種,一種是指如來藏對諸法心不動轉、如如不動的無爲性;另一種是指妄心七識對六塵境界心不動轉的無爲性,通常是指禪定修到四禪時,身心不動的境界。
第五種是想受滅無爲。這是指滅盡定中六識滅去了,意根又滅除了想和受兩種心所法,對法塵境界無想無受,心地極其清淨的無爲性。
第六種真如無爲。這是指真如對於世俗界是完全無爲的,如如不動,沒有任何心行。因爲祂沒有七識那種見聞覺知性,因此祂就不分別世俗界,不知世俗界,不知諸法,對諸法沒有任何的貪得和厭棄心理,心地是純粹的無爲。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