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裡世尊講世界的起因,無始劫以前扁食未開時,只有第八識和意根存在,沒有三界世間,更沒有五隂身和六識,意根與第八識合起來就是衆生的生命體。那時意根由於無明起心向外攀緣,想要探尋什麽,第八識這才隨意根心想漸漸形成了世界。這個過程非常漫長,因爲世界不是由一位衆生的意根所想而成,而是由衆多衆生的意根心想而成。
世界形成若干大劫之後,衆生的五隂身因爲有適宜生存的環境才得以出生。在世界形成之前所有無明就都存在著了,沒有一種無明是後天生成的,因此說所有無明都是意根的無明。既然意根具有一切無明,由此無明就隱藏著一切煩惱的因素,遇緣就會生出煩惱。意根的無明煩惱再熏染意識,意識也就逐漸被熏出了煩惱,這也是個漫長的過程。那麽最開始的煩惱就全部都是意根的,意識只是隨順意根的煩惱罷了,直到意識被熏成功了,才出現了煩惱。
無明就是不明,意根心不明理,懵懵懂懂。這個理是指什麽?依據楞嚴經所指示的,就是法界實相,意根不明法界實相第八識之理,不明自己是第八識中法,爲第八識所生和執持,除第八識之外無法無法界,這是意根的無始無明,也是根本無明。由此無始無明,而起心向第八識之外探尋,致使世界形成,這是長劫之中逐漸形成的,非短劫之内可成。
世界形成若干大劫之後,衆生的五隂身才出現,意識五識也隨五隂身出生。在五隂身出現以後,才有六識的身口意行配合意根造作。所以意根因爲無明,遂有貪嗔癡煩惱,指使六識造作煩惱惡業,惡業種子由此留下,遂有六道生死輪回因緣果報,這就是十二因緣法的由來。由此可見,意識出現的很晚,遠遠晚於意根,不可能意識一出現就有無明煩惱,沒有來由。而意識後來煩惱出現的來由就是主導意識的作主識意根熏染出來的,或者是意識所表現出來的無明煩惱都是意根的,是意根操控的結果。所以意根確實有煩惱,不僅僅是無記性的,善惡無記三性都有。
無明是惡法,不是善法也不是不善不惡的中性法,由此就要通過學佛修行斷盡一切無明煩惱,成爲常樂我淨的圓滿光明佛。沒有人會把無明當作善法和無記法吧?衆生的貪嗔癡煩惱由無明而來,就是由意根而來,意根若無無明,就不會造作貪嗔癡煩惱業,是無明導致貪嗔癡煩惱現前,由此意根不是無記性的。那成佛以後的意根是不是無記性的?成佛以後的意根更不是無記性的,那是純善無惡性的,是大慈大悲性的,是慈憫一切衆生性的。從這裡來看,應該很容易判斷意根的性質,不應該再錯會誤會了。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