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毗捨離耆婆拘摩羅葯師庵羅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入處。雲何爲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釋:世尊感受諸比丘說,有六根觸入處,眼根觸觸色塵入處,耳鼻舌身意觸聲香味觸法入處。沙門婆羅門在這六個觸入處,如果不能如實的知見六觸入處的集起,不能如實知見六觸入處的滅去,不能如實知見對六觸入處的味著貪著,不能如實知見六觸入處的過患,不能如實知見應該離開六觸入處的貪欲,那麽應當知道這個沙門婆羅門還是離四聖諦法和律則很遠,猶如虛空與大地那樣的遠。
原文: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爲佛作禮。合掌白佛言。我具足如實知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佛告比丘。我今問汝。汝隨問答我。比丘。汝見眼觸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此眼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初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法永不複起。所謂眼識及色。
釋:這時有一個他處來的比丘,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衣服,頂禮世尊以後,合掌對佛說:我完整如實的知道了六觸入處的集起、滅去、味著、過患和離欲。佛告訴這個比丘說:我現在問你,你根據我的問來回答。比丘,你見眼觸入處是我是我所,並且我與眼觸入處互相存在嗎?比丘回答說:世尊,我不見眼觸入處是我、是我所、互相存在。
佛對比丘說:很好,對這個眼觸入處非我非我所不互相存在,能夠如實知見的人,心裡就不會有貪嗔癡煩惱諸漏,心裡也不會再染著眼觸入處,心得解脫了。這就是已經斷除了最初的眼觸入處爲我的知見,已經証得最初的眼觸入處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樣斷我見已經斷了根本之處了,如截斷多羅樹的樹頭一樣,在未來世眼觸入處爲我我所的知見再不會生起了。
那麽貪愛眼識,染著色塵的心行再也不會出現了。因爲眼觸非我不異我,依眼觸所出生的眼識和色塵,同樣也是非我不異我的,不貪愛眼觸,就不會依眼觸去起任何分別,眼識就不出生,色塵就不會在眼識中出現顯現,心就不見色。
原文:汝見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比丘六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欲不複生。謂意識法。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世尊又繼續問比丘:你是否把耳觸入處、鼻觸入處、舌觸入處、身觸入處、意觸入處,當作我和我所,認爲我在耳鼻舌身意觸入處中,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在我中?比丘回答說:世尊,我不如是見。
佛對比丘說:很好,對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能夠如實知見其非我不異我不相在者,心就不起貪嗔癡諸煩惱漏了,心不再貪染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心就得解脫了。比丘們在這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已經斷了我見,已知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了,猶如截斷多羅樹的樹頭一樣。那麽在未來世再也不會出生耳識和聲塵、鼻識和香塵、舌識和味塵、身識和觸塵以及不會再出生意識和法塵,不會再貪著聲香味觸法和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了。
這是在說誰不貪著六識和六塵?當然是意根我不再貪著了,因爲意根斷除了六觸入處的我見,不再喜愛依六根所起的任何分別,六識就不會出生,六塵就不會出現在六識心中。
觀行斷我見的人在六根處生如實知見,起真實智慧,觀察到了六根的事實真相,非我不異我,煩惱斷盡,心得解脫,再也沒有我見了,邪見不生,即斷我執,入無餘涅槃。意根原來的邪見
把六根當作我和我所,現在不再把六根當作我和我所,於是具足了正見,具有了如實知見,不把六根當作我,心就解脫,斷盡了煩惱。
把第八識套進去,就講不通了。不可能是意根原來的邪見把六根當作第八識,通過觀行獲得了正知見,不再把六根當作第八識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原來的邪見是邪見嗎?觀行後的正見是正見嗎?根本不是,如果是這樣,每個衆生就不需要再斷我見,因爲每個衆生本來就是無我的,把第八識當作我,不把色受想行識當作我,這樣也不必佛陀再來娑婆世界講阿含經四聖諦理,也不必讓衆生再明心見性悟第八識,無此必要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