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祖师开示直解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般若经典 更新时间: 2020-11-29 13:31:08 阅读: 3788

二十、大乘密严经

原文:善男子。色无觉知。无有思虑。生已必灭。同于草木瓦石之类。微尘集成。如水聚沫。受以二法。和合而生。犹如浮泡瓶衣等。想亦二和合。因缘所生。如热时焰。譬如盛热地气蒸涌。照以日光如水波浪。诸鸟兽等。为渴所逼。远而见之。生真水解。想亦如是。无有体性。虚妄不实。

释:这段经文讲五蕴的不真实性和幻化性。佛说,善男子,色藴犹如草木瓦石,四大微尘组成,如水集聚成的泡沫,本身没有觉知和思虑的作用。受藴是因缘和合而生,识心加之于色身,就有了受藴,就像大海中的泡沫一样,速生速灭;就像泥土做成的泥瓶、布匹做成的衣服一样,非本来有,有也不真。想藴也是因缘和合而有,识心加之于色身,就有了想的功能作用,犹如夏日的阳炎一样,虚妄不实。譬如炎热的夏天,土地热气蒸发,涌向虚空,日光照射下来,水蒸气犹如水波一样。鸟兽们为口渴所逼迫,远远的看见就认为是真的水。想蕴就是这样,没有真正的自体性,虚妄不实。众生贪于色身六尘,就妄见有五欲六尘境界。

原文:分别智者。如有性见。各别体相。名字可得。定者审观。犹如兔角石女儿等。但有假名。初无实义。如梦中色。唯想妄见。寤即非有。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成于正觉。即无所见。

释:有辨别智慧的人,知道这些现象都没有真实的体性可得,全部虚妄幻化,只是名字而已,了不可得。仔细观察,就会发觉,这些法就像兔子的角和石女生出的儿子一样,根本不存在,只有假名字,没有真实义。世间一切法都只是个假名字,本没有实际的意义,就像梦中所见的色一样,因为意根的妄想,才有色可见,才能见色,醒后却一无所有。众生因为无明,处在无明梦中,虚妄地见有男女等等种种色,其实与梦中所见是一样的。佛从无明大梦中彻底醒来,觉知一切法都犹如空花,一法也无,都是自心真如所变现的虚妄相,本质都是自心真如而已,并无一切法。

想蕴依赖各种条件而暂时存在,生起虚妄的分别作用,于是就有了能取的识心与所取的六尘境界,如果自己能够了知其中的真实相,这一切的虚妄见性与所见的相,就不会存在了,不会再妄取这些虚妄的识心与幻尘,能取所取全部灭去。因此五蕴没有实体,没有实在的功能作用,没有自性,都同于幻化。

原文:譬如芭蕉。皮叶既除。中无有实。行亦如是。离于身境即无体性。识如幻事虚伪不实。譬如幻师。若幻师弟子。以草木等物。幻作于人。及诸象马。种种形体。具足庄严。愚幻贪求。非明智者。识亦如是。依余而住。而异分别。谓能所取。二种而生。若自了知。即皆转灭。是故无体。同于幻事。

譬如芭蕉剥皮,皮和叶子已经都除去了,到最后却空空如也,行藴也如此,离开身根等等境界就没有了自体性。识藴如幻化,虚伪不实。譬如一个魔幻师或者是魔幻师的弟子,用草木等等物件,幻化出了人物以及种种大象和马匹,种种装饰庄严。愚痴的人于是就虚妄的生起了贪求和欲望,智者了知都是幻化,不会起諸贪求。

识藴也是如此没有自体性,依于他法而住,因缘而生暂时存在,再生起虚妄的分别作用,于是就有了能取的识心与所取的六尘境界两种法出现了。如果自己能够了知其中的真实相,那么这一切的虚妄见性与所见的相,就会都灭去不存在了,不再有妄取的识心与幻尘,能取所取全部灭去。因此五蕴没有实体,也没有实在的功能作用,没有自体性,都同于幻化。

二十一、善恶业报占察经(上卷)

原文: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

释:修学观察一切法皆为是心的人,要这样修行,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己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心行,全部都要观察清楚,了知身口意行只是一个心,除此无他。乃至于遇到一切境界,如果心识有所攀缘,有所停留,有所着境,认境为实,都应该察觉到了知到,不要使得心识攀缘境界,落入无记当中,而不觉知已经住境失心了。在念念之间,都要观察到,如果心识里有所攀缘境界的念头思想,就应该观察到念头起处,让自己知道自己的念头是什么,然后摄心守心,不令驰散。这就要动用意识的反观力、觉知力、觉察力,多对自心加以观照和把持。

原文: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

释:这时应当知道自己内心自动生起了念想,并不是一切境界有念想有分别,念想和分别的是心,非境界。内心里遇缘自动生起长短、好恶、是非、得失、利衰、有无等等见解,有无量多的想法和看法。可是一切境界本身并没有什么想法而去起分别。所以应当知道一切境界本身没有什么分别的念想,那么境界本身就没有长短、好恶、以及有无,非有非无,境界离一切相。

原文: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当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

释:如是观察之后,就知道一切法都是心想而生出来的。如果离开心想,则没有一个法一个相自己能见到其有任何的差别。应当如是守持内心,让心知道都是妄念而已,没有什么真实的境界,不要使心的修行半途而废。这就是修学唯心识观的方法。如果心里处于无记的状态,不觉悟的状态,没有了觉知力觉照力,不知道自己的心念是什么了,那么心里就有了前尘影境,就不能叫作唯心识观。

原文: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嗔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释:另外守持内心觉察内心的人,就应该觉知到自己内心的贪欲想、嗔恚想以及愚痴邪见的妄想,应该能觉知到自己是善、是恶,还是不善不恶的无记,应该能觉知到心里的劳虑之种种苦恼。如果在静坐之时,随着内心的攀缘,念念都要观察到每个念头都只是心的生灭相而已。譬如水的流动和灯的火焰,没有暂时停住之时。这样就能得到色法空寂三昧。

原文:得此三昧已。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习信奢摩他观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离分别故。习信毗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

释:证得这种三昧以后,再次应当修习信解奢摩他观心方法,以及信解毗婆舍那观心方法。修习奢摩他(止和定)观心的人,要思惟内心里的不可见的那个相貌,圆满一切法而自心却不动摇,在一切法上不来也不去,本性不是生的,是本来就有的,对一切法又离一切的分别。修习信解毗婆舍那(观和慧)观心的人,如果想要见内外一切色法,一切色法就会随心想生,随心想灭。

原文: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释:乃至于修习想见佛陀的金色身,也能做得到,佛的金色身也能随心想生,随心想灭,如幻如化,如水中的月亮,如镜中的像,非心也不离心而有,非来也非不来,非去也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佛像是心幻化的,在心上显现,没有来相,但是像却出现了,也非不来;非去也非不去,佛像灭去时,心上没有相了,像不是去,但是像不见了,也非不去;非生也非不生,佛像在心上显现,不是生出来的,但是佛像毕竟从无到有,也不是不生的;非作也非不作,佛像是幻化的,不是真实造作出来的,但是佛像是通过观想出来的,也非不是造作出来的。

原文: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道。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释:善男子,如果能修习信解这两种观心法门的人,能快速趣向一佛乘之道。应当知道,这样的唯心识观是为最上智慧的法门,能令其心勇猛精进,增长信解的力量,快速的进入一切法皆为空性的义理中,能发无上大菩提心。

二十二、善恶业报占察经(下卷)

原文: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从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

释:如果有人要修习真如实观,就要思惟无始本来心性的不生不灭性,不住在见闻觉知上,对世俗境无见无闻无觉无知,永远离于一切分别境界之念想。随着甚深的思惟,认识到这样的真实心性之后,心渐入定,七识心念逐渐空净,禅定逐渐转深,入到深定中渐渐不住见闻觉知,永远离开一切有分别的念想,进入四禅之上的外道定中。其禅定渐渐就能到达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等境界相,证得相似空的三昧。

相似空三昧,以定境为主为上,智慧上还没有证得真如空性只是相似于真如空的境界,是意识由于对空性的认知,心清净寂静,压伏住了意根而得到的一种定境,意根并没有空,是意识单独认识的空。这也是一种三昧,有定有慧,只是慧力还不足。所以只是意识的受蕴想蕴行蕴的粗略的分别没有了不现前了,但细微的受想行蕴的分别还是不断的出现。证得相似空三昧以后,识阴、想阴、受阴、行阴的粗略的分别相,就不再出现了,只有意识的极其微细的分别相存在。

修到这种境界以后,从此以后的修学,明里暗里就会有善知识和诸佛菩萨大慈悲者来守护培养,就会增长养护自己的善根。因此能让自己的修行避开业障的遮挡,能一直精勤修行下去,永远不会半途而废。这样辗转的就能入到心寂三昧中,就是逐渐进入到真正的空性中,见到那个空空寂寂的心,从而证得心寂三昧。这是在相似空三昧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观行参究,慧力又进一步增强,观行空性心的智慧也更深入究竟了,意根受熏成功,心空寂静,进而出现心寂三昧,般若智慧具足了。

原文: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所谓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

释:证得这种心寂三昧以后,随即就能入到一行三昧中。入到一行三昧以后,定中能见无数佛,心心念念时时处处见自性佛,见十方诸佛,也就是能见所有众生的如来藏,明了所有众生的如来藏在五阴身上的起用,因此发起广大而甚深的菩萨大行,内心坚信所修之道,住在坚固的对三宝深信位,而不退转。

对于奢摩他的观行方法和毗婆舍那的观行方法深信不疑,有坚固的信念,决定信解,也能决定趣向。此人能随自己所修学的世间所有禅定境界,而不贪着三昧境界,不乐着三昧境界,修出即舍。最后修遍了所有一切菩提道的分证方法,具足了一切善根,在生死当中再也没有畏惧,不乐于二乘法,不求取涅槃,而依止于修习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二种观心的最妙最巧最便捷的方法,因为这两种观心方法是一切智慧所依止处,是修行的根本方法。

如果是通过念佛证入一行三昧,在相上就会看见十方诸佛在自己面前立,这是独影境,别人看不见,只能自己见,处于甚深三昧中,行走坐卧都在定中,明了本心,有般若智慧。修道明心证悟,需要经过这三种三昧,没有禅定是不可能明心证悟的,第一层次的三昧也不会出现,意识的粗分别相都断不了,心攀缘不定,降伏不了意根,与相似空也不相应。可是却有很多人还没有修到第一层次的相似空三昧,就认为自己悟了,真是把自己误了。

原文: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释:复次,修学如上两种信解的人有二种,一种是利根之人,一种是钝根之人。其中利根的人,早先就已经知道了一切外面的境界,都是心识所造作出来的,虚诳不实,如梦如幻,其心对此再也没有疑惑,五阴身的遮盖很轻微,散乱心也少。这样的人,应该修习真如实观,观行一切法皆真如自性,包括五蕴十八界也都是真如自性,这就是唯识种智。

其中钝根的人,原来并不知道一切外在的境界,全部都是心识造作出来的,不知道境界虚诳不实,所以对六尘境界贪染心浓厚,五阴的遮盖时时而起,心难调伏下来,这样的人就应该修学唯心识观,观行一切境界,都是识心所现,是妄想境界,虚诳的妄心所显现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观行一切六尘境界,因妄心分别而显现,无分别即无境界,属于基础浅层次的观行方法。真如实观属于大乘唯识深层次的观行方法,观行一切法都是真如自性所出生和显现,全部是真如。两种观行方法,获得的智慧境界不同。

二十三、大涅槃经原文:又解脱者,名断一切有为之法,出生一切无漏善法,断塞诸道,所谓若我无我、非我非无我。唯断取著,不断我见。我见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释:所谓的解脱,就是断除了世间一切有为之法,出生了一切无贪嗔痴烦恼的善法,截断堵塞了三界世间一切有为法的通道。这些无漏善法或者是我(第八识)或者是无我(六七识所证),非有我(六七识)与非无我(第八识)。我,一是指第八识,二是指六七识。无我,一是指第八识,二是指六七识。

证悟之前,六七识是我有我,证悟之后,六七识非我无我,认第八识为我。虽然认第八识为我,第八识也是无我的,没有六七识那样的我性作主性执取性无明性。

总结起来说,第八识是我无我性,六七识非我却有我性。六七识断我见之后无我,知我非我,明心以后逐渐以第八识为我,逐渐无我性。

这样只是断除了对五蕴世间法的取着,并没有断除我见。这个我见就是指自身的真如佛性,第八识成佛之性者,即是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二十四、大涅槃经段落解析

有智之人,就是明心见性之人,他们知五阴世间的空,也知不空的第八识真如;知五阴世间的无常,也知佛地真如的常;知五阴世间的苦,也知真如的寂灭乐;知五阴世间的无我,也知具足了我性的无垢识,世俗谛与真谛二谛圆通。苦空无常无我者,即是五阴世间的生死轮回,常乐我净者,即是佛地的大涅槃。见一切无我,不见有我者,即是二乘人见,不是中道见;中道见即见空也见不空,即是大乘见道者的中道见。涅槃心即是中道心,见者就是中道见,也名见中道。

二十五、法灭尽经原文:佛法灭尽时,首楞严经、波舟三昧经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

释:佛说,佛法灭尽的时候,首楞严经和波舟三昧经首先灭去,佛在娑婆世界所讲的十二部经不久之后也灭去了,一点也找不到了,众生再也看不见这些文字了。出家人的黑色袈裟自然的就变成了在家人穿的白色衣服。

沙门,是穿黑色袈裟的出家人,穿白色衣服的是在家人。袈裟变白,寓意着出家人都还俗回家了,或者是没有人出家了。结果是,佛法灭尽了。这表明佛法由最初以至最后,都由出家人来荷担和传播,如果没有出家人,就没有人传播,佛法必灭亡。一个恶人如果穿上出家服,走在大街上,有人见到就联想到佛和佛法,那就给这个人种下了种子,种下了善根。这个出家人就是福田,无意当中就积了福。这是佛经里说的,在家人就没有这个功德利益,所以出家就是来表这个法的。

所以我们作为佛弟子,有义务护持佛留下来的佛法宝藏,最好的护持就是出家修道,以出家身传播佛法,以让佛法发扬光大。如果有人已经心出家了,那就让身也出家。因为身没有自主性,完全由心主宰,听命于心,只要心出家,身出家就没有什么妨碍,心只要一个决定一个命令,身必然无条件服从。

所以心出家的人,应该在世间里没有什么挂碍了,不贪世俗五欲乐,不贪世俗财色名食睡,不贪世俗色声香味触。至于说世间的职责,那远远不如佛教三宝的职责重要。过去时有多少国王皇帝大臣宰官身肩负着整个国家兴衰的重任,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又是妻妾成群,儿女家眷众多,可是他们义无反顾的还是出家修道了。而佛世时的人由于妻子孩子没有地位没有自主权,从属于丈夫和父亲,生活全部依赖于丈夫和父亲,男人们为了能够跟随佛陀出家,不得不把自己的妻子儿女送给他人,免得他们没有人照顾,生活没有着落。他们出家修道,一是为求清净,二是为整个佛教。佛教因为有这么多大福德之人出家护持,才得以兴盛,代代相传至今。

那我们如今末世时的佛弟子,既然已经心出家了,还有什么理由,身不能出家呢?如果是意识心出家,就不能保证和促使身出家;意根如果出家了,才能保证和决定身也要出家。那么只有意识证果和明心见性,意根没有证果和明心见性,就放不下世俗利益,不愿意脱离世俗让身也同时出家。

二十六、《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六

原文:有十一法阿罗汉所不习者。云何为十一。漏尽阿罗汉终不舍法服习白衣行。漏尽阿罗汉终不习不净行。漏尽阿罗汉终不杀生。 漏尽阿罗汉终不盗。漏尽阿罗汉食终不留遗余。漏尽阿罗汉终不妄语。漏尽阿罗汉终不群类相佐。漏尽阿罗汉终不吐恶言。漏尽阿罗汉终不有狐疑。漏尽阿罗汉终不恐惧。漏尽阿罗汉终不受余师。又不更受胞胎。诸贤士。是谓漏尽阿罗汉终不处十一之地。

释:有十一种法是阿罗汉所不再造作的,是哪十一种?第一种,烦恼已经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会舍弃袈裟而去做在家白衣世俗之事。第二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再有不清净的男女欲贪。第三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再杀生。第四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再偷盗。第五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饭食时,不再剩饭留余食。第六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再妄语。第七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会拉帮结派,自当团体头目。他们与世俗人情不同,喜独而不喜群类相扶相植,没有自我的什么欲望和心思。第八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会口出恶言。第九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会对佛法有所狐疑不信。第十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永远不会再心生恐惧。第十一种,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是小乘的无学圣人,不用再跟其他人修学解脱生死之小乘法,也不再投生入母胎。诸位贤士们,这就叫作漏尽阿罗汉永远不处十一种境地。

如果阿罗汉还搞一点点世间法,心在世间法一点点,就不是阿罗汉,所以阿罗汉都是出家人,不能在家过活一天。如果他还俗回家,马上就是三果人。但是他在世俗法里生活不会超过三个月,就会厌腻,然后又出家,又会证得四果阿罗汉。即使有还俗的阿罗汉也是慧解脱的阿罗汉,禅定不是特别好,俱解脱的阿罗汉永远不会动还俗的念头,他们不能忍受一点点世俗法。

大乘菩萨如果是证得三果四果,也不愿意在世俗法里过活,不搞世俗事,即使有无数财宝让自己去取,也不愿意费心思。为了度众生与众生在一起,那是没办法的事,即使在一起,心也是远离的。即使弘法用钱,也不愿意动脑筋搞钱,不愿意迎合非法和世俗法。

二十七、中阿含经第十漏尽经

原文:世尊告诸比丘。以知以见故诸漏得尽。非不知。非不见也。云何以知以见故诸漏得尽耶。有正思惟不正思惟。若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未生有漏无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广。若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灭。未生有漏无明漏而不生。已生便灭。

释: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因为知法见法的缘故,诸烦恼漏才能断尽,并不是不知法不见法能断尽烦恼漏。为什么说知法见法烦恼才能断尽呢?众生的思惟有正思维和不正思维的区别,如果众生不正思维的话,还没有生起的贪欲烦恼就会生起来,已经生起的贪欲烦恼就会继续增广;还没有生起的三界有的烦恼无明漏就会生起,已经生起的三界有漏和无明漏就会增广。如果众生正思维的话,还没有出生的贪欲烦恼就不会出生,已经出生的贪欲烦恼就会灭去;还没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无明漏就不会生起,已经生起的三界有漏和无明漏就会灭尽。

原文:然凡夫愚人不得闻正法。不值真知识。不知圣法。不调御圣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未生有漏无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灭。未生有漏无明漏而不生。已生便灭。不知如真法故。不应念法而念。应念法而不念。以不应念法而念。应念法而不念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未生有漏无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广。

释:可是一般的凡夫愚痴人闻不到正法,遇不到真知识,不知圣人之法,也不会驾驭圣人之法,不知真实之法,也不能正确如理思惟的人,还没有出生的贪欲烦恼就会出生,已经生起的贪欲漏就会增广;还没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无明漏就会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增广。而能够正确如理思惟的人,还没有生起的贪欲漏就不会出生,已经生起的贪欲漏就会灭去;还没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无明漏就不会再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灭尽。

众生因为不知道真实的法,不应该念着的不善法而常常念着,应该念着的善法而不念。因为不应该念着的法而念着,应该念着的法而不念的缘故,还没有生起的贪欲烦恼漏就会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增广;还没有生起的烦恼漏和无明漏就会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增广。

原文:多闻圣弟子得闻正法。值真知识。调御圣法。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未生有漏无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灭。未生有漏无明漏而不生。已生便灭。知如真法已。不应念法不念。应念法便念。以不应念法不念。应念法便念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灭。未生有漏无明漏而不生。已生便灭也。

释:多闻的圣弟子能够闻到正法,得遇真知识,能够驾驭圣人之法,知真实之法。如果还是不能正确如理的思惟,还没有生起的贪欲漏就会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增广;还没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无明漏就会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增广。而能够正确如理思惟的人,还没有生起的贪欲烦恼漏就不会再生起了,已经生起的就会灭尽;还没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无明漏就不会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灭尽。

多闻圣弟子证得真实之法以后,不应该念着的不善法就不会念着,应该念着的善法就会念着。因为不应该念着的法不念,应该念着的法而念着的缘故,还没有生起的贪欲漏就不会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灭去;还没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无明漏就不会生起,已经生起的就会灭尽。

二十八、中阿含经第十漏尽经原文:有七断漏烦恼忧戚法。云何为七。有漏从见断。有漏从护断。有漏从离断。有漏从用断。有漏从忍断。有漏从除断。有漏从思惟断。

释:有七种断除烦恼漏,消除忧戚苦恼的方法。有哪七种呢?三界有的烦恼漏从知见上断;三界有的烦恼漏从护上断;三界有的烦恼漏从离上断;三界有的烦恼漏从用上断;三界有的烦恼漏从忍上断;三界有的烦恼漏从除上断;三界有的烦恼漏从思惟上断。

原文:云何有漏从见断耶。凡夫愚人不得闻正法。不值真知识。不知圣法。不调御圣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故。便作是念。我有过去世。我无过去世。我何因过去世。我云何过去世耶。我有未来世。我无未来世。我何因未来世。我云何未来世耶。自疑己身何谓是。云何是耶。今此众生从何所来。当至何所。本何因有。当何因有。

释:三界有漏从知见上断是什么意思呢?凡夫愚痴人闻不到正法,遇不见真知识,不知圣人之法,也不能驾驭圣人之法,不知世间真实之法,不能正确的思惟,于是便有这样的念头出现:我是有过去世的,我没有过去世,我因为什么有过去世,我的过去世是怎么样的;我有未来世,我没有未来世,我因为什么有未来世,我的未来世是怎么样的;自己疑惑自己的色身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他们也疑惑众生到底是从何处而来,死后应当去往何处;当初因为什么而有众生,众生应当因为什么才能有。

原文:彼作如是不正思惟。于六见中随其见生而生真有神。此见生而生真无神。此见生而生神见神。此见生而生神见非神。此见生而生非神见神。此见生而生此是神。能语能知。能作教作。起教起。生彼彼处。受善恶报。定无所从来。定不有。定不当有。是谓见之弊。为见所动。见结所系。凡夫愚人以是之故。便受生老病死苦也。

释:因为凡夫无知,他们就有了这些不正当的思惟,在这六种见处当中,随同他们知见的出生,而生出自己的思想念头,认为众生确实有个叫作神的主宰者存在;或者随同他们知见的出生,而生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认为众生确实没有什么神的存在来主宰众生;或者是随同他们知见的出生,而生出这样的看法,认为众生确实有个叫作神的东西才能见到这种神;

或者是他们认为众生身中确实有个叫作神的东西,才能知道众生身中并不存在什么神;或者是认为众生身中没有什么神去见到神的东西;或者是认为这就是神,祂能说话,能感知,能造作,能教导造作,能起卧,能教导起卧;祂能出生在某某处,受善恶报;祂一定是无所从来,一定是不存在的,一定是不应当存在的。凡夫人的这些思想观点看法,就是他们不正知见产生出来的弊端,被自己的知见所左右了,被自己的知见结缚所系缚住了,所以凡夫人要受生老病死之苦。

原文:多闻圣弟子得闻正法。值真知识。调御圣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习。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则三结尽。身见戒取疑三结尽已。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便得苦际。若不知见者。则生烦恼忧戚。知见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见断也。

释:多闻圣弟子得闻正法,得遇真知识,用圣法调御自心,知最真实之法,如实知苦,知苦如何灭,如实知苦灭的修道方法。如是知五阴世间真实谛理以后,三縛结就会断尽,身见、戒禁取见、疑见断尽了,就证得须陀洹果。从此以后不再堕入恶道,一定会趣向正真的觉悟,最多在三界经过七次天上人间来往,便灭除了三界的有苦,到了苦的边际了。如果没有具足这样的知见,就会出生烦恼和忧戚;如果具足这些知见,就不受烦恼和忧戚苦。这就是三界有漏从知见上断的道理。

原文:云何有漏从护断耶。比丘。眼见色护眼根者。以正思惟不净观也。不护眼根者。不正思惟以净观也。若不护者。则生烦恼忧戚。护则不生烦恼忧戚。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护意根者。以正思惟不净观也。不护意根者。不正思惟以净观也。若不护者。则生烦恼忧戚。护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护断也。

释:如何是三界有漏从护断呢?比丘们,眼见色能善护眼根者,用正思维不净观色法,就是从护断。不护眼根者,用不正思维见色身清净,就是不护眼根;如果不护眼根者,就会生起烦恼忧戚,护眼根者就不生起烦恼忧戚。如是像这样护耳鼻舌身意根者,对声香味触法用正思维,来正确的认知声香味触法,就是从护断三界有漏。善护耳鼻舌身意根者,用正思维来观察声香味触法的不净;不护耳鼻舌身意根的,对声香味触法不正思维,观察六尘见法清净。不护根者,就会生起烦恼忧戚;护根者,就不生烦恼忧戚。这就是三界有漏从护断的道理。

原文:云何有漏从离断耶。比丘。见恶象则当远离。恶马恶牛。恶狗毒蛇。恶道沟坑。屏厕江河。深泉山岩。恶知识恶朋友恶异道。恶闾里恶居止。若诸梵行与其同处。人无疑者而使有疑。比丘者应当离。恶知识恶朋友恶异道。恶闾里恶居止。若诸梵行与其同处。人无疑者而使有疑。尽当远离。若不离者。则生烦恼忧戚。离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离断也。

释:如何是三界有漏从离断呢?比丘们,如果你们看见恶象的时候应当远离,看见恶马、恶牛、恶狗、毒蛇、险恶的道路、沟坑、暗蔽的沟厕、江河、深泉、山岩、恶知识、恶朋友、恶的不同道者、恶的街巷、恶的住处,你们应当远离。因为清净的修道者与之同处,人们本来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也会生出疑惑来,所以应当远离。如果不厌离这些,就会生出烦恼忧戚;远离他们就不会生出烦恼忧戚。这就是三界有漏从离断的意思。

原文:云何有漏从用断耶。比丘。若用衣服。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蚊虻。风雨寒热故。以惭愧故也。若用饮食。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肥悦故。但为令身久住。除烦恼忧戚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断。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隐无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疲惓得止息故。得静坐故也。若用汤药。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肥悦故。但为除病恼故。摄御命根故。安隐无病故。若不用者。则生烦恼忧戚。用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用断也。

释:如何是三界有漏从用上断呢?比丘们,如果需要衣服,不是因为利益的缘故,不是因为贡高我慢的缘故,不是为了庄严修饰自己的缘故;只为了遮蔽蚊虻和风雨寒热的缘故,因为惭愧的缘故而穿衣。如果需要饮食,不是为了利益的缘故,不是因为贡高我慢的缘故,不是为了健康愉悦的缘故;只为了令色身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的缘故,为了除掉烦恼忧戚的缘故,为了修行清净行的缘故,为了要让老病消除、新病不生的缘故,为了长久安稳居住不生病的缘故而饮食。

如果需要居住房屋、床、被褥、卧具等等,不是为了利益的缘故,不是为了贡高我慢的缘故,不是为了庄严和装饰自己的缘故;只为了疲倦时能得到好好休息的缘故,为了能够静坐修行的缘故。如果饮用汤药,不是为了利益的缘故,不是为了贡高我慢的缘故,不是为了身体健康和快乐的缘故,只为了除去病恼的缘故,摄受和保护命根的缘故,为了色身安稳无病苦的缘故而饮汤药。如果不用这些物品,就会生起烦恼忧戚,使用了这些物品,就不会出生烦恼忧戚。这就是三界有漏从用断的道理。

原文:云何有漏从忍断耶。比丘。精进断恶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专心精勤。身体皮肉。筋骨血髓。皆令干竭。不舍精进。要得所求。乃舍精进。比丘。复当堪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虱。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病。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则生烦恼忧戚。忍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忍断也。

释:如何是三界有漏从忍断呢?比丘们,精进修行断除恶的不善法,因为修行善法的缘故,常常要生起这样的念想,专心精勤修行,以至于身体、皮肉、筋骨、血液、髓脑,都令其干竭,也不会舍弃精进。除非得到了精进所追求的修道目标,才会舍掉精进。比丘们,你们修道时还应当忍受饥渴、寒热、蚊虻、苍蝇和虱子跳蚤,即使是大风和毒日所逼迫,恶声咒骂和木杖的捶打也能忍受下来。身体遇见疾病的时候极其苦痛,甚至到了要命绝身亡,一切不可乐的事情,都能忍受得住。如果不忍受的话,就会生出烦恼和忧戚;忍受得住,就不会生出烦恼和忧戚了。这就是三界有漏从忍断的道理。

原文:云何有漏从除断耶。比丘。生欲念不除断舍离。生恚念害念不除断舍离。若不除者。则生烦恼忧戚。除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除断也。

释:如何才是三界有漏从除上断呢?比丘们,当心里生出贪欲的念头时不去除断和舍离,生出嗔恚的念头和恼害的念头,不去除断和舍离,如果不除断和舍离者,就会生出烦恼和忧戚;如果能除断和舍离,就不会生出烦恼和忧戚。这就是三界有漏从除断的道理。

原文:云何有漏从思惟断耶。比丘。思惟初念觉支。依离依无欲。依于灭尽。起至出要法。精进喜息定。思惟第七舍觉支。依离依无欲依于灭尽。趣至出要。若不思惟者。则生烦恼忧戚。思惟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思惟断也。

释:如何是三界有漏从思惟上断呢?比丘们,思惟第一念觉支,思惟五蕴、离五蕴、对五蕴无欲望、心里不执取五蕴,想要灭尽五蕴,最后生起出离生死的菩提心,渐渐到达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定觉支。之后再思惟第七舍觉支,内心真正的离开了五蕴,对五蕴彻底的无欲,断尽执取,有能力灭尽五蕴,就达到了出离生死的边际。如果不思惟七觉支,就会出生烦恼忧戚,思惟七觉支就不会出生烦恼忧戚。这就是三界有漏从思惟断的道理。

原文:若使比丘有漏从见断则以见断。有漏从护断则以护断。有漏从离断则以离断。有漏从用断则以用断。有漏从忍断则以忍断。有漏从除断则以除断。有漏从思惟断则以思惟断。是谓比丘一切漏尽诸结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际。

释:如果想要比丘的有漏烦恼从知见上断,就能从知见上断;想要有漏从护上断就能从护上断;想要有漏从离上断就能从离上断;想要有漏从用上断,就能从用上断;想要有漏从忍上断就能从忍上断;想要有漏从除上断,就能从除上断;想要有漏从思惟上断,就能从思惟上断。这样的话,比丘的一切三界有漏就能全部断尽,所有烦恼结全部解开,就能以正智而到达苦的边际。

二十九、观无量寿经第一观

原文:(佛说)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於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正念,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释:佛陀为了心力赢劣的人命终往生极乐世界,教导众生一种方便方法,就是首先面向西方观想日落、水观和地观,三观成就以后,保证命终往生极乐世界。总共有十六观,每一观里都有佛力的加持,如果单独靠众生自己观想成就,恐怕很难,因为佛说众生心想赢劣,观想力弱。为什么众生的心想赢劣观想力弱呢?因为众生无量劫以来,业种深重,世俗法的攀缘太多,心思太散乱,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在一件事上,因此不容易成就一件事,只能依赖佛力的加持来完成观想。

佛说,我现在教导韦提希夫人以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的加持缘故,现世就能见到极乐世界清净的国土,就像手拿一面明亮的镜子看见自己的容貌一样,能现前眼见极乐世界的胜妙庄严之事。于是就心生欢喜,由于内心欢喜,当时就证得无生法忍,知一切法依自心而幻化,都是无生,都不真实存在,忍于此事,就得无生法忍。 佛对韦提希夫人说:你现在还是凡夫,心力很弱,没有观想能力,没有天眼通,观不到太远的距离,更观不到极乐世界,诸佛如来却有一些善巧方便,能让你观见极乐世界。

韦提希夫人对佛陀说:世尊,像我现在这样,因为佛力加持的缘故,能够见到极乐世界佛国土;如果世尊您灭度以后,后世那些众生心性污浊不善,又被生老病死苦所逼迫,他们怎么能够现前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佛告诉韦提希夫人说:你和这些众生应当专一其心的把心系在一处,想于西方。如何想呢?凡是愿意观想的这些众生,都不是生来就是眼盲的人,有眼能见色的这些人,都能看见太阳要落西山的景观。

你们应当生起正念,只念一处,面朝西方而端坐,仔仔细细的一心观察太阳要落下来的地方,让心非常坚忍的住在这个景象中,专门观想这个景象不移动。这时应该能可见太阳马上就要落下去了,其形状就像悬在半空中的大鼓一样圆圆的。看完落日以后,闭眼开眼都能很清晰的看见落日的模样。时时能见,不再失去,就成就三昧。这就是日想观,就是十六观中的初观。

原文佛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为了方便观想,在太阳下山时,用手机录像,录像更生动清晰,更有助于观行记忆。落日不要白色的,经中说是橙红色的,红中稍微带黄的那种。落日的真实相是什么样的,要亲眼所见,越真实越好。

西方的落日,一般是五六点钟时候的,不要想象的,不要P出来的。选定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存在手机里,长期观看,长期观想。不要观好几种,一定要专一,不要杂,否则禅定不会出现。也不要加其它图案和背景,有图案和背景会分散注意力,不容易得定,图像越单调越好。我们不是要欣赏景观,有个欣赏的心,就是散乱心和贪爱心,那样就不能有禅定了。

选好落日景象,然后天天观看,看完之后独头意识再想象回忆。回忆的比较坚固了,时时能回忆得出来,再训练自己闭眼眼前要看见落日景象;闭眼能时时出现落日之后,最后再睁眼闭眼,眼前都是落日,这个景象不会消失不见了,日观三昧成就了。

第三观成就时,佛陀保证众生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在这期间禅定永不失,这种修法非常殊胜。三昧成就时,重罪变轻,轻罪消失。所以所有禅定三昧成就时都能消业,尤其是修净土有佛力加持的更能消业,还能保持三昧境界不失。等到第七观成就时,三恶道业全部消灭,立时开悟,见十方诸佛在面前立。

这是改变和降伏意根的方法,意根一旦降伏下来,再修任何一种禅定,很快就能成就,各种三昧一修就容易成就。日想观成就之后,再观水,水观也能很快成就;之后是地观,地观成就,就保证去极乐世界了。

选定一种落日景象,长期观看,然后回忆。能时刻回忆出来,不会丢掉了,再闭眼时刻在眼前,能时刻闭眼显现出来以后,再练习睁眼看到,如果睁眼闭眼时刻都能见到落日景象,不会丢失散坏,第一观就成就。第一观成就以后,第二观就容易观成功,乃至于第三观也容易观成功。往生极乐世界就有保证了。第一观成就以后,修其它任何观行,都容易成就,念佛三昧,明心见性都不难了。有比较大罪业的,这样观行,佛已经保证能灭罪,而且还能往生极乐世界,还能明心见性。

三十、大乘十法经简要

佛说喜乐佛法的菩萨,应该恭敬供养善知识,为闻法故,为得法故,为求法故,忍于世间种种苦恼和不如意事,为成就佛道故,发大誓愿,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直至佛地不休不息,这是菩萨们的行持。

佛说菩萨要怎样行法顺法,菩萨观察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五受阴,是无常的、苦的、空的、非我的,虽然如是观,如是想,然不能像罗汉们那样厌离五受阴。罗汉们修行只想能够灭苦,得解脱,出离三界,不想成就佛道,慈悲心薄,不管众生的生死苦,不想在这个世间利乐众生。菩萨不这样,菩萨们的心量广大,慈悲心大,悲愍众生,发愿要在无量劫的修行过程中,广度无量众,然后成就佛果。

这样的话,菩萨就不能舍弃五受阴不要而灭度自己,而是要生生世世保有五受阴,用这五阴自利利他。佛说菩萨不但要用五受阴,而且要善于利用五阴,要善用善持善修。罗汉们害怕五阴,认为拥有五阴能给自己带来苦受;菩萨们了知五阴的实质本如来藏,不再害怕五阴世间,因为五阴是虚幻的,是如来藏所变幻出来的,只要自己不对五阴生起颠倒想,不执著五受阴,就不会有苦受。

佛又讲解菩萨如何观察五受阴苦空无常无我,而又不厌离五受阴。佛用比喻来说明菩萨应该有智慧,不应该厌弃五阴身,譬如一个有智慧的人,贩卖毒物,包装好它,而自己不食这个毒物。又譬如有人供养火神,供了火以后,虽然恭敬赞叹,然不用手去触火,免得被火烧着,生起苦恼。菩萨也如是,虽然心向涅槃,顺于涅槃,然不证取涅槃,不入涅槃。因为一旦入了涅槃,再也不能有五受阴来修学佛法,广利众生,成就佛道了,这样就退失了菩提,损失大矣!菩萨们虽然不证取涅槃,但心无烦恼,不被世间烦恼所染污,这样的菩萨是最值得敬重的。

佛说偈赞诸大菩萨。首先菩萨有大智慧,有般若无生忍智和方广唯识的无生法忍智;其次菩萨有无畏,不畏惧生死,在三界生死长河中广度无量众;再其次菩萨有慧眼法眼,智慧清净。这样的菩萨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萨,具无生法忍慧,入诸佛家,是佛亲儿子,能替佛分担家业,有度众生的方便善巧和胜妙的智慧,其广大名声超越于声闻缘觉二乘人。

这样的菩萨如实了知五受阴的苦空无常无我性,了知七识妄心的生灭流转性,知自我虚妄不实。虽然如此,不忍灭度,看见世间众生长处生死,渴望解脱,为众生故,不证取涅槃,不处涅槃的无为境界,因为那样无益于众生。关于慢,佛说菩萨摩诃萨已经离却各种慢,心地慈悯,常念众生。常行世间,乞食过活,宣说能使众生都受益的法教。

世尊四十九年讲法,说了很多秘密语,众生不懂其义,只以表面意思来理解和接受,所以很难做到依义不依语。有以下几种是世尊秘密语,不被众生所知。

(一)如来授记声闻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如所说。之所以这样授记,是因为声闻人也有佛性,有成佛之性,故也能成佛。又因为如来所授记的声闻人,是密行菩萨或者是将来会转入菩萨道修行的声闻,暂时修声闻解脱道,断除烦恼,大乘善根成熟时就会修菩萨六度万行,修般若唯识智慧,以此将来就会成就佛道。

(二)世尊多次告诉阿难患背痛,非如所说。佛愍众生故如此说,非真实有病痛。因为弟子们有病不肯用药,障碍修道。佛带头用药治病,弟子们见佛都用药,有病时也就不生惭愧心,也用药治疗。

(三)佛说老迈衰败,要用侍者,非如所说。佛永远不老,永远不衰弱,为众生故示现耳。

(四)如来与外道争论,非如所说。佛已经没有冤家对头了,是故意示现,那么弟子们遇见冤家对头时,就说佛尚如此,何况我们,再遇到违缘时就不会很惭耻了。

(五)毒刺伤足,示现受果报,无有其事。佛早已没有恶业果报了,为愍愚痴众生造作业行故,示现受果报。众生见佛尚受果报,何况我们,于是就不敢造业了。

(六)提婆达多与佛作怨对,非如所说。提婆达多多世是佛的善知识,示现处处与佛作对,借以歌显佛德。众生见得佛的德行就会无比的恭敬,纷纷皈依三宝,随佛修学。

(七)如来乞食空钵而出,非如所说。佛的福德无量,可以不用饮食,即使饮食,自己可以变化,即使自己不变,也有十方世界无量众生供养于佛。佛如此示现,那些乞不着饮食的薄福弟子,心里与佛比较,就不会自卑,惭愧忧恼了。

(八)女人木盆置腹谤佛,非如所说。这个女人是示现,没有其事。佛为安慰后世弟子,故作示现。当弟子们受诽谤时,就会想到佛尚被谤,何况我们,于是心就不退于道了。

(九)佛三月食马麦,非如所说。佛为度五百匹马故,示现如此。其中马的头目也以愿力生到马身中,方便度化五百匹马,佛也辅佐去度化。所以众生要与善知识结善缘,下恶道受报时,善知识会到恶道里去度化,遇见一个善知识何其幸运。佛的福德即使吃任何东西,都是最上味,何况马麦。佛三月当中食马麦,不仅度化五百马,也度化几百比丘。所以我们学法要依如来的真实义,不依如来语的表义;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总共有四依四不依,要努力修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