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四卷(四谛相)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论著讲解 更新时间: 2022-10-12 22:13:35 阅读: 450

第三章  法智、类智和现观智

原文:彼既如是。于其自内。现见诸蕴。依诸谛理。无倒寻思。正观察已。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比度观察。谓彼所有。有为有漏。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时。皆有如是法。皆堕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灭。皆永寂静。常住安乐。彼所有道。皆能永断。究竟出离。

释:瑜伽行者既然能像这样对于自己的内身现前观见五蕴,依据四圣谛理没有颠倒地寻思,正确地观察以后,再对于其他不同的分界不能现前观察的五蕴,进行比度观察。五蕴中所有的有为法有漏法,遍一切处遍一切种子,在一切时都与现前所观察到的法一样,都摄属于四圣谛理之中,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性质。这些法都是生灭的,灭掉之后都是永远寂静的,寂静以后都是永远常住的、安乐的,世间所有的道都能永远断灭,究竟出离世间苦。

原文:当知此中。若于现见。诸蕴谛智。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即是能生。法智类智。种子依处。

释:在这些法的观察当中,如果对于现前存在的五蕴能够如实观察,现量见证四圣谛真实理,就会出生法智,是法智种子的所依之处。如果在除了现前所存在的法之外的所余的不是现前所存在的五蕴法,进行比度观察出生了见证智慧,就是类智,是类智种子的所依处。

这里讲了证法的两种方式,一是对当前存在的五蕴的如实观察,二是对非当前存在的五蕴的比度观察,两种观察都能获得谛智。非当前存在的五蕴是指什么呢?这是指当下此刻之前和之后的五蕴,如果今天的五蕴是现前的,那么昨天以前的五蕴和明天以后的五蕴就是非当下的五蕴,与当下的五蕴有个分界,时间点不同,但五蕴的性质和特征是相同的,是同类,有共同性,有可比性。

如果今年的五蕴是当下的五蕴,去年以前的五蕴和明年以后的五蕴就是非当下的五蕴;如果今世的五蕴是现前的五蕴,前世和后世的五蕴就是非现前可见的五蕴。以此类推,三大阿僧祇劫的五蕴都与当前的五蕴有相同的属性,或者说从无始劫以前直至无始劫以后的五蕴都有共同的属性和性质、特征,都是同类,都有可比性。

正比度能出生法智和类智,在对现前存在的五蕴正确如实观察的基础上,再比度观察非现前存在的其余五蕴,就能出生法智和类智,获得见道的无生智。分界是指过去和未来不同时期的法与当下的法的界限和分割。法与法有了界限,观察法的方式就不同,获得智慧的种类也不同。能现见的法是现量观察,不能现见的法就比度观察,观察正确如实了,就会获得谛智和无生忍。

原文:又即如是。了相作意。当知犹为。闻思间杂。若观行者。于诸谛中。如是数数。正观察故。由十六行。于四圣谛。证成道理。已得决定。复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超过闻思。间杂作意。一向发起。修行胜解。此则名为。胜解作意。如是作意。唯缘谛境。一向在定。于此修习多修习故。于苦集二谛境中。得无边际智。

释:以上讲的这些了相作意,仍然属于间杂的闻思智慧,如果观行者在四圣谛中,像这样不断地正观察,就会由十六行对于四圣谛的证成道理,已经心得决定。又对于四圣谛的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超过了间杂的闻思作意,一直在发起修行胜解,名为胜解作意。这样的作意,只缘真实境界,一直在定中,对于胜解作意修习并且勤于修习的缘故,在苦谛和集谛两种境界中,就获得无边际智。

在对四圣谛心得决定之前的了相作意,参杂着闻思,并不纯是正观察,也不是无间断地观察。如果能够无间断地正观察,才能对四圣谛心得决定。心得决定之后,才能胜解,胜解之后才能证。四圣谛的尽所有性,是指四圣谛所覆盖的范围,如所有性是指符合四圣谛理的所有性。如果观察是无间断地正观察,就能超过间杂的闻思阶段,这时候能发起对四圣谛的胜解,叫作胜解作意。如果能一直保持禅定,禅定不失,心只缘四圣谛,没有他缘,这样的作意观察就能获得无边际智。

原文:由此智故。了知无常。发起无常无边际胜解。如是了知苦等。发起苦无边际胜解。空无我无边际胜解。恶行无边际胜解。往恶趣无边际胜解。兴衰无边际胜解。及老病死愁悲忧苦。一切扰恼无边际胜解。

释:由于有无边际智的缘故,了知诸行无常,发起对于无常法的无边际胜解。像这样了知了苦空无常无我等等,就发起了苦无边际胜解、空和无我无边际胜解、恶行无边际胜解、往恶趣无边际胜解、兴衰无边际胜解、以及老病死忧悲苦恼一切忧恼无边际胜解。

原文:此中无边际者。谓生死流转。如是诸法。无边无际。乃至生死。流转不绝。常有如是。所说诸法。唯有生死。无余息灭。此可息灭。更无有余。息灭方便。即于如是。诸有诸趣。死生法中。以无愿行。无所依行。深厌逆行。发起胜解。精勤修习。胜解作意。

释:无边际的意思是,生死流转这样的诸法无边无际,以至于生死流转不断绝。以上所说的诸法虽然是常有的,但是只有生死是可以息灭,再也没有遗余的。这个可以息灭之法,再也没有其余的息灭方便法。在如是这些三有六道的生死法中,以无愿行、无所依行、深深地厌逆行,发起胜解,精勤地修习胜解作意。

原文:复于如是。诸有诸生。增上意乐。深心厌怖。及于涅槃。随起一行。深心愿乐。彼于长夜。其心爱乐。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为诸色声香味触等。滋长积集。由是因缘。虽于涅槃。。深心愿乐。而复于彼。不能趣入。不能证净。不能安住。不能胜解。其心退转。于寂静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虑故。其心数数。厌离惊怖。虽于一切。苦集二谛。数数深心。厌离惊怖。及于涅槃。数数发起。深心愿乐。然犹未能。深心趣入。

释:又对于以上所说的这些诸有诸生死法的增上意乐,从内心深处生厌和怖畏,对于涅槃所生起的任意一种行,都从内心深处有乐愿。行者曾于生死长夜中,内心爱乐世间里的色声香味触等法,为了这些色声香味触等法滋长和积集苦谛。

由于这个因缘,虽然现在能深心愿乐涅槃,而不能趣入涅槃,不能证得清净法眼,不能安住四圣谛中,也不能胜解四圣谛。其心就从寂静界中退转了,因为没有能够从深心里生出对涅槃的希冀和景仰的缘故,因为心中有疑虑的缘故,就会一次次地厌离和恐怖生死。这样的人虽然在一切的苦谛和集谛的修习中,多次地深心厌离和惊怖生死,对于涅槃多次地发起深心的愿乐,然而还是不能深心地趣入涅槃。

原文:何以故。以彼犹有。能障现观。粗品我慢。随入作意。间无间转。作是思惟。我于生死。曾久流转。我于生死。当复流转。我于涅槃。当能趣入。我为涅槃。修诸善法。我能观苦。真实是苦。我能观集。真实是集。我能观灭。真实是灭。我能观道。真实是道。我能观空。真实是空。我观无愿。真是无愿。我观无相。。真是无相。如是诸法。是我所有。

释:为什么深心厌怖生死愿乐涅槃,却不能趣入涅槃,甚至都不能胜解和安住涅槃之法?因为行者还有能障碍现量观行的粗的我慢,随着观行的深入生起有间断或者是无间断的作意,心中这样思惟:我曾经长久地流转于生死之中;我在生死中还要继续流转;我将来会趣入涅槃;我为了涅槃修习诸善法;我能观察苦谛真实是苦的;我能观察集谛真实是集起的;我能观察灭谛真实会灭;我能观察道谛真实是道;我能观察空真实是空;我能观察无愿真是无愿,我观察无相真是无相;如是诸法是我所具有的。

原文:由是因缘。虽于涅槃。深心愿乐。然心于彼。不能趣入。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碍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弃舍任运。随转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随作意行。专精无间。观察圣谛。随所生起。心谢灭时。无间生心。作意观察。方便流注。无有间断。彼既如是。以心缘心。专精无替。便能令彼。随入作意。障碍现观。粗品我慢。无容得生。

释:由于行者心中有这些观念,虽然他对于涅槃能深心爱乐,但是心却不能趣入涅槃,因为粗重的我慢有遮障作用。行者了知以上这些我慢是趣入涅槃的障碍以后,就能迅速地以智慧通达,从而去除我慢遮障,便舍弃了从前的任心随意出生的我慢,随后运转作意,制伏住了心所触的一切外境,转入观行作意,随作意而转,一心精勤无间断地观察四圣谛。随着所生起的我慢心的灭去,心生起在无间断地作意观察上,心识无间断地流注在观察四圣谛中。行者如是以智慧心缘于无间作意,专心精进旁无他顾,浸染于四圣谛作意中,这样障碍现量观行的粗重我慢就没有机会生出来了。

原文: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观心相续。展转别异。新新而生。或增或减。暂时而有。率尔现前。前后变易。是无常性。观心相续。入取蕴摄。是为苦性。观心相续。离第二法。是为空性。观心相续。从众缘生。不得自在。是无我性。如是名为。悟入苦谛。

释:像这样精勤地修习瑜伽的行者,观察自心相续不断地流转变异,心里新出生一种法,下一秒又新出生另一种法,不断地改变,其心意有时增加有时减少,都是暂时而有,刹那现前,过后就变,这样前后变易的心是无常性的。再观自心相续不断,有所取着,是被取蕴所摄受着,这是苦性的。再观自心相续不断,心却不属于任何一种法,因为其心是空的,是为空性。再观察自心相续不断,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不得自在,因此是无我性。这样就叫作悟入苦谛,无常、苦、空、无我,名为苦谛。

原文:次复观察。此心相续。以爱为因。以爱为集。以爱为起。以爱为缘。如是名为。悟入集谛。次复观察。此心相续。所有择灭。是永灭性。是永静性。是永妙性。是永离性。如是名为。悟入灭谛。次复观察。此心相续。究竟对治。趣灭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如是名为。悟入道谛。

释:再次观察此心相续不断,是以爱为因,以爱为集,以爱为起,以爱为缘,观察到这个理就名为悟入集谛。再次观察此心相续不断,所有拣择出的生灭法都是具有永远灭尽性,永远寂静性,永远微妙性,永远离性,如是名为悟入灭谛。再次观察此心相续不断,能够彻底地对治一切烦恼。趣向寂灭之道是真的道性,是真的如性,是真的行性,是真的出离性,如是名为悟入道谛。

原文:如是先来。未善观察。今善作意。方便观察。以微妙慧。于四圣谛。能正悟入。即于此慧。亲近修习。多修习故。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正智得生。由此生故。能断障碍。爱乐涅槃。所有粗品。现行我慢。

释:从前还没有好好地观察四圣谛,现在就要善于作意作以方便观察,以微妙的智慧,于四圣谛理能正确如实地悟入。由于能够亲近和修习,多多地修习此种微妙的观察智慧的缘故,能缘智和所缘的法平等平等,正智才得以出生。由于出生了正智,就断除了障碍爱乐涅槃的所有的粗重的现行我慢。

原文:又于涅槃。深心愿乐。速能趣入。心无退转。离诸怖畏。摄受增上。意乐适悦。如是行者。于诸圣谛。下忍所摄。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智生。是名为暖。中忍所摄。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智生。是名为顶。上忍所摄。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智生。名谛顺忍。

释:又对于涅槃深心爱乐,能迅速地趣入,心不退转,离开一切怖畏,内心生起增上意乐,舒适愉悦。这样修行的行者在四圣谛的修习过程中,属于下忍位所摄。能缘的心和所缘的法平等,平等智出生了,名为暖位,属于中忍位所摄。能缘的心和所缘的法平等,平等智出生,名为顶,属于上忍所摄。能缘的心和所缘的法平等,平等智出生,名为谛顺忍。

这里把对涅槃的安忍分为上中下三品,下品忍处于四加行中的暖位,中品忍处于四加行中的顶位,上忍也叫作谛顺忍,处于四加行中的忍位。处于暖位的行者,心就能趣向于涅槃,对于涅槃法的修习心无退转了,因为对涅槃法生起了增上意乐,离开了怖畏,有了功德受用,那么在后边的一切修习过程中都不会退转了,乃至于断我见得初果之后,更不会退转于涅槃之道。在四加行位的功德受用,与初果的功德受用差别很大,初果与二果,乃至于二果与三果四果的功德受用,差别都很大,所以不要误会功德受用,不要把四加行的功德受用,误会为是初果二果的功德受用,从而出现未证言证的大妄语。

原文:彼既如是。断能障碍。粗品我慢。及于涅槃。摄受增上。意乐适悦。便能舍离。后后观心。所有加行。住无加行。无分别心。彼于尔时。其心似灭。而非实灭。似无所缘。而非无缘。又于尔时。其心寂静。虽似远离。而非远离。又于尔时,非美睡眠。之所覆盖。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

释:行者修习至此,能断除障碍观行的粗重我慢,对于涅槃更进一步产生出增上意乐和愉悦快乐,这样就能舍离后续观心的所有加行,住在没有加行的无分别心中。这时候,行者的心好像是灭了而其实还没有灭,好像是没有什么攀缘了而并非没有攀缘。行者又在某时其心寂静,虽然好像是远离了六尘境界而实未曾远离。行者在这时候心还有睡眠盖障,睡眠还没有不为轻而香美无梦,只有非常分明的没有高下的奢摩他行。

修习瑜伽的行者,在断除了障碍现观的粗重我慢,对涅槃生起增上意乐之后,不用再努力地作加行功夫了,这时候感觉心好像没有分别了,好像是灭了,其实还没有灭,心里好像什么也不想了,其实是有想,感觉心里好像远离了尘境,其实还没有远离,并且这时候睡眠盖障并没有消除,睡眠还很沉重,未得清明,只有分明的无相心,不取法之高下,住于禅定中,不观四念处四圣谛。

原文:复有一类。闇昧愚痴。于美睡眠。之所覆盖。其心似灭。非实灭中。起增上慢。谓为现观。此不如是。既得如是。趣现观心。不久当入。正性离生。即于如是。寂静心位。最后一念。无分别心。从此无间。于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此即名为。世第一法。从此已后。出世心生。非世间心。此是世间。诸行最后。界畔边际。是故名为。世第一法。

释:又有一类人昏昧愚痴,被香美的睡眠所覆盖,其心好像是灭了,其实并不是真灭了,于是就生起了增上慢,认为这就是现量观察,实则不是。此人既然已经获得了这样的趣向现量观察的心,不久以后就应当能入到正性离生中。在这样其心似灭非灭的寂静心位中,有最后一念无分别心,再以后就会无间断地对于前边所观的四圣谛理,生起内在作意,这叫作世第一法。从此以后出世间的心就生起来了,再也没有世间心了,这是世间诸行中最后的界限边际,因此名为世第一法。

这一段文很重要,讲述的是证道之前的最后阶段的心理状态,以及证道之前的最后修习方法,也揭示了世第一法与证道之间的差别相。在证道之前,处于四加行位的最后一位世第一法位,在此位中,睡眠盖障变得轻微了,以至于睡眠很轻微,也很清明,处于半睡半醒之间,睡眠中心很清明,不昏昧,身体很舒适,因此对于修道遮障很小。心好像是灭了,没有分别了,但还是有分别性,并没有灭,只是了别轻微,似有似无。于是愚痴蒙昧的人就生起了增上慢,觉得自己是无心了,有了现观了,实际不是。

但是却离现观不远了,如果继续精进,不久就会证入离开生死的正位,也就是在这样的寂静心位中,还有最后一念无分别心,以此一念无分别心,从此以后就会无间断地对从前所观行的四圣谛理,生起内在的作意,这就名为世间第一法。从此以后,就生起了出世间的心,世间心就断了灭了,这是世间里诸行最后的与出世间的界限和边畔,以此叫作世间第一。

原文:从此无间。于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若是现见。若非现见。诸圣谛中。如其次第。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由此生故。三界所系。见道所断。附属所依。诸烦恼品。一切粗重。皆悉永断。

释:从此无间断地对于从前所观行的四圣谛理,生起内在作意,作意不间断,随同从前次第所观行的四圣谛,或者是现量所见,或者是非现量所见的四圣谛中,随同其次第,是有是无加以分别之后,决定智和现见智就出生了。决定智和现见智出生之后,三界所系缚的,见道所断除的,附属于心所依止的,所有的烦恼品类中一切粗重部分,全部都永远断除了。

这段讲见道部分了,四加行之后,再无间断地作意观察,就会有智慧出生,作出决定,确认四圣谛苦集灭道之理,同时现量见法智出生,就断我见证初果了。见道证初果的同时,一切粗重的烦恼就全部都永远断除,不再生起了。所以如果有人粗重烦恼还存在着,烦恼看似还比较重,那就说明还没有见道证初果,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身口意行的表现足以说明他是否见道。外表看身口意行比较清净的,不一定是见道了,但见道的人身口意行一定是清净的,没有粗重烦恼的。

原文:此永断故。若先已离。欲界贪者。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得不还果。彼与前说。离欲者相。当知无异。然于此中。少有差别。谓当受化生。即于彼处。当般涅槃。不复还来。生此世间。若先倍离。欲界贪者。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得一来果。若先未离。欲界贪者。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粗重永息。得预流果。

释:由于粗重烦恼永远断除的缘故,如果先前已经离开了欲界贪爱的人,在如今之时,既然已经悟入了如是四圣谛现量观行以后,就获得了三果不还果。此人与前边所说的离欲者的相貌,应该知道是没有差异的。但是二者之间还是稍微有一些差别,那就是后世要在五不还天受化生的三果人,就在即将受生处直接入涅槃,不再来此世间受生了。

如果是先前接近于离开欲界贪爱的人,已经断除部分欲界贪爱的人,在这时候,既然已经获得了如是四圣谛现量观行以后,就获得二果一来果。如果先前还没有离开欲界贪爱的人,在如今之时,既然已经获得四圣谛现量观行以后,粗重的烦恼就永远息灭了,获得初果。

根据以上弥勒菩萨的讲述,证得初果虽然还没有离欲界贪,但是粗重的烦恼是要永远断除息灭的,细微的烦恼仍然存在,待以后的修行再逐渐断除息灭,直至四果断尽一切现行烦恼。虽然初果到四果都能够对四圣谛进行现量观行,但因其在福德、烦恼、禅定和观行智慧等方面有差别,获得的智慧就有差别,果位就有差别。

三果人断除了欲界贪爱烦恼,有能力在受生处或者是在中阴身直接取得无余涅槃,那就是断除烦恼的心解脱圣者。初果和二果还有不同的欲界贪,心不解脱欲界,所以就不是心解脱的圣者,而是属于贤人。

原文:由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现前观察。故名现观。如刹帝利与刹帝利。和合无乖。现前观察。名为现观。婆罗门等。当知亦尔。此亦成就。众多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断智。得非常智。得缘生行。如幻事智。

释:由能知真谛法的智慧,与所知的四圣谛理和合一起,二者没有乖离,这样的现前观察,就叫作现观。比如刹帝利与刹帝利和合无乖,不相违逆,这样来现前观察,就是现观,现前观察婆罗门也是这样。现观也能成就众多种相状,证得如是谛现观就会获得四智,对于一切苦行,如果住于所有作意当中善于推求观行,就会获得唯法智、非断智、非常智、缘生行如幻事智。

能知智,是指能见法知法证法的六七识,具有如实的观察智慧,所知境是指六七识所观察的理法,比如四圣谛理和般若之法等等,智与境和合一起,没有违逆,这样的现前观察叫作现观。如果观察不到真实的理法,或者是所观察的不善真实理法,那么智和境不相匹配,就不是现前观察,不叫作现观。

和合无乖,不相违逆,主要在于六七识的智慧境界,或者是智慧层次,智慧足够正确观察和认知于法,就与理法不相乖离,并且是现前观察,不是揣摩和推理想象分析的,现前存在的法,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现量观察现量认知,这叫作现观。现观的时候,就证得了法,获得了法智和类智。不是现观的,就没有法智和类智,没有果证。

如何区分对于法是现前观察还是非现前观察呢?比如说观察苦谛,感觉五蕴是苦,现前观察到了五蕴是苦以后,内心对苦的认知很深刻,时时处处心心念念都会感知到五蕴的苦,并且心心念念想要逃脱苦灭掉苦,这种心态形成了无间作意,不间断。无间作意,就是意根生起来的作意,是意根感知到了苦,不仅仅停留在意识表面,这是现前观察的结果。

非现前观察的苦,并没有形成无间作意,断断续续,时有时无,时常忘记了苦,还是追求乐,出离心不强,觉悟性不高,行动力更差。当乐境现前的时候,就会迷失了自己,深陷乐境中不知苦了,对将来的希冀还是很大,妄想能得到乐保持乐。这样一边觉得苦,一边追求乐,心与行为相违背的状态,就是非现前观察苦。非现观的人由于辨别的智慧力不足,往往会误会自己这种情况是现量观察,是实证了法,其实与实证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非现前观察的人普遍特征是,烦恼不除,无明不断,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指东向西,口里说着空,行为上处处着于有,没有一处是空;口里说无我,时时处处都是我,想掩饰都掩饰不住。因为没有实证,不知道实证之后的身心境界,也不知道自己所思所为都与实证境界相反,所以根本掩盖不了自己的凡夫特征。

原文:若行境界。由失念故。虽起猛利。诸烦恼缠。暂作意时。速疾除遣。又能毕竟。不堕恶趣。终不故思。违越所学。乃至傍生。亦不害命。终不退转。弃舍所学。不复能造。五无间业。定知苦乐。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而生。

释:有现观四智的行者,在证初果之前,如果身处境界之中,由于暂时失念的缘故,虽然生起了猛烈的诸烦恼缠缚,只要暂时作意就能迅速地除遣缠缚,并且还能毕竟不堕入恶道,永远不会故意思考与所修学相违背的法,乃至于连畜生的性命也不违害,永远不会退转和弃舍所修学的法,不再能造作五无间恶业,确定知道苦乐不是苦乐自性所作,不是大自在天等所作,不是苦乐自性和大自在天等共同所作,也不是苦乐自性作不是大自在天等作的无因而生。

这是行者处于四加行的世第一法阶段的功德受用,在证得初果之前,就有能力迅速除遣猛力的诸烦恼缠缚,就能不堕恶道,于四圣谛解脱道不退转,不弃舍。可见见道前的四加行其功德也是很大的,见道后的功德受用就更大了,解脱智慧确实是很殊胜的。

原文:终不求请。外道为师。亦不于彼。起福田想。于他沙门。婆罗门等。终不观瞻。口及颜面。唯自见法得法。知法得法。证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缘。于大师教。非他所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终不妄计。世瑞吉祥。以为清净。终不更受。第八有生。具足成就。四种证净。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胜解作意。

释:终究不会皈依外道为师,也不对外道生起福田之想,对于其他的沙门和婆罗门等等,永远不会仰望他们的颜面,看他们的脸色,看重他们所说,从他们的口里得法,只有自己独自见法得法。独自见法得法,证得法的底源(根本),解除所有的疑惑,并不是由于外在的因缘所为。能够证法底源,是由于世尊善知识教导的缘故,不是从世尊之外的他处所引过来的。行者在诸法中无所畏惧,终究不会虚妄地计着世间的种种瑞象和吉祥是清净的,永远不会再有第八次受生于三界世间,具足成就四种所证的清净智。如是行者,在修到世第一法以前,都名为胜解作意。

行者在获得四智现观之后,修习四加行,在第四加行的世第一法之前的观行都叫作胜解作意。意思是没有现量实证之前的思考参究,都应该叫作对法的胜解和领悟,只有胜解之后,才能现量观察得到,名为实证。实证是在初果位以上,胜解则在初果向或者是四加行的世第一法位中,四加行之后才能实证见道。所以要如实地观察自己的智慧,是现量观察智,还是胜解,还是臆测推理分析等等,了解了自己的智慧层次,才好规划下一步的修行。

具有现观四智的行者,从来不从他处得法和知法,不以他人所说为究竟皈依处,都是依靠自己现量观察去实证,见法得法之事只有靠自力参究观行,别人帮不上忙,别人指引的指教的,代替不了自己的现量观行。疑惑需要自己通过观行解决,别人说的不能解除自己内心的疑惑,因为不是亲自所见所证。有些人想方设法地套取修行成果,佛法是谁修谁得,套取来的,不能变成自己的,也不能获得见道智慧。现在有瑜伽师地论作指引,法理越来越明,对于证果明心之事,谁不服也没办法,要不然就去找弥勒菩萨说道说道。

原文:于诸圣谛。现观已后。乃至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名远离作意。复从此后。为欲进断。修所断惑。如所得道。更数修习。永断欲界。上品中品。诸烦恼已。得一来果。如预流果。所有诸相。今于此中。当知亦尔。然少差别。

释:对四圣谛现观以后,直至永远断除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名为远离作意,这是初果境界,断除欲界下品烦恼。又从此以后,为了要进一步断除修道所应该断除的烦恼惑,在所证得的初果断我见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精勤修习,永远断除欲界上品和中品烦恼以后,就证得二果一来果。就像证得初果所具有的功德一样,二果人具有的功德也是如此,但其中还是有一些差别。

原文:谓若行境界。于能随顺。上品猛利。烦恼缠处。由失念故。暂起微劣。诸烦恼缠。寻能作意。速疾除遣。唯一度来。生此世间。便能究竟。作苦边际。得不还果。及不还相。如前已说。

释:二果人在面对境界时,在能随顺欲界上品很猛烈的烦恼缠缚之处,由于失念的缘故,在刚一生起轻微劣弱的诸烦恼缠缚时,马上就能作意,迅速地除遣烦恼缠缚。之后再来此世间投生,只能来一次,就能到达究竟的苦的边际了,证得三果不还果,以及具有不还欲界的功德相,前边已经说过了。

初果见道所断的烦恼是欲界的下品烦恼,是欲界众生的烦恼中最粗重的部分,是人类和三恶道众生所具有的烦恼,天界众生没有粗重烦恼,有中品和上品烦恼,人类也有中品和上品烦恼。如果不喜和不随顺欲界众生的烦恼,就能断除欲界的中品和上品烦恼,证得二果。断除欲界上中下三品烦恼,能远离欲界贪,出生初禅定,证得三果。

所以初果是证道,二果和三果开始修道,修道所断的烦恼比初果要微细难断,一旦断除,智慧就会增进。初果至三果修道就是要断除烦恼,以禅定和烦恼的程度,来划定果位和智慧层次,所以修习理论的最终和根本目的是断除烦恼,身口意行清净,若不为此,只看重理论,就不叫作修道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