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說法是:煩惱即菩提。煩惱一方面指貪嗔癡,殺人放火等等惡法,一方面指吃喝拉撒等等日常瑣事。而菩提指的就是如來藏,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變現和執持的,外相分也如是,那麼外相分的生住異滅,都是由如來藏實現的,而內相分當然也是由如來藏所變現和執持的。山河大地的一切變化,都是第八識如來藏所為,一切法的生住異滅都是第八識如來藏所為。
六識永遠不能直接改變外相分,因為六識裡沒有種子,不與外相分相應,而且六識是後出生的法,必須先有內相分,然後才能有六識,因此六識不可能去直接改變外相分。而如來藏裡有四大種子,有六大種子,因此一切法由如來藏說了算,那麼參究這些問題的方向就已經很明確了。既然六識只能接觸內相分,不能接觸外相分,六識的行為造作,為什麼還能涉及到外相分的改變呢?這裡就有大秘密了。
當我手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手只能接觸書的內相分,拿起的是內相分的書,可是外相分的書就不在桌子上了,別人就看不到,也拿不到了。內、外相分到底有什麼關聯呢?先有內相分,還是先有外相分?當然是先有外相分。是外相分先改變,還是內相分先改變?當然是外相分先改變。內相分從哪裡來的?當然是第八識如來藏依據外相分變現出來的。所以一切法的改變,一定是外相分先變化,然後變化了的外相分,通過浮塵根再傳導到淨色根,就形成了內相分。
但是我的手又接觸不到外相分的書,又怎麼能先讓外相分的書先變化,而引起內相分的書發生變化呢?又比如說,六識造作殺人的業,六識只能接觸人的內相分,不能接觸到人的外相分,那麼六識是怎樣讓人的外相分也滅了呢?而且是人的外相分先滅先毀壞,然後人的內相分才能隨後滅或者毀壞。因為內相分由外相分而來,依外相分而變現,那肯定是外相分先改變,隨即內相分才能跟著改變。這裡的大秘密就留與有緣人細心參究了,不能在此多著筆墨。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