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成唯識論選講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0年11月29日

成唯識論第三卷講解(2)

原文:此識行相極不明了。不能分別違順境相。微細一類相續而轉。是故唯與捨受相應。又此相應受。唯是異熟。隨先引業轉。不待現緣。任善惡業勢力轉故。唯是捨受。苦樂二受是異熟生。非真異熟。待現緣故非此相應。

釋:此識,是指第八識異熟識。祂的運行行相,極其微細,不分明,不明了。不像六識心那樣,容易讓人名了,容易讓人認知到。六識心的運行比較粗,意識容易觀察到,而第八識的運行非常微細,極不容易讓人發現,需要福德具足到一定程度才行。第八識不與六塵相對應,不能分別六塵。六塵境界是順境還是違境,祂不知道,就是說祂不知道六塵的好壞,不知道是非和善惡,因爲不與六塵相對應,不知不見六塵故。

第八異熟識的行相,是那樣的微細,以至於極大多數人,很難証得祂,也很難觀察到祂的存在和運行。但是祂卻永永遠遠地相續運作著,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未來也永遠不會停止運轉。因爲祂是不生不滅的心體,永遠不會有斷絕時。因此,第八識只有與捨受相應,沒有苦受和樂受。但是第八識的捨受與前七識的捨受,有些不同。

前七識的捨受,是分別六塵境界以後,對六塵境界的感受是隨緣,可有可無的覺受,是一種無所謂和不在意的感受。而第八識的捨受,是根本就不了別六塵,不知道六塵,當然不會對六塵生起任何感受了。就像一個盲人,看不見鮮花,對於面前的鮮花,當然沒有任何感覺了。也就像一個聾人,根本就聽不見聲音,音樂傳過來,他當然不會有任何感受了,第八識就是如此。

這種不分別六塵順境和逆境的相應捨受,只有異熟識有。隨先引業轉。不待現緣。任善惡業勢力轉故。唯是捨受。異熟識隨著衆生前世所造作的業行,而隨七識流轉到此世。而異熟識對於衆生的業行和果報,也是捨受,祂不會因爲衆生造善業,升天享樂而歡喜,也不會因爲衆生造惡業,下三惡道而受苦,從而生起苦受。異熟識無有任何的覺受,不管衆生造作什麽樣的業行,受到什麽樣的果報,祂都無喜無憂,完全是捨受。

衆生造善,異熟識隨善緣,衆生造惡,異熟識隨惡緣,祂都無所謂。善與惡與祂全然無關,祂全部隨順,因此完全是捨受。但是衆生的苦樂二種感受,都是異熟果報,由異熟識而出生。雖然苦樂二受,由異熟識而生,但不是真正的異熟識的覺受。

因爲這二種受,要有相應的業緣,要有現時的正報和依報——六塵境界,才能有苦樂二受的産生,這是六識所具有的覺受。異熟識沒有,異熟識與此二種覺受不相應,因爲異熟識不對應六塵境界,與衆生的正報和依報環境都沒有關係。祂不受任何果報,也不感受任何境界,因此沒有任何心境,沒有任何覺受。

 原文:又由此識常無轉變。有情恒執爲自内我。若與苦樂二受相應。便有轉變。寧執爲我。故此但與捨受相應。若爾。如何此識亦是惡業異熟。既許善業能招捨受。此亦應然捨受不違苦樂品故。如無記法。善惡俱招。

釋:又因爲這個異熟識體性常恒不變,有情衆生無始劫以來,一直都在執著第八識爲自己,把第八識所有的功能體性,都據爲己有,認爲是意根自己做得了那些所有的事業,都是自己所爲。

異熟識如果與苦受相應,祂就不會讓衆生去三惡道受苦,祂也不會隨著衆生的七識去三惡道。異熟識如果與樂受相應,祂就會衆生永遠活在天上,不要死去。衆生造惡業時,異熟識就不會記錄收存,然後又輸出惡業種,祂就不作這件事,就會有所選擇了。那這樣,異熟識的體性就會轉變了,不是原來的那個清靜的心體了。

衆生造惡業時,異熟識也不會隨順過去,不會輸出種子,這樣衆生的惡業也就不能造作了。因此,變來變去的異熟識,就不是恒常不變的了,意根也就沒必要再執著祂爲自己了。就像意根一旦知道五隂是生滅變異的,是無常的,是虛妄無我的,那麽意根就不會再執著五隂爲自己,二者是一樣的道理。因此異熟識,只與捨受相應。

如果是這樣,異熟識只與捨受相應,爲什麽這個異熟識也能讓惡業異時異地異類而成熟呢?答:既然允許衆生受善業果報時,異熟識也是捨受,那麽衆生受惡業的惡報時,異熟識也應該是捨受。異熟識的捨受,永遠不會違背和影響衆生七識的苦樂受,二者不互相違逆,不互相沖突。比如,衆生受不善不惡的無記果報時,異熟識是捨受,那麽衆生受善報和惡報時,異熟識仍然是捨受。

 原文:如何此識。非別境等。心所相應。互相違故。謂欲希望。所樂事轉。此識任運。無所希望。勝解印持。決定事轉。此識瞢昧。無所印持。念唯明記。曾習事轉。此識昧劣。不能明記。定能令心。專注一境。此識任運。刹那別緣。慧唯簡擇。德等事轉。此識微昧。不能簡擇。故此不與。別境相應。此識唯是。異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應。惡作等四。無記性者。有間斷故。定非異熟。

釋:這個部份還是講阿賴耶識的心所法。“如何此識。非別境等。心所相應。”這句話是講,爲什麽第八識不是與五別境等心所法相應,就是說祂爲什麽不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祂爲什麽沒有五別境心所法。什麽叫五別境心所法呢?五別境心所法就是:欲、勝解、念、定、慧五個心所法。

別境的意思是說,這五個心所法不是時時處處都能現行出來,是在個別情況下才能現行運作的,有很多時候是不現行出來的,所以才叫做別境。不像五遍行心所法必須是伴隨著八個識從始至終在運行不斷的,五別境很多時候是斷而不能現行出來的,是不能普遍存在於一切時一切法的。

爲什麽第八識不是與五別境等心所法相應呢?《成唯識論》裡講是:“互相違故。”什麽叫互相違故呢?意思就是說第八識的行相與五別境心所法的行相互相違背,二者的行相具體分述如下。

欲心所,就是希望所樂事轉。這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方面的意思是說,現在心裡所沒有的,還沒有達到的那個境界,沒有擁有的境界,心裡是想要擁有,希望能夠實現心願,達到那個目標和心願。欲就是想、要、希望、計劃、打算,這就是欲。有所希望、有所希樂、有所要求、有所乞盼,這叫欲。希望現前還沒有的、不存在的人、事、物、理能夠得到,希望能夠擁有,希望能夠實現,這是欲的一個方面的内容。

欲的另一個方面的意思就是說,現在有的人、事、物、理,希望能夠消失,不再存在,希望能夠遠離,希望能夠捨棄,目前所擁有的境界,與我們的心相違背,不希望再繼續存在,可是卻存在著,與己不相捨離。欲就是想把這個境界給捨棄掉、丟棄掉、拋棄掉、離開、轉離,這是欲的兩方面内涵。

欲是誰擁有的呢,誰有這個欲心所呢?欲是六識心所擁有的,當六識現行出來的時候,有時就有欲心所的伴隨。六識心打算擁有一些境界,希望擁有一些境界,想要離開一些境界,這些都是屬於欲的方面,叫欲心所。有所希望、有所希樂、有所稀求、有所盼望,有所願望,這都是六識心所具有的欲心所。但是欲心所,不是常常出現的,是偶爾出現的,否則衆生的心裡欲望就太熾盛了,苦惱就太多了,尤其是衆生福薄,欲望根本就不容易得以實現。

那麽第八識有沒有欲心所呢?我們知道第八識的體性,沒有欲望,祂不做主宰,沒有希望、沒有欲求、沒有期盼。祂對一切法都是任運而行的,任運而行也叫做法爾如是,祂只是這樣的一個運行程序,祂的運作就是如此的。而祂也不對應於六塵境界,不了知六塵境界,因此祂也不會對六塵境界有欲求和貪求。

第八識對於一切法都沒有欲求、沒有要求、沒有所求、沒有希望、沒有打算、沒有願望,這是第八識的行相。尤其是對於六塵境界,第八識是不對應六塵境界的,因此祂肯定是不希望六塵境界如何又如何的,所以說祂沒有希求、沒有欲望、沒有期盼,也沒有打算,沒有任何一點點的願望。

那六識心想要成佛,第八識有沒有這個願望呢?這件事跟第八識沒有關係,祂與此法不相應,祂沒有這方面的心行和願望,對成佛之事,祂就沒有希求和願望,祂也不會去學佛,祂也不會去受戒、持戒、守戒,祂也不學任何一種法。相反六識心就想要出離生死苦,想要盡快成佛,而六識學這些佛法,都得依靠著第八識才能修學。第八識在一切法上的運作,都是任運而行,隨著業種,隨著因緣,隨著意根,法爾如是地就運行出來了,祂的行相就是如此,祂的體性功能就是如此,祂的運行程序也就是如此。

阿賴耶識從來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來運行著,祂沒有自已的希望、打算,欲求,都沒有,對於一切法祂都無所希求,祂不會說:“我要變生出一個身體,屬於我擁有;我不變生這樣的身體,而要變生那樣的身體;我要變生這樣的宇宙器世間,不變生那樣的宇宙器世間。”祂都沒有這樣的心行,沒有這些打算,沒有這樣的意願,祂什麽心行都沒有。

祂只是法爾如是的如此運作,作意於種子,輸出種子,實現業果,把種子輸送出去以後,就産生了萬法,按照某一個緣,某個業緣,來變生某一法,配合七識的一切活動。所以第八識阿賴耶識沒有欲心所,沒有欲望和希求。

五別境心所法的第二個是勝解,什麽叫勝解呢?《成唯識論》裡說:“勝解印持。決定事轉。”印持就是把某一件事情某一法,印下來,有了烙印,並且受持了,就是說對這件事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並且能夠受持和運行運用。決定事轉,就是理解知道了到某件事情某一法就是如何的,心裡已經很堅定,不再懷疑了。

比如說看見一朵花,眼識和意識兩個識心都了知清楚了,於是就取了花兒的相,心裡印持下來了花兒的相,並且心得決定,這就是某某花兒。了解了花兒的相貌特征,根據花的外表,花的顯色,花的顔色,花的形狀,花的表色,花的無表色,就知道了這是花,並且知道了具體是什麽花,花的品種等等内涵就都知道了。這樣就把整朵花印持於心,内心決定了,這就是某某花兒。

那麽看見一個人呢,六識心也印持下來了,這個是人,多大年紀,是男人還是女人,形態是怎麽樣,氣質如何,學問修養如何,外貌是如何,品行是如何,對他的言行舉止,就能夠勝解了,那麽就了解了、明白了,看清楚了,心得決定,内心沒有疑惑了,這就叫作勝解。決定了、肯定了就是這麽回事,就是某種法,就是這個樣子,這叫作勝解。

阿賴耶識有沒有這種勝解心所呢?《成唯識論》說:“此識瞢昧。無所印持。”什麽叫瞢昧呢?意思是其心昧劣無知,不能作於了別,這是指阿賴耶識不了別六塵境界,不知六塵境界的體性。所謂的瞢昧就是不懂,禪宗裡叫作不會,不會六入故,祂對於六塵境界不會,不明白。因爲祂不對應於六塵境界,六塵境界是六識所對應的,六識所了別的。阿賴耶識,不對六塵,不識六塵,不會六塵,不會六入。

“此識瞢昧。無所印持。”對這一切法,阿賴耶識都沒有勝解。當我們遇見一個人,六識對這個人進行評判,進行勝解,進行印持的時候,内心就有一個決定性的概念,這個人是什麽樣的人。但是阿賴耶識看不見這個人,也聽不到這個人的聲音,和這個人有關的所有信息,第八識都不了別,都不相應,因此對這個人,阿賴耶識祂就沒有勝解,不知道這是個人,是什麽人當然祂就更不知道了,什麽年齡、氣質、相貌、品行,祂都不了解,都不知道,這叫瞢昧。

無所印持,因此阿賴耶識就不能印持,不能決定,不能勝解,當然也沒有名言和思維了。對於一切境界,外邊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宇宙器間,所有的風聲鳥聲,香塵氣味,祂都沒有勝解力,祂都不對應。既使祂能夠變造出衆生的五隂身,對於五隂身祂也沒有勝解,祂不會說這是人的身體,該給祂造什麽樣子的,祂沒有這樣的概念。

雖然祂能變造出萬法來,萬法都是祂變造的,但是變造出來以後,祂也不了別,正在變的時候,祂也不知道變的究竟是什麽,祂只是根據業種輸出種子,任運而行,其結果是什麽,祂就管不了了。祂只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流程來運行,就像公式一樣,完全是公式化的。祂就那樣在每個刹那每個刹那地,每日、每月、每年都是這樣,按照公式、按照程序地運轉著,同時變造出一切法出來。但是祂也不知道變造的究竟是什麽,祂沒有一切法的概念,祂沒有勝解心所。

五別境的第三個心所法是念心所,念在《成唯識論》裡的定義是:“念唯明記。曾習事轉。”什麽叫明記呢?就是很清楚、很明白的把這件事記下來了,心裡記住了;“曾習事轉”曾是曾經,已經過去了,比如我現在正說話,下一秒鍾,話說完了以後就過去了,這句話現在不存在了,就叫作曾,只要是過去了,就叫作曾;習,就是行和作,心裡對於所作過的事情,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理,都能夠明明白白的記住和收存,還能想起和憶念,這就叫作念。

這個念心所是誰擁有的呢?誰有念心所法呢?那是意識所具有的,意識心的念心所相當的強,祂接觸什麽法,就能記住什麽法,過後就能回憶出來,而且能時常念著、想著、憶持著,這就叫記憶。意識有記憶的功能,爲什麽有記憶的功能呢?因爲有勝解,意識能明了一切法,了別一切法,分別一切法,然後就憶持不忘。

意識有了勝解之後,祂才能記住,接觸了一個人,祂就能記住這個人;了別了一種花,祂就能記住這種花,能記得自己看過什麽花,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是什麽樣的一個情景,花的狀態是什麽。意識勝解了之後,祂就能記住了。越勝解,勝解力越強,記憶就越牢。勝解力弱的時候,比如接觸到一種花,他心裡沒有概念,過後就可能怎麽想也想不明白,祂記憶的就弱,或者沒有記憶。

比如一個畜生,對於人類的事情,沒有勝解,牠就不會對人類的事情有記憶。比如一隻狗就喜歡大糞,可是主人告訴牠,那東西很脏不可以吃,牠對於脏的概念内涵不懂,沒有勝解,就可能還會想方設法地去吃大糞,牠對此事沒有記性。比如小孩子,他的勝解力差,記憶力就弱,做過的事情,經歷過的人事物,就記不太清楚,記憶力就弱。長大以後,再回憶小時候一嵗、兩嵗、三嵗那時候的事情,很多事情就回憶不出來了。

爲什麽呢?因爲小孩那個時候,對一切事物都不熟悉,他沒有接觸過多少人事物,不知道那麽多的名詞概念,他的勝解力就弱,勝解力弱,記憶就不牢固。他就回憶不了太小時候的事情,想不起來那時候的事情了。小孩很少回憶,老年人越老越愛回憶,這一輩子的事,每年每月經歷的事他都要回憶。所以說有了勝解的心所法,就有念心所法。他能夠很明白很清楚的把所經歷的人事物,都記住了。所以看一篇文章,越理解越容易記住,越容易背誦出來,不能理解就會死記硬背,很是苦惱。

阿賴耶識有沒有念心所呢?剛才講了,阿賴耶識因爲祂沒有勝解力,一切的六塵境界祂都不相應,祂都不對應,那就沒有勝解,祂不明了六塵,不明白六塵,因此祂也不能記憶發生的事情。六識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理,祂都不知道,不明了,因此祂就沒有記憶,不會回憶,不會回想,雖然祂能把六識經歷過的事情,作爲業種收存起來,但不是祂本身直接記憶和想念的,所以阿賴耶識沒有念心所。

“此識昧劣。不能明記。”因爲祂對於六塵境界的智慧力非常低劣,分別不了六塵,也就不明了六塵,因此就沒有記憶,不會記住六塵,那就不能回憶六塵了。阿賴耶識根本就不能了別六塵,祂就沒有記憶了,就像一朵花兒在目前,祂根本看不見,不知道有花兒的存在,祂當然就不能記得住花兒了,也就不能念著花兒了。

一個人在面前,祂看不見,祂怎麽能記住這個人呢?怎麽能心裡念著這個人呢?外面的風聲、鳥聲祂聽不見,就不知道有風聲和鳥聲,祂怎麽能記得住風聲鳥聲並且心裡念著呢?祂内心裡連這些風聲、鳥聲的概念都沒有,雖然這些風聲鳥聲都是由祂所産生出來的,變現出來的,但是祂沒有這些概念,因此祂也不能明了風聲和鳥聲,祂也不會記住這些聲音,也就不能憶念這些聲音了,因此阿賴耶識就沒有念心所。

第四個心所法是定心所,什麽叫作定呢?《成唯識論》裡說:“定能令心專注一境。”意思就是說能把心念專注在一個境界上,叫作定,心定在一個境界上不動搖,一直是緣在一個境界上,沒有第二、第三、第四個境界,也許住在第二個境界比較輕微,沒有多少感知,但還是以一個境界爲主。心定在一個境界上,專注於一個境界上,專是專門,注是傾注,把整個心識專門傾注在一個境界上,就叫作定。

是誰有定呢?六識心都可以有定,能把心念力、注意力、精力,全部集中在一個境界上,來作分別和了別。這得要通過訓練注意力才能集中,有的人不用通過特殊專門的訓練就能有定,那是前世修行的善根。有時候有的人覺得某件事非常重要,這個人要想考慮別的事情就考慮不了了,因爲這件事太重要了,他不得不把心思定在這一個境界上,來專注地了別和思慮,根本不能放捨。

比如有些神經方面有疾病的人,對於某些事特別執拗,心心念念都是這一件事,根本就分散不了注意力,那麽爲了對治他這種病症,就要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把他的注意力引導到其它方面去,讓他對其它的事情感興趣,把他的注意力分散,他的精神狀態就能正常一些了。

所以定心所就是心的專注力,是六識所具有的功能體性。定主要是以意識心爲主的定,五識也有定,也能專注不散亂,六識都能夠專注在一個境界上不散亂。禪定如果是修好了,心就越來越細致,能引發智慧的生起,而同時色身的覺受就很舒適,身心就會順暢愉悅。

第七識有沒有定心所呢?沒有得到甚深禪定的人,沒有轉識成智的人,第七識沒有定心所,因爲第七識肯定要緣於所有的六塵境界,除了六塵之外的法塵,祂也能緣到,第八識變什麽,第七識就緣什麽,祂攀緣的範圍比較多,祂就定不下來,不可能專注於一境。但是通過修定,也可以訓練第七識減少攀緣,減少執著,讓祂不到處攀緣。祂如果不到處攀緣,只緣很少的法塵上,六識心就能定在一處,不散亂了。菩薩們修到一定程度,到地上菩薩的時候,第七識意根可能就會有定心所,佛地的第七識是完全與定相應,有定心所,有五別境心所。

阿賴耶識沒有定心所,《成唯識論》說:“此識任運,刹那別緣。”此識就是阿賴耶識,任運就是自然而然的隨著因緣而運行著,祂沒有自己任何一個心念、心行、打算、意見和想法,祂不做主宰,只是按照某種機制,按照固定的律則自然而然的運行著,法爾如是的這麽運行著。此識任運,刹那別緣,祂刹那刹那地隨緣到處緣於其他法,不能定在一處。如果祂定在一處,那麽其他的法,就不能現起,不能執持了。

阿賴耶識有幾個遍:祂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遍一切法,遍一切界,遍一切地。如果讓阿賴耶識定在一個境界上,那麽其他境界,祂就不能去執持和變現,其它境界怎麽辦呢?那就會消失了。如果哪個境界阿賴耶識不緣過去、不去維持的話,祂不去出生的話,那個境界就會消失。所以說,六塵境界任何一個法,都有阿賴耶識在執持著,那些法才能存在和運行,一旦阿賴耶識不管了,離棄了,那些境界全部都會消失,所以阿賴耶識沒有定心所,不能定於一處。

比如說阿賴耶識在給我們變色相,緣於色塵上,阿賴耶識如果只集中在一個色相上,不緣其他法,那麽聲音怎麽辦呢?祂就不能變現聲音,那麽我們就聽不見聲音了。祂不給變現的法就不能出生,即使出生了,也會消失不存在了,那我們六識該如何存在和運行呢?六識就沒有辦法運行,就不能了別六塵境界了。所以阿賴耶識不可能只專注於一個境界上,祂必須是同時緣於十八界,每一個界都有祂的存在,十二處上每一處都有祂的存在。而且世間任何一個法上都有祂的存在,祂都得緣過去。

比如說我們眼看色,能看十種色,面前十種色,二十種色,一百種色,這一百種色都得有阿賴耶識的運作維護,否則那些色就不能存在,我們就看不見了。阿賴耶識既然遍一切法,每一個法上都應該有阿賴耶識的運行。色有十種、二十種、三十種、一百種,我們聽的聲音,周圍一切的聲音不知道多少種了,周圍的氣味也不知道有多少種了,我們身上的觸塵更多,也不知道有多少種的觸塵。

這些法每一個法上都有阿賴耶識,祂都在維持著,執持著,這樣每一個法才能正常的存在,才能夠運行,我們才能夠了別到,才能過正常的生活。所以不可能讓阿賴耶識專注於一個境界上,否則祂就不是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遍一切界,遍五蘊,遍一切法上了,因此第八識沒有定心所。

五別境心所法最後一個是慧心所,這個慧心所我們理解爲有智慧性,因爲有智慧,所以就能夠作一切的揀擇、權衡與取捨。所謂的揀擇,就是能夠分別、辨別、挑選,知道和明白此人事物理是好還是不好,彼人事物理是對還是錯,如何做才有利無弊,都能夠分別得出來,也能夠判斷得出來。有智慧才能作這樣的分別判斷,沒有智慧就不能夠分別、判斷、抉擇和揀擇。

比如說看色時,能作揀擇,那種色比較好,比較可心,就分別出來了,然後就對色進行取捨。慧再深些,還能把這些色再作微細分別,分析判斷色的來源,色的本質,色的組成材料,色的組合,色的加工制造,這些都能知道,這就是慧,因此才能有揀擇取捨性,認爲這個事物好,那個事物不好;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這個理對,那個理不對;對一切法都有一定的思維、分析、判斷和揀擇性,這就叫作慧。

德,就是德能和功用,有慧就有德;沒有慧,心比較劣弱,就沒有德。智慧劣就愚癡,愚癡就不叫慧,那就沒有揀擇性了。愚癡人他就什麽也不能分辯出來,好壞,大小,高低,上下,都分別不清楚,那麽他就沒法作正確的揀擇,也沒法正常的生存。有慧心所法,就具有一定的揀擇性,能夠分別判斷出是非、善惡、對錯、高低、大小等等一切法。

六識肯定有慧心所了,因爲六識能夠分別、辨別,能夠揀擇,意識心還能夠作分析、判斷、想象、思維、觀行等種種心理活動。六識知道六塵的善惡、是非、對錯、好壞,那麽慧心所就以第六識爲主。第六識的智慧,會不斷地發生增減變化,有時慧強,有時慧劣,這也與業緣有關係。尤其是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人,懂得和証得如來藏法以後,第六識的智慧就能越來越廣大,越來越深細,直到轉識成智,再具有唯識種智,最終就能具足究竟無上的甚深智慧,天上天下無與倫比。

當然學小乘解脫法也有小乘解脫法的智慧,會生出苦集滅道智,生出無生智和盡智,對解脫之法就有一定的抉擇力,會知道這個法能修到什麽程度,那個法能修到什麽程度,這個法是正確的,那個法是不正確的。有智慧産生以後,就能夠有一定的抉擇力了。那麽修學大乘法,意識心就更有智慧了,涉及到的佛法的範圍更廣泛和更甚深。

明心見性以後,對於阿賴耶識就有進一步的理解力和勝解力,對於一切法有很強的揀擇力。知道此法能讓人明心見性,彼法不能讓人明心見性,知道此法是講第八識體性的,彼法是講世俗法的虛妄性的。意識都能夠有一定的分別力、辨別力與揀擇力,對於善惡、是非以及各種義理認知程度、深廣度的揀擇、判斷力,就是慧心所法的德用。

六識有慧心所法,第七識也有慧心所法,只是第七識的慧比較劣弱,分別力不強,因爲祂所緣太廣泛了,沒有定,心就不能定在一處,因此祂的分別慧就微弱,不能具體分別出六塵境界是什麽,第八識所出生的法塵究竟是什麽。

那麽阿賴耶識有沒有慧心所呢?《成唯識論》說:“此識微昧,不能簡擇。”這裡的昧,就是瞢昧、昧劣、昧略,阿賴耶識也有很重的瞢昧性,對六塵境界不清楚,不明白,分別不了,也揀擇不了,就是因爲祂心的昧劣性。微昧,是說在對六塵的分別性上,阿賴耶識就沒有智慧、沒有抉擇力了,祂不能作六塵上的揀擇,不知道六塵境界的好壞、是非和善惡,對這些法不具備抉擇性,因此祂就不能只助七識作善而不助七識造惡。

雖然阿賴耶識沒有慧心所,祂不能分別六塵的是非、善惡、好醜、大小等等,但是阿賴耶識真正是有大智慧的,祂的智慧太廣大了,三界世間、十方世界祂都能夠運作變現出來,其智慧無與匹敵。但是爲什麽祂卻沒有慧心所呢?前面已經說了,第一,祂不對應六塵,第二,祂對六塵既沒有勝解,沒有欲,也沒有念,也沒有定,當然祂就沒有慧了。因爲祂不對六塵境界,祂怎麽能揀擇六塵呢?祂就揀擇不了,也就不能分別是非、善惡、大小了,這些都屬於六塵境界裡的法,對此祂就沒有揀擇力。

比如說阿賴耶識能夠緣業種,緣業種以後,就能依據業種變造宇宙、根身、器界,這是祂的大智慧性的體現,但是在這些方面祂也沒有什麽揀擇,不會說我要變造這樣的宇宙器世間和衆生的身根,不造那樣的宇宙器世間和衆生的身根;祂不會說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祂都沒有揀擇性。祂只是根據種業任運的來創造一切法,創造五隂身,祂都不會做任何的選擇。但對於六塵境界,什麽色聲香味觸法,是非好壞美醜善惡,祂都沒有揀擇力,祂不能了別,不能分析,也就判斷不了,因此阿賴耶識就沒有慧心所。

五別境心所法就講解到此,以上解釋了阿賴耶識不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的原因,表明祂不與欲心所法相應,祂沒有欲;不與勝解心所法相應,對六塵境界祂不能勝解不能了解;祂不與念心所法相應,祂沒有記憶,不能憶念;祂沒有定心所,不能專注在一個境界上;祂沒有慧心所,沒有揀擇性,不能作選擇。我們的六識心常常要作揀擇,這個法是什麽樣的,那個法是什麽樣的,這個法是對還是錯的,是深的還是淺的,是廣還是狹,第六識常常就作這些揀擇。然後還作這樣的抉擇,我要學這個,不學那個,我要修這個法,不修那個法,因爲祂有揀擇力嘛。

所以說學佛人修到一定的程度,他就有揀擇慧,有了擇法眼,知道這個法對,那個法不對,我應該修這個法,不應該修那個法,這時就說明他已經有了擇法眼,有了一定的抉擇力了。沒有修到一定程度時,就沒有擇法眼,也就沒有佛法修學上的智慧,他就辨別不了什麽法是正,什麽法是不正;他就選擇不了究竟應該學什麽,不應該學什麽,他就只能隨緣了,遇到什麽法就學什麽法,不管是對還是錯,他就會隨著學過去了。所以衆生還沒有修到有智慧有抉擇力的時候,也就沒法作揀擇,只能隨順著因緣和業力而修學佛法。

八識心王的五十一個心所法當中,除了五遍行和五別境心所法,還有十一個善心所法,就是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這是十一個善心所法。還有二十六個煩惱心所法,這就多了,包括根本煩惱六: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二十: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還有四個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惡,有時屬於善,有時屬於惡的心所法,就是悔、眠、尋、伺。

阿賴耶識都不與這些心所法相應,意思就是說,阿賴耶識沒有善心所,祂不造善,阿賴耶識也沒有染污心所,祂不造惡,因此祂就沒有十一個善心所,沒有二十六個煩惱心所,祂不會現起煩惱,也不受的染污。阿賴耶識也沒有善惡不定的四個心所法,祂沒有悔、沒有睡眠、沒有尋、沒有伺。這些心所法都與阿賴耶識不相應,阿賴耶識沒有這些心所法,只有五個遍行心所法。剛才已經說了沒有五別境,現在再補充說明祂也沒有善十一心所法,沒有煩惱心所法,沒有不定心所法,只有五遍行心所法。

阿賴耶識沒有善惡性,祂既不造善,也不造惡,祂就沒有善染等這些心所法。爲什麽沒有呢?《成唯識論》說:“此識唯是異熟性故。”第八識只是異熟性,成熟善惡業種,實現善惡業報,讓衆生相續不斷,果報不壞失。那麽祂本身就不能有其他心所法,就不能有善惡性,否則就不能受善染法所熏習,不能實現善惡業報。

阿賴耶識的體性,唯是異熟性故。什麽叫異熟性呢?就是說第八識祂能夠讓衆生的業種,異時、異地、異類而現行,異時、異地、異類而成熟。意思就是說,衆生的七識造作業行,阿賴耶識就刹那刹那收存種子,記錄業行,因緣成熟時,就要輸出業種,實現衆生業因果報。所以說阿賴耶識不間斷,如果祂一間斷,那麽六識造作的業行,祂就不能作記錄,不能收存業種了;祂不收存業種,將來這個果報就要成問題,衆生造業就沒有果報了。再者說,祂如果間斷了,衆生也就不能存在了,一切法也都會消失不見了。

因爲阿賴耶識是不間斷的,祂就能把衆生一切的身口意行,都能夠記錄下來,收存種子。收存種子以後,祂能讓這些種子異時而熟,異類而熟,異地而熟,讓這些種子在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另一類果報身上,來實現業因果報,這叫異熟性。祂能夠讓衆生所造的業種,異時而熟,異時而生,讓衆生的果報異時、異類、異地而實現,這就是異熟性。

所以阿賴耶識的心所法,只有五遍行心所法,沒有五別境心所法,也沒有善的心所法,沒有惡的心所法。就是說阿賴耶識既不造善,也不造惡,但是祂也不造作世俗法裡的無記業,比如吃飯、穿衣、走路、開車等等這些無記業行。總之,五十一個心所法都與第六識相應,有一部分與前五識相應,而不與阿賴耶識相應,阿賴耶識只有五遍行心所法。

六七識和前五識的心所法,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修到一定程度就能轉變了。修到聲聞三果時,心所法當中的貪愛和嗔恚等煩惱心所法就消失不見了,修到四果時我慢等煩惱心所法也消失不見了;修到初地菩薩時,六七識初步轉識成智,心所法就會有明顯的變化,其中意根的我見、我癡、我慢、我貪,這四種心所法就沒有了,意根由原來的十八個心所法,減少好多個,善心所法會增加,當然意根雖然與善心所法相應了,但是還不夠究竟,還有待於進一步增強善性。

而意根的慧心所法也要增強增大,因爲祂也在逐漸與定心所法相應;又因爲意根初步達到無漏,初步轉識成智了,祂對一些法就有了一定的勝解力,也有了念力,只是還不夠完善,不夠究竟徹底而已,包括祂也會有一定的欲心所,只是沒有意識心的欲心所明顯和強烈而已。這些内容很深細,地前菩薩很難觀察到,因爲心中還有漏,無明還重,意識和意根還沒有轉識成智之故。

意識以及五識的煩惱心所法也減少了好多,其中六根本煩惱中貪、嗔、慢、疑、惡見斷了,沒有了,只剩下一絲無明煩惱故意保留著,沒有斷,爲了留惑潤生之故。當然意識對於如來藏法還有法愛法貪沒有斷,對如來藏法的疑沒有斷盡,還有無始無明的上煩惱沒有斷;而意識心的二十個隨煩惱都斷了,沒有了;意識心的不定心所法就轉變成善的心所法,沒有惡性的了,當然轉變還不究竟不徹底。

成唯識論第五卷中說,已轉依位,意根心所法與二十一心所法相應。初地菩薩轉識成智以後,意根的心所法就與五別境心所法有些相應了,也與善十一心所法相應,只是相應的程度還不夠徹底不夠圓滿,但是心所法肯定是改變了。所以如果要講心所法,就要說明是衆生什麽修行階位的心所法,是凡夫衆生的心所法,還是三果以上聖人的心所法,還是地上菩薩的心所法,還是佛的心所法,還是第八識的心所法,還是無垢識的心所法,這些都要標明,那麽學人心裡就能清楚了知了。

不是所有衆生的心所法都是相同的,因爲衆生的煩惱大不相同,智慧性也大不相同,心所法就會有差別。地上菩薩已經斷了煩惱的現行,煩惱心所法也就不再現行出來了,而且六七識已經初步轉識成智,心所法肯定是要發生轉變的。

心所是識的助伴,是伴隨於識而現行運作的,就比如是識的拄杖一樣,識必須依靠著心所才能運行起作用,也就像是腿瘸的人,必須要依靠著柺杖才能行走。而心所法根本沒有種子,只要某個識一現前,這個識就以心所法的形式來運行,識都是以心所法的形式來運行的。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裡說,心所法是伴隨著識而運行的,是識的助伴。心所是沒有種子的,只是伴隨識出現的現行法,第八識裡不存心所法的種子,其祂幾個識也不存著心所法的種子。

意根和第八識所對應的不一定是六塵境界,但是這兩個識只要現行運行,就有心所法的運行。意根有煩惱心所法的時候,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在現行的同時,煩惱心所法有時也會同時現行運作,好幾個心所法都會同時現行運作。

 原文:法有四種。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阿賴耶識。何法攝耶。此識唯是。無覆無記。異熟性故。

釋:法有四種,這個法是指什麽法呢?這個法是指八個識所造作出來的法,八個識所共同運行出來的法。這些法可以分爲四種,第一種是善法,第二種是不善法,第三種是有覆無記的法,第四種是無覆無記的法。

覆就是染污、覆蓋、遮障的意思,因爲有染污,就能覆障真性,覆障真心,那麽這種法就有覆障、有染污、有遮障,能遮蔽真性、遮蔽善法,這就叫覆。第三種法叫作有覆無記的法,記是指善惡性,無記就是不善不惡性的法。第四種法是無覆無記性的,就是說造作出來的法,沒有染污,既沒有善性,也沒有惡性,是不善不惡、沒有染污的無記性。

八個識所造作出來的四種法,就包括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這四種。誰造作善法呢?善法和六識心相應,不善法也與六識相應,善不善法都和六識心相應,六識心有時候善,有時候就不善。有覆無記和第七識意根相應,凡夫的第七識意根有我貪、我慢、我愛、我癡,因爲這些無明煩惱,祂就把阿賴耶識的功德性都執爲自己的功德,這樣能覆弊、障礙了阿賴耶識的真相,也障礙了自己得解脫,讓自己長期處於生死輪回中,苦惱不斷,所以叫作有覆。

那意根的無記性,是因爲了別慧昧略,不能思索六識業行以及自己心行的善惡性,也不知道六塵境界是善是惡,以及結果是善是惡,第七識意根就不會說我要造善或者要造惡,因此意根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祂的運行就是無關善惡的無記性。

但是在初地菩薩以上,意根的心所發生了改變,煩惱去除了,有覆性就會消除一部分;而且智慧力也比其他衆生的意根增強了,尤其是知道了很多法都是第八識的功能體性,並不是自己的功能體性,其對法的執著性就減少了很多,因此就與善法相應一些,無記性就減少。到了佛地,意根就完全具有二十一心所法,與五別境和善完全相應。初地就相應一小部分,因爲意根達到初步的無漏了,智慧力就增強,這時候就叫做智識。

無覆無記性,是指阿賴耶識心體所具有的體性。阿賴耶識是本來就解脫的心,因爲祂沒有無明和煩惱,也就不會去執著任何一種法,沒有人我執,也沒有法我執,那就不能遮障自體的真實性,不能遮障其他心體獲得解脫,自身也不會迷惑顛倒,因此,祂是無有覆藏的心體。

祂從來不會起心動念去造作善惡業行,也不在六塵境界裡造作業行,不分別和揀擇六識所造作的是善業還是惡業,祂自身沒有染污的心行,沒有貪嗔癡煩惱,沒有我見、我慢、我愛、我癡,祂也沒有善心所,因此祂的心行是無記性的,無關乎善惡性,也就是無覆無記性的。阿賴耶識屬於異熟性,能讓衆生的業行,異時、異地、異類而成熟,成熟以後衆生就受果報。

 原文:異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

釋:異熟若是善性的,或者是染污性的,衆生的生死流轉或者是要滅除生死流轉,証得解脫,就不可能了。異熟識的異熟性如果是善法,或者是染污法,那麽衆生就不可能出現流轉六道的現象,也就不可能有六道的生死輪回了,同樣衆生也不可能通過修行滅除六道生死輪回苦。

爲什麽這樣說呢?比如說異熟識的異熟性是善性的,第八識就只能配合七識造作善業,並且只記錄和收存七識造作的善業,未來也只能輸出善業業種,使得衆生只受善業果報,那麽衆生就不能在三惡道裡生死流轉了,六道輪回的生死果報就不能具足現行了。

如果異熟識是善性的,前七識造作惡業的時候,祂就不能配合七識去造作惡業,比如殺人放火、誹謗三寶這些惡業,祂就不會配合去造作;另外即使配合造作了,七識造作了這些染污的惡業行,因爲異熟識是善性的,祂就不可能記錄和收存惡業種,不可能把惡業種子收存下來,讓惡業熏染自己,那麽將來就不能實現惡業果報。

但是實際情況是,前七識不管是造作善業也好,造作惡業也好,還是造作不善不惡的業也好,阿賴耶識都不管這些,祂都要配合著造作,並且收存種子。收存種子以後,等到種子成熟的時候,祂就會輸出業種,讓七識受到應有的果報。

如果異熟識是善的,那祂就不可能輸送衆生惡業的種子讓衆生受惡報,多數的因緣果報就不可能實現了。即然衆生有六道輪回的生死現象存在,有生死輪回苦,都是依據所造的善惡業來受果報,那麽阿賴耶識就不應該是善性的,祂所配合造作的就不能都是善法。

再比如說阿賴耶識的異熟性如果是染污性的,祂就有染污心行,有貪嗔癡煩惱,祂就只能配合七識造作染污的惡業行,不能配合七識造作善業行。如果祂是染污性的,就不是善性的,那衆生的七識想要造作善業的時候,祂就不會配合去造作,善業就不能成就了。

另外退一步說,即使祂配合七識造作善業了,祂也不會給收存這些善業種子,祂也不會輸出這些善業的種子,那衆生造作善業就不能得到善報,而且最主要是七識沒有祂的配合,是不可能造善業的,那麽衆生就永遠也不能去除染污煩惱,永遠不能得解脫,生死流轉就永遠不能滅除了。

這樣的話,異熟識如果不是屬於善,就是屬於惡的話,那麽衆生要造作善業或者是造作惡業,祂就不能配合造作,善惡業也就不能成就,也就不能收存善業或者是惡業的業種,善業或者是惡業就不能熏染阿賴耶識,那麽衆生的生死流轉,或者是要滅除生死流轉苦,就不可能了。

現見衆生六道生死輪回的果報不斷,生死流轉不斷,而且也有衆生通過修善,在不斷的去除染污煩惱,滅除了生死流轉苦,那就說明阿賴耶識的異熟性不屬於善的,也不屬於染污的。祂本身沒有染污性,也沒有善性,而是隨緣配合七識造作任何一種業行,那祂就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性。祂不屬於善的,也不屬於惡的,就能配合衆生造作善、惡和不善不惡的業行,把衆生的善業、惡業、不善不惡業,都能夠記錄、收存,將來輸出就實現了衆生的因緣果報。

目錄

回頂部